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作品数:13 被引量:18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纳米TiO2/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采后水蜜桃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2 2019年 试验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纳米TiO2/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以期为采后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提供新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纳米TiO2/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于常温(28±1℃)条件下贮藏,每1 d测定水蜜桃的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各项指标,试验跨度为7 d。结果表明,纳米TiO2/海藻酸钠复合涂膜保鲜效果优于单一海藻酸钠涂膜,显著优于空白对照(p<0.05)。在贮藏第7天,水蜜桃的失重率、MDA含量和PPO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60.55%, 60.27%和42.42%,呼吸高峰由第4天推迟至第6天,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高于对照组68.57%和16.67%。纳米TiO2/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可有效维持水蜜桃的感官品质,减少水蜜桃水分的散失,减缓水蜜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同时抑制水蜜桃MDA含量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因此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在水蜜桃保鲜领域进行推广使用。 李晓宇 杜小龙 刘影 同琳静 王倩 李建龙关键词:凤凰水蜜桃 纳米TIO2 海藻酸钠 常温保鲜 中国退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4 2018年 目前,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威胁中国生态安全的一大难题。为探讨具体河流工程技术选择和生态修复理论、技术集成与创新,该研究回顾了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明确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驱动力的基础上,构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体系,归纳国内外用于水质修复和退化河岸湿地修复的技术,并结合南京市秦淮河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分析,指出要采用综合修复的技术。并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同琳静 李晓宇 王倩 刘晓青 孙政国 李建龙UV-C结合新型生物保鲜纸对水蜜桃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结合新型生物保鲜纸对水蜜桃的保鲜效果,以期为采后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提供新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灯照射处理后,放置于内部设有新型生物保鲜纸的包装纸箱中,在常温(28±1)℃条件下贮藏,每天测定水蜜桃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各项指标,试验跨度为15 d。结果表明:UV-C结合新型生物保鲜纸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UV-C处理,显著优于空白对照(P<0.05)。贮藏第15天,水蜜桃的腐烂率、失重率、MDA含量和PPO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62.35%、54.93%、50.67%、32.85%,呼吸高峰由第4天推迟至第10天,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42.64%、33.12%。UV-C结合新型生物保鲜纸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水蜜桃的腐烂率,减少水蜜桃水分的散失,保持水蜜桃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抑制水蜜桃MDA含量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因此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在水蜜桃保鲜领域进行推广使用。 李晓宇 杜小龙 刘影 同琳静 王倩 李建龙关键词:凤凰水蜜桃 短波紫外线 常温保鲜 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2018年 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是中国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笔者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理论、技术和实践3个层面总结了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3个层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最后从理论体系建设、低影响开发技术、二线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商业模式运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李晓宇 同琳静 王倩 刘晓青 张静静 李建龙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 生态文明 生态技术 定量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变化的相对作用 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定量区分气候和人为因素在草地动态过程中的相对贡献,基于遥感数据和人为因素数据,结合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西北地区83.2%的草地呈现恢复状态,而仅有16.8%的草地呈现退化趋势。NPP的增加量为18645.56 Tg C,NPP损失量为428.16 Tg C。(2)人类活动是草地恢复的主要成因,其主导恢复的草地面积和NPP总量分别为1.11×106 km 2和10478.4 Tg C。而草地退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引起,气候变化主导的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9.97%,造成的NPP损失量341.76 Tg C。(3)西北地区草地恢复主要归因于草地保护政策实施,而干旱的缓解是草地呈现恢复的主要气候原因。草地退化主要由区域水热状况不均衡和不合理人类活动(人口增加、过度放牧和草地开垦等)造成。 同琳静 刘洋洋 章钊颖 李晓宇 王倩 李建龙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 草地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2019年 利用光能利用效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拟2000-2015年黄土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黄土高原草地NPP的时空动态、NPP变化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从植被类型、地形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4个方面探讨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平均值为202.93 g C·m^-2·a^-1,其年际变化特征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年增加速率为2.43 g C·m^-2·a^-1;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南高北低的状态.黄土高原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总草地面积的91.2%,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甘肃陇东及陇中地区和青海等地.草地NPP变化较为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的南部地区、陕北地区和甘肃等地.大部分地区草地NPP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且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省的陇中及陇东地区的草地NPP将呈现持续显著增加的趋势.