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凯庚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显像
  • 5篇血浆
  • 4篇TC-MIB...
  • 3篇心脏
  • 3篇心脏功能
  • 3篇四联症
  • 3篇皮素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患者血浆
  • 3篇核素
  • 3篇核素显像
  • 3篇法乐氏四联症
  • 3篇法洛四联症
  • 2篇断层显像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断层
  • 2篇心肌断层显像

机构

  • 15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王凯庚
  • 10篇张兆中
  • 9篇陈宪英
  • 8篇刘志凡
  • 6篇钟希德
  • 5篇赵凯
  • 4篇林朝胜
  • 3篇李杰芬
  • 2篇佟铭
  • 2篇张国旭
  • 2篇荆全民
  • 2篇王治国
  • 2篇刘小梅
  • 2篇孙文利
  • 1篇刘莹
  • 1篇裴著果
  • 1篇赵黎明
  • 1篇岳辉
  • 1篇汪曾炜
  • 1篇贺顺川

传媒

  • 6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沈阳部队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三次全国放...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8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心钠素和β内啡肽的变化及意义
1996年
应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结果显示:发病后两者迅速升高,ANP于72h达峰值1032.2±201.6pg/ml,β-EP于24h达峰值210.g±54.2ps/ml,两者升高程度与血CKMB呈正相关。按killip心功能分级,心衰愈重者血ANP和β-EP愈高。这表明:1.ANP和β-EP在AMI早期呈峰值曲线形升高与机体应激和早期代偿有关;2.ANP和β-EP与心肌坏死程度及心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它们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林朝胜佟铭王凯庚赵凯刘小梅刘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钠素Β内啡肽
核素心室显像评估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前后心脏功能的价值被引量:2
1998年
核素心室显像评估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前后心脏功能的价值陈宪英张兆中王凯庚钟希德姜红刘志凡附表法洛四联症手术前后与对照组左右心室功能参数(x±s)比较组别例数LVEF(%)LPER(EDV/s)LPFR(EDV/s)RVEF(%)RPER(EDV/s)RP...
陈宪英张兆中王凯庚钟希德姜红刘志凡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围手术期心脏功能核素显像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啡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β-内啡呔(β-EP)的血浆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观察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β-EP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临床心功能分组患者β-EP水平有明显差异,心衰Ⅱ~Ⅲ组β-EP水平高于心衰Ⅰ组,分别为218.5±65.2和138.5±44.6 pg/ml。不同β-EP水平分组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心功能有明显差异,β-EP水平>200pg/ml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和心输出量(CO)分别为0.47±0.20%和3.47±0.201/min,β-EP水平<100pg/ml组患者分别0.62±0.14%和5.62±0.141/m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β-EP与心功能变化有相关性。β-EP水平过高是心衰的病理介质之一。β-EP监测是分析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林朝胜王雷王凯庚鲍卫东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血浆心功能Β-内啡呔Β-EP
核素心室显像对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前后心室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
1996年
为判断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心室功能的变化,对43例病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5~35天进行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以心室射血分数、高峰射血率、高峰充盈率作为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高峰射血率(LVPER)、左室高峰充盈率(LVPFR)分别为55%、2.95EDV/s 和3.05EDV/s,术后分别为71%、4.35EDV/s 和5.05EDV/s。术前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高峰射血率(RVPER)、右室高峰充盈率(RVPFR)分别为42%、2.35EDV/s 和2.32EDV/s。且与右室流出道阻塞程度有关,术后明显改善,分别为50%、3.00EDV/s 和3.36EDV/s。因此,法洛四联症病人术前右心室功能降低,经畸形矫正可得到改善,并且右室功能状态对判断右室流出道阻塞程度有一定意义。
张南滨汪曾炜张仁福陈宪英刘志凡张兆中王凯庚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心脏功能
血清铁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赵罗初王凯庚
关键词:血清诊断铁蛋白原发性疾病免疫诊断肝脏肿瘤放射免疫测定
^(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心肌血流灌注和存活的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制成12只狗冠状动脉(CA)左前降支(LAD)人工狭窄(结扎)模型.测定其CA不同血流量与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摄取率的相关性.早期静态研究结果表明,99mTc-MIBI摄取率与血流量呈正相关(r=0.946),晚期结果显示缺损区范围较早期缩小,99mTc-MIBI摄取率增加(P<0.01).部分存活的心肌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并可见纤维组织包绕的心肌“细胞岛”.测定99mTc-MIBI摄取率可定量地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预后.
陈宪英裴著果王凯庚张兆忠钟希德李杰芬刘志凡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血液供给
慢性肾衰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3
1995年
刘龙赵黎明赵凯王凯庚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内皮素血浆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首次通过法心功能测定的同步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首次通过法心功能测定的同步应用刘志凡,钟希德,刘振环,李杰芬,王凯庚,张兆中,赵凯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同步首次通过法心功能测定(FPRNA)可同时评价室壁运动、左室射血分数(LV?..
刘志凡钟希德刘振环李杰芬王凯庚张兆中赵凯
关键词:灌注放射性核素显像心功能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有关血浆介质变化及意义的实验研究
1999年
林朝胜王凯庚赵凯孙文利刘小梅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血浆内皮素Β-EP心肌超微结构冠脉再通ANP
潘生丁负荷试验心肌显像与冠脉造影26例对比观察
1994年
本文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26例病人,对比观察潘生丁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表明,潘生丁心肌显像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71%,总体符合率81%。本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14例中,4例潘生丁心肌显像阳性,临床上均有心绞痛,提示有小的冠状动脉病变。
荆全民佟铭陈宪英张兆中王凯庚刘志凡王亚力
关键词:心肌显像潘生丁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特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