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南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胎儿
  • 3篇胎儿心脏
  • 3篇超声
  • 2篇隐性脊柱裂
  • 2篇四联症
  • 2篇四维超声
  • 2篇胎儿颈项透明...
  • 2篇颈项透明层
  • 2篇径线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裂
  • 2篇法洛四联症
  • 2篇产前
  • 2篇Z-SCOR...
  • 1篇大血管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一致性
  • 1篇遗传筛查
  • 1篇圆锥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汪南
  • 9篇谢红宁
  • 5篇朱云晓
  • 4篇彭软
  • 3篇杜柳
  • 3篇雷婷
  • 3篇郑菊
  • 3篇李丽娟
  • 2篇吴利红
  • 2篇林美芳
  • 2篇李岚
  • 2篇王琨
  • 1篇蔡丹蕾
  • 1篇吴丽红

传媒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正常与隐性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三维超声评估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Volume Contrast Imaging,VCI)技术定位中晚孕期正常与隐性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相对于椎体的水平;比较正常与隐性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差异;探讨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辅助诊断...
雷婷谢红宁汪南杜柳朱云晓彭软
文献传递
正常与隐性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三维超声评估
雷婷谢红宁汪南
关键词:隐性脊柱裂产前诊断脊髓圆锥三维超声
正常与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脏大血管径线Z-score的对比研究
目的以股骨长度(FL)为自变量建立正常胎儿心脏大血管各径线的Z-score数据模型.比较分析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与正常胎儿心脏大血管各径线Z-score值,探讨正常与TOF胎儿心脏...
吴利红谢红宁汪南杜柳彭软
文献传递
正常与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脏主、肺动脉径线 z-score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超声探讨正常与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胎儿主、肺动脉径线的差异。方法应用时间一空间关联成像技术测量329例正常胎儿和43例TOF胎儿主动脉内径(Ao)及主肺动脉内径(PA),建立正常胎儿Ao、PA z-score模型,比较两组Ao、PA z-score值及PA/Ao值差异。结果两组Ao、PA z-score值及PA/A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OF组Ao z-score值均>+2 z-scores,PA/Ao值均分布于95%CI之外,48.84%PA z-score值<-2z—scores。结论胎儿时期TOF大血管径线改变以Ao增宽及PA/Ao比值减小为主要表现,有望成为产前超声诊断指标。
吴利红谢红宁李岚汪南郑菊朱云晓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肺动脉
SonoNT半自动测量软件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Sono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两种方法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一致性及不同超声工作者的组内、组间差异。方法2011年2月至4月期间在本院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正常胎儿58例为研究对象,经腹超声显示每例胎儿的NT测量标准切面后储存图像,由一位高年资医生分别使用Sono 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所有胎儿的NT各1次,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由不同年资的两位医生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测量胎儿NT各2次,分析其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高年资医生手动测量58例胎儿NT均值为(1.40_+0.39)mm,SonoNT^lJ量NT均值为(1.44=t:0.42)mm,两种测量方法的组间相关系数(Icc)为0.928(P=0.000),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值的差值为(0.042+0.160)mm,95%一致性范围为一0.278~0.362mm。随机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高年资医生的使用SonoNT测量、手动测量NT各2次,其ICC分别为0.997(P=0.000)、0.965(P=0.000);而低年资医生的ICC分别为0.993(P=0.000)、0.889(P=0.000)。两位医生使用SonoNT软件测量NT的ICC为0.963(P=0.000),手动测量的ICC为0.970(P=0.000)。结论SonoNT的NT测量值较手动测量值偏大,但两者的相关性良好。SonoNT可有效改善检查者,尤其是低年资医生的NT测量值的组间和组内差异。
朱云晓谢红宁李丽娟林美芳彭软汪南王琨
关键词:产前妊娠初期颈项透明层遗传筛查唐氏综合征
四维超声STIC技术与二维超声测量胎儿心脏径线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在中晚孕期对正常胎儿心脏和大血管径线的测量值,探讨两者的一致性。方法来自2011年5月至20...
汪南谢红宁彭软郑菊朱云晓
文献传递
SonoNT半自动测量软件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SonoNT和手动测量两种方法测量胎儿NT的一致性、组内和组间重复性。方法 2011.2-2011.4期间在我院行早孕期(11-13+6孕周)超声筛查的正常胎儿。经腹超声探头扫查胎儿,显示胎儿的NT测量标准切面后...
朱云晓谢红宁李丽娟汪南王琨
文献传递
胎儿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横切面特征声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胎儿产前二维超声常规横切面特征声像,为产前超声诊断部分性胼胝体缺失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今经MRI或大体病理确诊的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产前常规二维横切面声像图中透明隔间腔缺失、侧脑室异常及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追踪预后及染色体结果。结果:经MRI或大体病理证实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10例。9例为部分性胼胝体缺失,1例为胼胝体发育不良。透明隔间腔缺失率20%,侧脑室异常发生率60%,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80%。8例终止妊娠,2例出生:1例随访至2岁,生长发育无异常;1例3岁,随访至今,生长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童。6例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以二维超声横切面间接征象作为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的产前诊断线索是可行的。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特征声像发生率与完全性胼胝体缺失胎儿不同,其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异常发生率较透明隔间腔缺失率高。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染色体结果正常,预后未知。
蔡丹蕾李丽娟汪南吴丽红杜柳谢红宁
关键词:胎儿
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早孕末期胎儿心脏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层超声测量并经随访心脏结构正常的胎儿115例.获取胎儿心脏四维STIC容积后由两名研究者离线分析.比较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检验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组间及组内可靠性.[结果]心脏检查完成率均达85%以上.灰阶及彩色多普勒(CDFI)条件下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达97%和85%以上;而三血管切面的显示率在灰阶条件为50%,联合CDFI技术后提高到85%.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组间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 0.96;组内一致性K值分别为0.86~0.99.心脏横径、面积、周长;左、右心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组间测量的同类相关系数(ICC)为0.86~ 0.99,组内ICC为0.9 ~ 0.99.室间隔厚径、主动脉弓峡部内径、动脉导管弓内径组间测量的ICC为0.45 ~ 0.55,组内ICC为0.52~0.79.[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可以显示早孕末期大部分胎儿心脏的标准筛查切面;STIC技术显示早孕末期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及测量心脏、大血管径线均有良好组间及组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郑菊谢红宁林美芳雷婷汪南李岚
关键词:四维超声胎儿心脏一致性可靠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