殷占新
- 作品数:54 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泻误诊误治1例
- 2010年
- 患者男.77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3.6次/d,与进食无关,大便不成型,呈黄色,偶伴腹痛,无恶心、呕吐、烧心、返酸,无发热、黄疸等;大便常规:黄色软便,镜检WBC0—1/HP,潜血阴性;否认乙肝感染史;MRI及B超示“肝硬化并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轻度脾大;少量腹水”。
- 李昊林涛李惠明殷占新
- 关键词:顽固性腹泻误诊误治肝癌门静脉癌栓形成少量腹水感染史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分流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 何创业祁兴顺帖君柏明白苇郭文刚牛静殷占新韩国宏
- 关键词:肝硬化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性脑病
- 经皮脾静脉途径联合TIPS治疗伴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皮脾静脉途径联合TIPS治疗伴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3例门静脉血栓伴门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行经皮脾穿脾静脉途径开通门静脉,联合TIPS重建门静脉分流道。随访22~4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情况、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3例均成功。其中1例支架经由显著扩张的海绵样变性的侧支放置,术后7个月内出现2次肝性脑病前期症状,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持续性的胆红素增高,最高总胆红素为88.2μmol/L,直接胆红素68.7μmol/L。予以保肝、降黄治疗后总胆红素维持在(44.4±11.6)μmol/L,直接胆红素(29.7±12.8)μmol/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第3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22~40个月,支架血流通畅,未再发静脉曲张出血。结论在有限的治疗伴有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方法选择中,经皮脾穿刺脾静脉途径开通门静脉,联合TIPS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虽然技术要求上更困难和更具挑战性。
- 韩国宏孟祥杰殷占新王建宏何创业刘洁梁杰丁杰吴开春樊代明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门静脉血栓海绵样变性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8年5月98例成功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布-加综合征患者(下腔静脉阻塞型34例、肝静脉阻塞型22例、混合型42例)进行研究,观察术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仅2例患者并发穿刺道出血,经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60例下肢水肿患者术后水肿完全消失.88例腹水患者中80例术后腹水消失,8例术后再予口服利尿剂治疗后腹水消失.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中位Rotterdam预后指数分别为0.11和0.09,均较术前(1.1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术后1、3、5年的累积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6%、94%、94%,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91%、87%.结论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成功率较高,安全性和长期生存情况较好.
- 韩国宏何创业刘长江殷占新王建宏祁兴顺吴开春徐克樊代明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纤维化血管成形术
- 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08年
- 殷占新郭学刚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选择性血管造影数字减影内镜放射性核素显像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专家共识被引量:59
- 2017年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指经颈静脉入路从肝静脉穿刺肝内门静脉,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门-体分流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R9ssle等首次采用TIPS成功治疗1例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伴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以来,该技术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适应证也逐步扩展。
- 陈辉吕勇王秋和殷占新何创业左罗邵晶
- 上消化道吻合口狭窄原因及内镜球囊扩张疗效分析被引量:3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吻合口狭窄内镜球囊扩张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 ,分析引起吻合口狭窄的原因。方法 应用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癌、胃癌切除术引起的吻合口狭窄 1 94例 ,术后用内镜、钡餐造影定期随访并观察梗阻症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等。结果 经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后吻合口狭窄的近期症状缓解率为 96 4 % (1 87/ 1 94 )。治疗后吻合口平均直径由0 4 4cm增加到 2 36cm(P <0 0 0 1 )。该方法的主要并发症为黑便 (2 1 % )和穿孔 (1 0 % )。治疗后随访 0 5、1、2和 3年梗阻症状缓解率依次为 88 1 %、92 7%、91 6 %和 90 1 % ;生存率分别为98 4 %、89 8%、2 5 8%和 2 2 3%。绝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 (92 6 % ) ,极少数死于反复狭窄 (2 1 % )。该方法的疗效与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球囊扩张参数有关。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可能与吻合口部位 (如食管上段、食管 胃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留置过小、双合钉使用不当、放射治疗等有关。结论 应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上消化道吻合口狭窄安全可靠 ,近期和远期均有很高的疗效。
- 张宏博毕锋韩英殷占新王飚落吴开春丁杰樊代明
- 关键词:内镜检查球囊扩张影响因素疗效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术后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及与手术方式/支架规格的关系,改进TIPS手术。方法对我科1999~2006年间225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肝功、血氨,及手术中使用支架规格,穿刺门静脉情况,曲张静脉栓塞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TIPS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急诊出血停止,腹水逐渐消退。穿刺门脉左支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穿刺门脉右支。使用8mm支架肝性脑病发生率亦明显低于使用10mm支架。结论选择门静脉左支作为门腔静脉分流道,植入8mm内径血管支架,可以显著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并保护肝功能,而对分流道远期开通率无明显差异。
- 赵延军韩国宏殷占新何创业白飞虎李瑞军白苇牛静郭文刚
- 关键词:TIPS术肝性脑病门体分流术介入性放射学
- 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治疗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疗效观察附43例报告
-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的介入治疗对单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 drome,BCS)的疗效。方法 5年中治疗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共43例。介入方法包括:B 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肝...
- 殷占新韩国宏王建宏何创业孟祥杰孙安华丁杰吴开春樊代明
- 关键词: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CS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分步介入综合治疗巨大胰头癌30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PTBD)并药盒系统介入化疗分步治疗巨大胰头癌的效果。方法 :4 0例大胰头癌 ( >6cm ,均伴有黄疸 )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0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 ,先行B超及X线辅助下的PTBD以减轻黄疸 ,恢复肝功能。 10d~ 1个月后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药盒系统植入介入化疗 ,通过药盒定期给予 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化疗。B组 10例作为对照在PTBD术后 10d~ 1个月采用静脉全身化疗 ,化疗方案同A组。结果 :4 0例患者均行PTBD ,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分别下降 161± 2 9μmol/L和 2 61± 92cμmol/L ,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 ,A组 30例患者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3~ 10次 ,平均 8 2次 ,完全缓解 (CR) 1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有效率 70 % ,生存期 3~ 34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13 5个月 ,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毒副反应。B组完成化疗 1~ 7次 ,平均 3 8次。无完全缓解病例 ,部分缓解 2例 ,有效率为 2 0 % ,生存期 1~ 13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6 2个月。两组对比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大胰头癌效果好 。
- 殷占新韩国宏王建宏孟祥杰周晓东何光彬孙安华吴开春丁杰樊代明
- 关键词:胰腺肿瘤综合疗法输注泵植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