坡面草地的平均NPP值最高,为703.37 g C·m^-2·a^-1;而高山亚高山草地NPP平均值最低,为57.28 g C·m^-2·a^-1.高海拔地区的草地NPP较高,而平原及丘陵地带草地NPP相对较低.研究期间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增加对草地NPP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类活动诸如过度放牧状况的改善以及退耕还草等政策的实施对黄土高原草地NPP的增加也具有重要作用. 刘洋洋 王倩 杨悦 刚成诚 章钊颖 同琳静 李建龙关键词:CASA模型 HURST指数 黄土高原 软脂酸和硬脂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软脂酸和硬脂酸对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效应,比较了长链饱和脂肪酸抑藻的构效关系。选用的藻种是购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12,且实验藻种处于对数生长期。软脂酸和硬脂酸在藻液中的4种最终质量浓度为:30、60、90和120mg·L-1。实验周期为6d,每天定时定量取藻液,测量A(650nm),叶绿素a含量,藻蓝蛋白含量。实验结束后,采用SPSS(13.0版本)软件和DPS(7.05版本)分析加入这2种脂肪酸的藻液的3个指标与空白对照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种饱和脂肪酸的4种质量浓度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藻效果越明显。其中,2种饱和脂肪酸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软脂酸比硬脂酸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实验技术方面有2个创新点:①因为长链饱和脂肪酸无法溶于蒸馏水,实验采用乙醇来溶解脂肪酸。②因为溶于乙醇的长链饱和脂肪酸溶液无法用高压灭菌锅灭菌,实验采用微孔滤膜对脂肪酸溶液进行灭菌。 姜闻新 贾永 王从彦 王倩 田兴军关键词:脂肪酸 抑藻效应 青藏高原草地降水利用效率时空动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2019年 本研究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了2000—2013年青藏高原草地净植被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结合实测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覆被数据计算了草地降水利用效率(PUE),探究其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草地类型PUE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草地PUE在研究年限内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每年0.0035 g·m^-2·mm-1,14 a的平均值为0.38 g·m^-2·mm-1。PUE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基本格局。PUE分布在0.2~0.4 g·m^-2·mm-1之间的比例最大,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55.63%,呈减少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北部和西部,以及东部的边界地区,呈增加趋势的地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南部。研究年限内PUE的变异系数分布在0.07~0.85之间,变化稳定的区域所占面积最大,为总面积的43.43%,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附近。不同草地类型间PUE均值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草甸(1.06 g·m^-2·mm-1)>坡面草地(0.80 g·m^-2·mm-1)>平原草地(0.30 g·m^-2·mm-1)>高山与亚高山草甸(0.29 g·m^-2·mm-1)>荒漠草地(0.23 g·m^-2·mm-1)>高山与亚高山草地(0.094 g·m^-2·mm-1)。总体上,青藏高原草地PUE与降水成负相关关系,而与气温呈正相关,PUE的变化对降水响应更加敏感。 同琳静 刘洋洋 王倩 李晓宇 李建龙关键词:降水利用效率 草地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CASA模型 2000-2013年中国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5 2019年 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是评估陆地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其动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MOD17数据计算中国植被CUE,辅以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植被CUE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剖析植被CU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国植被年CUE在研究年限内总体上表现为轻微的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0—2007年以0.000 6的变化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2007—2013年植被CUE呈现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特征可归因于2007年气温及降水格局的改变;植被CUE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状态。CUE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岛。而CUE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减少趋势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及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另江南地区及新疆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草地及森林区域植被CUE波动变化较小,表明该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不同植被类型的CUE均值表现为:草地(0.21)>农田(0.14)>森林(0.09)>灌丛(0.06)。全国大多数地区植被CUE与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则呈负相关,而这种相关性会随着区域气候格局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全国植被CUE的增加主要归因于降水量的增加,而气温的升高则造成植被CUE的降低。 刘洋洋 王倩 杨悦 同琳静 李建龙 章钊颖 王振乾关键词:气候变化 西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4 2019年 利用CASA模型模拟了西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值,并结合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研究了西北地区2000—2013年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探究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植被NPP在研究年限内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线性增加趋势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植被NPP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除新疆外,其余省份也总体上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植被NPP呈现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5.97%,主要集中在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青海的东部及南部和新疆西部部分地区,呈现减少趋势主要集中在新疆西部;不同植被类型NPP的均值呈现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草地[262.16 g C/(m^2·a)]>灌丛[66.51 g C/(m^2·a)]>农田[45.90 g C/(m^2·a)]>森林[14.36 g C/(m^2·a)]。2000—2013年草地、农田及灌丛的NPP均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而森林NPP的增加趋势不显著(p>0.05)。(3)总体上,西北地区植被NPP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其对降水响应较为敏感,降水是限制西北地区植被NPP增加的主要因素。 同琳静 刘洋洋 王倩 杨悦 李建龙关键词:CASA模型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