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琼桂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液
  • 9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2篇血透
  • 2篇血透患者
  • 2篇护理
  • 2篇干预
  • 1篇低血压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动静脉内瘘狭...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浆
  • 1篇血浆交换
  • 1篇血压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串联

机构

  • 1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江琼桂
  • 10篇张月玲
  • 5篇刘彩玲
  • 4篇尹银定
  • 3篇周梅芳
  • 2篇古慧莲
  • 2篇梁细妹
  • 2篇叶婷香
  • 2篇梁锦珠
  • 1篇姜松青
  • 1篇黄美莲
  • 1篇石晓峰
  • 1篇区秀丽
  • 1篇高淑清
  • 1篇梁茂红
  • 1篇李春喜
  • 1篇李连庆
  • 1篇梁月圆

传媒

  • 2篇现代医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闭式循环预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尹银定周梅芳刘彩玲张月玲江琼桂
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部位的改变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通过改变透析患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的10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选取采用三角肌皮下注射的为对照组,采用鹰嘴为中心肘周皮下注射的为观察组,患者先采取三角肌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再改为鹰嘴为中心肘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两种方法各为期进行12个月的对比研究,从改善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和痛觉改善情况及局部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以鹰嘴为中心肘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患者注射疼痛感,且局部无出血点、瘀斑和硬结等并发症,同时血红蛋白水平(HB)和红细胞压积(HCT)都明显升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改用鹰嘴为中心肘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疼痛减轻,并减少局部并发症,是一种舒适、安全且高效的注射方法。
黄美莲刘彩玲古慧莲叶婷香张月玲江琼桂
关键词: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
膜式血浆置换的初步临床应用
2000年
对 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重症肌无力、1例多发性骨髓瘤采用金宝AK -10血透机为分离设备、置换器为费森尤斯的P1S及P2 S、面积为 0 .2 5~ 0 .5m2 ,置换液为 4%白蛋白复方林格氏液作血浆置换治疗。结果 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症状得到缓解、重症肌无力的危象得到控制、骨髓瘤病人情况亦好转 ;主要副反应为低血压 (4/ 10 )、破膜 (1/ 10 )未见漏血、溶血、发热、寒战、过敏反应。认为血浆置换可以治疗某些难治性疾病尤其是产生自身抗体的、在病情危急时采用可迅速缓解病情、但此法的疗效为一过性 ,而且价格昂贵 。
姜松青石晓峰邝妙莲张月玲江琼桂
关键词:血浆交换重症肌无力低血压多发性骨髓瘤
个案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按照抽签分组法将江门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患者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5例,常规护理+个案管理)。干预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较对照组的20.00%低(P<0.05)。结论:个案管理应用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梁月圆梁锦珠江琼桂
关键词:个案管理血液透析
密闭式循环预冲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密闭式循环预冲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5例患者上机前透析管路的预冲交替采用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与传统的预冲方法。每例患者各预冲6次,透析期间监测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值,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肝素用量、"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Kt/V值。结果:两种预冲方法在使用相同肝素用量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100%,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2%。在肝素总量减少10%时,密闭式循环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97%,采取传统式预冲方法透析器凝血状况达到0级的86%,凝血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线尿素清除指数Kt/V和"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循环预冲法能减少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减少肝素用量;避免透析膜有效面积的减少,保持Kt/V值的稳定,能有效提高血透患者透析的充分性,同时降低了污染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尹银定周梅芳刘彩玲张月玲江琼桂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方法及针对干体重达标的护理干预。方法采取主管护士负责制,将182例患者分配给每位护士主管,观察并记录每例患者透析过程和透析期间的各种生理反应、症状及体征,每周评估1次,并给予个体化护理宣教,每例患者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率为65.4%,透析前血压达标率为52.2%,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升高;而心衰发生率降至2.74%,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体重评估,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液体控制教育,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尹银定张月玲江琼桂叶婷香古慧莲
关键词:血液透析干体重护理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1例中草药中毒致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被引量:1
2006年
江琼桂梁细妹周梅芳张月玲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中毒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血透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和护理
2016年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血透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r、BUN、PTH、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高血压、皮肤瘙痒、睡眠障碍、肌肉疼痛、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组合型人工肾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张雅怡江琼桂张月玲梁茂红梁锦珠
关键词: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
卡片式的健康教育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卡片式的健康教育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卡,对1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实施教育前及教育后的6个月,分别应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P-36)、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分别比较患者的健康状况、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变化。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卡片式健康教育卡,进行连续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后,在一般健康状况(GH)、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有显著性差异p<0.05,肯定有明显焦虑和严重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由58.5%、11.8%降低到11.8%和3.9%。结论卡片式健康教育卡以其简要、重点、便于携带及信息传递的特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使患者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提高,不同程度减轻了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梁细妹高淑清区秀丽刘彩玲江琼桂张月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ICU高危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83.2±4.7)g/L,血清前白蛋白为(187.4±3.2)mg/L,蛋白摄入量为(0.7±0.5)kg/d;对照组各指标分别为(82.9±5.1)g/L,(186.9±2.9)mg/L,(0.8±0.4)kg/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4.7±5.7)g/L,血清前白蛋白为(258.4±6.2)mg/L,蛋白摄入量为(1.7±0.6)kg/d;治疗后对照组对应各指标分别为(129.9±4.1)g/L,(251.9±3.2)mg/L,(1.2±0.4)kg/d,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危重患者应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能够保证患者的身体营养成分有效改善,预后效果更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张雅怡李连庆李春喜江琼桂张月玲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