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培欣

作品数:12 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幼鱼
  • 3篇分子系统
  • 3篇福寿螺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地理
  • 2篇系统发育
  • 2篇基因序列
  • 2篇分子系统发育
  • 2篇RAPD
  • 2篇RAPD分析
  • 2篇叉尾斗鱼
  • 1篇带鱼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血鹦鹉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技术
  • 1篇鱼科
  • 1篇鱼类
  • 1篇入侵
  • 1篇入侵现状

机构

  • 11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12篇王培欣
  • 10篇汪学杰
  • 10篇胡隐昌
  • 9篇宋红梅
  • 9篇牟希东
  • 9篇罗建仁
  • 8篇李小慧
  • 5篇杨叶欣
  • 3篇刘超
  • 2篇白俊杰
  • 1篇叶星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2010年中...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斗鱼属鱼类分子系统发育与叉尾斗鱼亲缘地理研究
斗鱼属(Macropodus)鱼类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斗鱼亚科(Macropodinae),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小型淡水鱼类。本研究采...
王培欣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亲缘地理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血鹦鹉鱼的池塘养殖技术被引量:6
2010年
鹦鹉鱼是丽鱼科的紫红火口(Cichlasoma synspilum)与火鹤(Cichlasoma citrinellum)杂交F1代,有血鹦鹉、元宝红、金刚鹦鹉几个商业品种(尚未在生物学上确认其品种地位),其中血鹦鹉最具代表性,最为普及,是目前在我国生产量和豢养量最多的热带鱼之一。
汪学杰牟希东胡隐昌刘超宋红梅王培欣
关键词:血鹦鹉池塘养殖技术丽鱼科金刚鹦鹉生物学热带鱼
亚洲龙鱼形态结构及幼鱼生长特性
牟希东胡隐昌宋红梅王培欣汪学杰李小慧杨叶欣罗建仁
斗鱼属鱼类亲缘关系的Cyt b基因序列和RAPD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mtDNA Cyt b基因序列分析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中国分布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圆尾斗鱼(M.chinensis)和香港斗鱼(M.hongkongensis)以及越南的红鳍斗鱼(M.erythropterus)4种鱼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获得4种斗鱼14条Cyt b基因全序列(1 155 bp),结合GenBank中搜索到的近缘物种同源序列进行分析。从133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36条引物,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0个群体96个个体共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749条,构建矩阵进行分析和聚类。基于Cyt b全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的系统树及RAPD数据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都显示,香港斗鱼和红鳍斗鱼先聚为一分支,再与叉尾斗鱼聚类,圆尾斗鱼处于外缘。本研究结果反映了圆尾斗鱼与其他斗鱼的亲缘关系较远,种间遗传距离为0.184 5~0.225 3(Cyt b)和0.653 6~0.746 5(RAPD),两者为同一单系群中两个独立演化的自然类群;香港斗鱼与叉尾斗鱼间遗传分化明显,Cyt b碱基差异为11.00%,RAPD遗传距离达0.577 7,支持其为独立物种的观点,且香港斗鱼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大,Cyt b碱基差异为3.12%,RAPD遗传距离0.060 1;叉尾斗鱼群体间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058 2和0.086 9,而各群体内的数值分别为0.016 1~0.031 7和0.023 5~0.046 7,表明遗传差异主要来自群体间,并按分布流域分别聚类。
王培欣罗建仁白俊杰叶星胡隐昌汪学杰
关键词:CYTRAPD亲缘关系
亚洲龙鱼形态结构及幼鱼生长特性被引量:16
2010年
