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改善产妇尿失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改善产妇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产后尿失禁产妇,使用PHENIXUSB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肌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15~20min,疗程为15次,治疗前后进行手测肌力及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continenceQustionnaire-ShortForm,IcI-Q-SF)测量。结果28例(80%)患者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7例(20%)症状显著改善.治愈率达80%,治疗后ICI-Q-SF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手测肌力较治疗前明显加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治疗尿失禁症状,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 陈玉芬李环丁小容张礼捷张巍颖王子超
- 关键词:尿失禁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张力
-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7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产妇不同时间段开始使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跟踪随访和对照研究,探讨不同时间段开始盆底康复对改善女性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及产后最佳康复训练时机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盆底康复室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产妇88例作为训练组,依据产后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康复训练的时间,分为A组(产后6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8周)25例、B组(产后8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0周)41例、C组(产后10周<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3周)22例。另选取产后6~8周开始来院复查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尿失禁、盆底肌肉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训练组及对照组的一般状况、尿失禁阳性率和盆底肌力的强度,对训练组于训练完成时和产后6个月、对照组于同期进行随访和盆底评估,评价尿失禁症状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 (1)对照组产后不同时期的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训练组康复治疗前,两组的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个月时,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失禁阳性率降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训练组训练完成时、产后6个月尿失禁阳性率较训练前均降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较训练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训练完成时、产后6个月时尿失禁阳性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结论 (1)产妇盆底功能自我恢复能力有限,盆底损伤是难以自然修复的;(2)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以降低尿失禁阳性率,并增强盆�
- 李环吴瑞芳光晓燕祁锋肖爱民马喆胡艳陈瑜张巍颖刘星王子超
- 关键词:产后期康复骨盆底尿失禁生物反馈
- 女性慢性盆腔痛的诊疗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levic Pain)是指女性出现的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盆腔疼痛,常由于发生功能障碍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是妇科医生必须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章就此予以阐述。
- 王子超李环胡艳张巍颖刘星
- 关键词:慢性盆腔痛病因
-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95例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采用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电刺激组,30例)、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奥硝唑片+裸花紫珠片(联合组,32例)及奥硝唑片+裸花紫珠片(奥硝唑组,33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均完成了3个月的治疗,电刺激组治愈率为23.33%(7/30),联合组为50.00%(16/32),奥硝唑组为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有效率为76.67%(16/30),联合组为96.88%(31/32),奥硝唑组为51.52%(17/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联合组及奥硝唑组治疗前的疼痛量化评分分别为(2.47±0.94)分、(2.41±0.67)分和(2.48±0.91)分,治疗后分别为(1.33±0.96)分、(0.84±0.95)分和(1.97±0.68)分,三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胡艳李环王子超张巍颖肖爱民吴瑞芳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