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彦

作品数:11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学成
  • 9篇化学成分
  • 9篇化学成分研究
  • 5篇栀子
  • 4篇延龄草
  • 2篇杜仲叶
  • 2篇皂苷
  • 2篇萜类
  • 2篇根茎
  • 1篇药用
  • 1篇药用部位
  • 1篇三甲基
  • 1篇三萜
  • 1篇三萜类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重楼
  • 1篇重楼皂苷
  • 1篇岷江百合
  • 1篇羟甲基

机构

  • 11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11篇王彦彦
  • 10篇张忠立
  • 10篇左月明
  • 5篇罗光明
  • 3篇蔡妙婷
  • 3篇杨雅琴
  • 2篇陈兰英
  • 2篇蔡财军
  • 2篇刘荣华
  • 1篇付小梅
  • 1篇王晓云
  • 1篇朱玉野
  • 1篇裴建国
  • 1篇刘勇
  • 1篇李磊
  • 1篇周强
  • 1篇罗扬婧

传媒

  • 4篇中药材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7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龄草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Maxim.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对延龄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质谱、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延龄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11-二甲基-3-亚甲基-10,11-二羟基-1,6-十二碳二烯二醇(1)、2,6,10-三甲基2,10-二羟基.6-十二碳烯二醇(2)、3,7,11-三甲基-3,9,11-三羟基-1,6-十二碳二烯三醇(3)、对羟甲基-苯甲醇(4)、△-20/3F,22aF,25F螺甾烯-3/3,21d-二醇(5)、2-甲基-3,4-二羟基-己二酸(6)、a—L-吡喃鼠李糖(7)、epitrillenogenin-24—O-acetate-1—0-[2,3,4,-tri-0-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仅-L—arabinopyranoside](8)、epitrillenogenin-24—0-acetate-1-α2,4,-di-0-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9)、epitrillenogenin10-[2,3,4,-tri-0-acetyl—d—L—rhamnopyranosyl-(1—}2)-d-L—arabinopyranoside](10)、epitrillenogenin-1—O-[2,4,-di-0-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11)、epitrillenoge-nin-1—0-E4—0-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d—L-arabinopyranoside](12)。结论: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1、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忠立左月明王彦彦蔡妙婷李于益
关键词:延龄草化学成分
栀子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0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2),19α-羟基-3-乙酰-乌苏酸(3),栀子花乙酸(4),3-乙酰-栀子花甲酸(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熊果酸(8),3α-羟基-熊果酸(9),常春藤皂苷元(10)。结论化合物4,5,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忠立左月明罗光明付小梅蔡财军王彦彦
关键词:栀子化学成分三萜类
栀子果实中单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单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果实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单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jasminoside B(1)、jasminoside G(2)、jasminodiol(3)、(7R)-6-羟甲基-1,1,5-三甲基环己-3-烯酮(4)、(7S)-6-羟甲基-1,1,5-三甲基环己-3-烯酮(5)、bornyl-6-O-β-D-xyl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6)、(10R,11R)-栀子二醇(7)、(10S,11S)-栀子二醇(8)、(5S,9S)-gardenate A(9)、(5R,9R)-gardenate A(10)、jasminoside E(11)、5,6-二羟甲基-1,1-二甲基环己-4-烯酮(12)。结论化合物5、6、8、10和12为首次从栀子中分离得到。
左月明张忠立杨雅琴罗光明王彦彦
关键词:栀子
栀子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干燥成熟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酸(1)、丁香醛(2)、香草酸(3)、3-羟基-香草酸(4)、3,4,5-三甲氧基-苯酚(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酚(6)、4-甲氧基-苯甲醛(7)、7-羟基-5-甲氧基-色原酮(8)、西红花苷-1(9)、西红花苷-2(10)。结论:其中,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左月明张忠立杨雅琴罗光明蔡财军王彦彦
关键词:栀子化学成分
栀子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的果实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jasminoside A(1)、epijasminoside A(2)、6-甲氧基鸡屎藤次苷甲酯(3)、6-甲氧基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4)、栀子苷(5)、苯甲醇(6)、4-羟基苯甲醇-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7)、3,4-二羟基苯甲醇-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9)、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醇-O-β-D-葡萄吡喃糖苷(10)。结论: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忠立左月明罗光明罗扬婧王彦彦杨雅琴
关键词:栀子化学成分