对亚洲龙鱼(金龙鱼)形态结构和幼鱼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龙鱼身体侧扁并延长,具腹棱,吻尖,口斜上位,颐须一对,体被大型圆鳞,鳞式23~2533;背鳍18~19,腹鳍1+4,臀鳍25~26,胸鳍1+6,尾鳍15;舌端宽圆,游离,内具软骨,鳃弓5个,鳃耙数15~17;胃大壁厚,呈"U"形盘曲,幽门盲囊2个;肝脏左叶大于右叶,鳔1个,长度几与腹腔相当,性腺一个,成熟雌鱼大约有30~60粒成熟卵,卵径可达12~15mm;(2)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金龙鱼体长(L)与体重(W)呈幂函数关系:W=0.0235L2.8763(R2=0.9867),说明其体长生长与体重生长略有差异,为异速生长类型;(3)金龙鱼幼鱼5月龄前体长增长较慢,之后快速生长,体长(AL)和月龄(m)呈线性相关,关系式为AL=-0.0077m3+0.1615m2+1.3633m+6.6883(R2=0.9987);幼鱼体重增长较快,体重(W)生长与月龄(m)的关系为W=-0.1336m3+5.5545m2-6.915m+9.9116(R2=0.9972);日增重率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波动,12月龄时最大3.06g/d;(4)金龙鱼幼鱼期的肥满度随月龄不同而有所差异。
牟希东王培欣胡隐昌汪学杰杨叶欣宋红梅李小慧罗建仁
福寿螺在中国的入侵历史、扩散规律和危害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4
2010年
福寿螺是全球性的入侵水生动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迅速扩散至中国南方各省,成为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入侵水生动物。此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调查了中国福寿螺引种和扩散的历史过程、入侵危害区域和防治现状等内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引种和水产养殖活动是加速福寿螺在各地入侵和扩散的主要原因。引种养殖期间,对福寿螺引种养殖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导致福寿螺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对农作物生产造成危害,对当地生态系统也产生严重影响。显示出中国对外来物种引入及管理的薄弱,以及加强对外来物种监测预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杨叶欣胡隐昌李小慧汪学杰牟希东宋红梅王培欣刘超罗建仁
关键词:福寿螺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骨舌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阐明骨舌鱼科鱼类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测定了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的3个品种金龙(Gold arowana)、红龙(Red arowana)、青龙(Green arowa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珍珠龙Scleropages leichardti、星点珍珠龙S.jardini、非洲龙Heterotis niloticus、黑龙Osteoglossum ferrerirai、银龙O.bicirrhosum、海象Arapaima gigas的全序列,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初步分析了骨舌鱼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NJ树和MP树均一致表明,骨舌鱼类为单系类群,分为4支,支持骨舌鱼科下设4个属(坚体鱼属Scleropages、异耳鱼属Heterotis、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巨骨舌鱼属Arapaima)阶元的分类系统,4个属的系统关系与其形态、生态特征表型进化和地理分布较为一致.而金龙、红龙和青龙的mtDNA Cytb的碱基差异小于1%,说明这3个龙鱼品种还在同一种的水平上.
牟希东王培欣胡隐昌汪学杰宋红梅李小慧罗建仁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进化
基于细胞色素b全序列和RAPD分析的中国斗鱼属鱼类分子系统学
采用Cyt b基因测序分析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技术,把线粒体DNA序列与核基因组多态性数据结合起来,研究我国分布的叉尾斗鱼(M.opercularis),圆尾斗鱼(M.chinensis)、香港斗鱼(M.hongkon...
王培欣罗建仁白俊杰叶星
关键词:细胞色素BRAPD分子系统学
文献传递
亚洲龙鱼形态结构及幼鱼生长特性
对亚洲龙鱼(金龙鱼)形态结构和幼鱼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龙鱼身体侧扁并延长,具腹棱,吻尖,口斜上位,颐须一对,体被大型圆鳞,鳞式23~25 3/3;背鳍18~19,腹鳍1+4,臀鳍25~26,胸鳍1+6,尾...
牟希东胡隐昌宋红梅王培欣汪学杰李小慧杨叶欣罗建仁
中国福寿螺的入侵现状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76
2009年
福寿螺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中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综述福寿螺在中国的入侵现状,以及目前所采取的防治方法,指出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研究方向。
李小慧胡隐昌宋红梅王培欣汪学杰牟希东刘超罗建仁
关键词:福寿螺入侵现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