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喜 作品数:24 被引量:70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音乐教学中网络音乐资源的运用及思考 2007年 在浩瀚的网络中,大量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呈现在我们眼前,从音乐的本质探讨网络音乐资源的价值,结合新课标探讨网络音乐资源对音乐教学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便成了音乐教育研究的话题。 王培喜关键词:音乐资源 音乐教学 网络 音乐教育研究 梨园界的“田野调查”--与《中国京剧》编辑部封杰的对话 2021年 京剧蕴含中华历史、哲学思想、美学追求、民间习俗、商业模式、文化科学等内涵,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和缩影,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梨园界的杰出代表——京剧名宿是京剧文化的见证者、京剧历史的创造者。封杰用10多年时间访谈120位京剧老艺术家,编著《京剧名宿访谈》系列丛书,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戏曲文化资料。透过“田野调查”式的访谈忆事,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京剧活跃的时代戏曲界、文化界、金融界通力合作,自觉推动京剧的改良和传承的面貌,同时,启示当下我们对待京剧,不能只重视表演,忽略了文化;不能只传技艺,不传文明。传承京剧不仅要有戏曲表演者的咏叹,还要有社会各界的合唱。只有全民共同关注,才能促进京剧的良性发展,继而推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王培喜 封杰关键词:田野调查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问题探究——以湖北地方戏曲、曲艺等为例 被引量:8 2010年 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在当代社会的快速进程中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将传统艺术归于学校传承总体上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但实践中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自然传承,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中,更需要研究艺术品种的文化特点,确定遗产保护的形式,继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最后还要兼顾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实现艺术遗产在新的生态环境中的健康传承。 王培喜关键词:表演 文化遗产 兼收并蓄话“牡丹”--试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服饰 被引量:4 2008年 戏剧服饰是戏剧舞台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西方戏剧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服饰的个性化差异凸显戏剧人物的独特个性;中国戏曲采用写意的方式,通过服饰的行当规制塑造类型化的舞台形象。昆曲服饰具有严格的程式性,向有"宁穿破不穿错"的守则。白先勇先生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保持戏曲传统服饰基本面貌的同时,拓展了戏曲服饰的艺术功能,更新了戏曲服饰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戏曲服饰新的美感。该剧的成功既为戏曲服饰服务现代舞台提供了新思路,又为昆曲的现代传承提供了重要范例。 王培喜关键词:《牡丹亭》 舞台服饰 名师引领的U—G—S音乐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合唱教学为例 被引量:2 2017年 名师是当今教育的稀缺资源,借助名师的影响力推动音乐学科的发展,在名师的引领下利用大学(U)—政府(G)—中小学(S)模式协同培养音乐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田晓宝教授Tiankong合唱教学团队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作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记录了名师对音乐教师的影响、政府在协同中的作用,反思了U-G-S协同培养对大学教学改革以及教师学术研究带来的挑战。 王培喜关键词:名师 音乐教师 润物无声,融民族情感于学校美育活动之中 2018年 中小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未来中坚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从小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艺术具有善感性,艺术教育在民族情感培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美育活动结合,有效贯穿“强根基”“立支柱”“融进去”的理念,将审美情趣与民族情感培育融为一体,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以有效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王培喜关键词:民族情感 学校美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关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 该文选取了这一时期创作的66首中国艺术歌曲,并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研究,试图理清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探讨中国艺术歌曲的自身发展规律.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艺术歌曲作品的研究,通过考察20—30年代... 王培喜关键词:艺术歌曲 美声唱法 声乐艺术 文献传递 戏剧化教学法的内涵、外延及课程设计原则--兼论“Drama in Education”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6 2021年 戏剧化教学法,是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用戏剧的方式来开展其他学科教学,如语言教学、文化理解、传统教习、技能训练等,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全面育人的教学方法。其内涵是指戏剧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定性,戏剧的基本原理、要素,戏剧的育人理念,教学的普遍规律;其外延是指戏剧化教学法的应用措施和适用范围,既包括戏剧化教学法运用到的具体教学范式,也涵盖戏剧化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教师素养、教学效果测评等,还包括戏剧化教学法所适用的领域。结合Drama in Education在国内的实践,戏剧化教学法提出遵循双重教学目标、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引导支持、贫困戏剧实践、课后反思评价等教学原则。 王培喜关键词:课程设计原则 戏剧教育 “重唱与表演唱”课程的艺术解读 音乐课程的规范与自由——试以“重唱与表演唱”课程为例 被引量:8 2009年 “重唱与表演唱”被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本科音乐学(师范)专业教学大纲,但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还没有专门的论述。该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了音乐素养和声乐表演的特殊功能,在课程目标方面体现了听、唱、演等舞台技术上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艺术功能和技术目标的分析,文章认为“重唱与表演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声乐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王培喜关键词:重唱 表演唱 声乐表演 由道统乐,以乐体道——孔子乐教思想述评 被引量:1 2017年 乐教是孔子极为重视的教化手段,常与诗、礼并提,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其目的是以乐体道,是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人之道的追求,以最终达成个体人格的完满及国家社会的安泰。 吴丹 王培喜关键词:孔子 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