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延龄草中3种皂苷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延龄草中延龄草皂苷B2、B1、B3的含量。[方法]以UItimateXB-C18(4.6mm×150 mm,3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0%~100%梯度,0~50 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延龄草皂苷B2、B1、B3分别在0.1~2.0 mg/ml(R=0.999 6)、0.05~2.0 mg/ml(R=0.999 4)、0.05~3.5 mg/ml(R=0.998 9)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RSD=1.19%)、102.6%(RSD=1.62%)和101.5%(RSD=2.38%)。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中延龄草皂苷B2、B1和B3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延龄草药材的质量。
王彦彦张忠立左月明刘勇裴建国
关键词:RADIXET
杜仲叶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纯化了9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车叶草苷(1)、交让木苷(2)、鸡屎藤苷甲酯(3)、马钱素(4)、8-表马钱素(5)、7-表马钱素(6)、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7)、京尼平苷(8)、京尼平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左月明张忠立王彦彦陈兰英刘荣华李于益
关键词:杜仲叶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
延龄草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Maxim.果实(天珠)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延龄苹果实7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0—β-D-吡喃葡萄糖苷(2),芦丁(3),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2-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i—β—D-吡喃半乳糖苷(5),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6),偏诺皂苷元-3—0-α—L-吡喃鼠李糖基(1—珥)-[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7),偏诺皂苷元-3—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观-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8),β-脱皮激素(9),trillenosideA(10),trillenosideC(11),trillenosideB(12),3—0-feruloylsucrose(13),heroniosideA(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延龄苹果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12~14首次从延龄草中分离得到。
张忠立蔡妙婷左月明王彦彦
关键词:黄酮
栀子种子萌发条件优化及萌发抑制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栀子种子萌发受抑制的原因及抑制物存在的部位,寻求提高发芽率的最佳方法,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樟树和安徽亳州两个栀子主产地的栀子果实为材料,探讨浓硫酸浸泡2-24 h对栀子种子吸水率的影响;研究栀子种子、果肉和果皮甲醇提取液(0.005-0.050 g/mL)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浓硫酸、赤霉素(0-1.5 g/mL)和生长素(0.1-5.0 g/mL)、不同温度(15.0-30.0℃)和发芽床(蛭石、纱布、滤纸、湿沙)等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结果】浓硫酸处理后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吸水率普遍提高,达到饱和时其种子平均吸水率高于未酸蚀种子34.31%。果肉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更高。随着栀子果皮或种子的甲醇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经0.005-0.015 g/mL果肉甲醇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缓慢下降,但当大于0.015 g/mL时,白菜种子萌发势和发芽率急剧降低;随着果实甲醇提取液浓度的提高,白菜发芽种子根明显变短,芽缩短,长势变弱,以果肉的甲醇提取液抑制物作用最强,其次为果皮、种子;此外,提取液对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芽的抑制作用。浓硫酸处理的栀子种子发芽率为零,且种子极易霉变。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栀子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种子出现发黑现象。在0.3-1.2 g/mL赤霉素范围内时,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栀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其中以1.2 g/mL赤霉素的发芽率最高。在20-30℃范围内,栀子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而在20℃以下,发芽率极低。在30℃最适温度条件下,以滤纸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为湿沙、纱布、蛭石。【结论】栀子果肉和果皮中均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是抑制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栀子�
颜升罗光明朱玉野董艳凯李磊王彦彦周强王晓云
关键词:栀子种子发芽条件吸水率发芽率白菜种子
杜仲叶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鉴定了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1);(-)-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素(4);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中脂素-4-O-β-D-吡喃葡糖糖苷(6);8-羟基-中脂素(7);8-甲氧基-中脂素(8);橄榄素(9);二氢脱氢二松柏醇(10)。结论化合物2、7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左月明张忠立李于益陈兰英刘荣华王彦彦
关键词:杜仲叶木脂素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