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娥
- 作品数:29 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型号头皮针静脉输液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静脉输液效果。方法同一操作者对70例住院一般患者两日内先后选择7号及5.5号头皮针给予同病人、双侧肢体同部位手背浅静脉血管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对两种型号头皮针输液滴速进行测量,并向患者了解对疼痛感知情况。结果7号头皮针平均最快滴速200滴/分,5.5号头皮针平均最愉滴速110滴/分且患者对5.5号头皮针进针疼痛反应较7号头皮针进针疼痛反应小,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5.5号头皮针输液滴速可调节到正常输液滴速范围。5.5号头皮针针径小,针梗短,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小,患者疼痛反应小,对延长患者的静脉血管使用寿命,减轻因进针带来的痛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若药液粘稠度不高,不需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和不影响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可提倡一般患者使用5.5号头皮针静脉输液。
- 张艳红赖珊玲江月娥梁冠环陈少娟
- 关键词:静脉输液滴速疼痛
- 17例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早期临床特征,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搜集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成功救治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实施全面的急救护理: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肺栓塞早期症状,协助医生进行正确及时的抗凝抗休克治疗,并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7例肺栓塞患者中,15例临床治愈,2例症状好转后转上级医院,全部病例及早治疗,护理得当,无死亡病例。结论护士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为医生提供了可靠依据,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陈少娟江月娥段红萍张艳红
- 关键词:肺栓塞病情观察抗凝治疗护理
- 人尸血管在血透通路中的长期应用及护理
- 2000年
- 王颖江月娥代干华
- 关键词:血液透析移植血管护理
- 重度COPD病人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及夜间低氧血症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夜间低氧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夜间低氧状况。[方法]选择重度COPD病人50例于入院后应用PM9000多参数床旁心电监护仪连续24 h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2)、SaO2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SLT90%)等指标,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LSaO2、M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SaO2高于护理干预前,SLT90%、心率、呼吸、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重度COP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严重,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
- 江月娥李桂梅邹天士陈少娟段红萍卢小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氧血症护理
- 利多卡因液外敷对静脉穿刺留置针头局部镇痛效果的观察
- 1998年
- 本文观察静脉穿刺前用2%利多卡因外敷穿刺部位皮肤,并分别敷贴15、30、45分钟及同一病人在另一侧肢体外敷生理盐水45分钟,镇痛效果作比较,结果: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能明显减轻静脉穿刺留置针头所至的疼痛,外敷时间长,镇痛效果较好。
- 江月娥樊灶妹
- 关键词:利多卡因静脉穿刺镇痛
-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最佳方法。通过完整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护患参与的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并于入院时、健康教育后、出院后6个月进行生存质量测定。结果 与健康教育前相比,2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江月娥张艳红陈少娟巫燕红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 老年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9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症状与体征的观察和评估,动态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病情观察,建立静脉通道,安全用药,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积极防治肺部感染,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夜间护理查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实施抢救和护理。结果治疗前后HR、R及PaO2、PaCO2及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纠正了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29例患者中死亡3例。结论在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和心力衰竭早期症状与体征,动态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呼吸道管理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性护理措施,加强夜间护理查房及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 江月娥陈少娟段红萍彭剑芳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护理研究
- 支气管哮喘病人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以Orem的自理模式为理论框架,了解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询问表犤1犦支气管哮喘病人自理能力自评量表对5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生存质量总分与自理能力、疾病知识、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护理实践能力、各分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可以通过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江月娥樊灶妹张艳红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自理能力生命质量
- 新生儿输液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研究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输液外渗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后果.方法 分析输液外渗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湿敷、局部封闭、局部药物外敷、理疗等措施进行治疗,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1例6 ~ 24小时局部红、肿、热症状缓解;21例24~48小时内皮肤恢复正常;10例出现水疱、坏死者1周后恢复正常;4例瘀斑、坏死者1周后恢复正常,1例坏死后遗留红印约0.5 cm;局部硬结1例,4个月后消散.结论 分析输液外渗原因,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治疗或减轻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造成的损伤,减少不良后果.
- 卢小玲江月娥江秀珍邵美仙陈金爱
- 关键词:新生儿输液外渗护理干预
- 经鼻气管内吸痰法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内吸痰方法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吸痰较果。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方法吸痰,对照组采用经鼻腔/口腔直接吸痰法(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24h吸痰次数和吸痰总量、黏膜损伤的发生及对血氧饱和度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吸痰次数和总量、黏膜损伤的发生及吸痰方法对血氧饱和度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吸痰后与吸痰前比较HR、SBP和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实验组Sp0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内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能彻底清除潴留的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血氧饱和度。
- 江月娥廖鉴能陈少娟林志萍
-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氧饱和度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