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心禾

作品数:35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肝炎
  • 14篇血吸虫
  • 14篇吸虫
  • 14篇细胞
  • 13篇血吸虫病
  • 13篇吸虫病
  • 13篇病毒
  • 13篇虫病
  • 12篇乙型
  • 12篇乙型肝炎
  • 10篇慢性
  • 10篇免疫
  • 7篇血吸虫病患者
  • 7篇白细胞
  • 7篇白细胞介素
  • 7篇病患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5篇亚群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31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汉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卫生部

作者

  • 35篇王心禾
  • 18篇曾令兰
  • 18篇罗端德
  • 15篇李祖进
  • 13篇李淑莉
  • 10篇戴家珠
  • 9篇杨青
  • 6篇熊开钧
  • 5篇黄华芳
  • 3篇凌美霞
  • 3篇杨泽川
  • 2篇何生松
  • 2篇刘绍春
  • 2篇金慰鄂
  • 2篇刘薇
  • 2篇倪若愚
  • 2篇张佩弦
  • 2篇贺永文
  • 1篇罗瑞德
  • 1篇张锦坤

传媒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病毒学杂志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湖北预防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湖北医学院咸...
  • 1篇全国流行性出...
  • 1篇中国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9篇1992
  • 3篇1991
  • 5篇1990
  • 4篇1989
  • 3篇1987
  • 1篇1986
  • 3篇1985
  • 1篇198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吸虫病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89年
细胞免疫及其调节是血吸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来自宿主和血吸虫的血清抑制因子、抑制性粘附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变和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免疫偏离等。此外,血吸虫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由于细胞免疫在宿主的杀虫机理和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故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有可能减弱机体对血吸虫的杀伤和抵抗力. 曼氏、埃及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和调节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针对血吸虫细胞免疫的结果,与体液免疫关系不大。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调节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协调作用,其中细胞免疫参与早期肉芽肿的调节,慢性肉芽肿的调节则由体液免疫介导。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血吸虫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理、血吸虫病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以及血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机能改变的机理和临床意义是血防科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祖进王心禾罗端德
关键词:血吸虫病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调节
血吸虫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被引量:2
1989年
近年来,血吸虫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国内外学者发现血吸虫病,尤其是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较易感染乙肝,血吸虫病合并乙肝后,使乙肝迁延慢性化,甚至发展成门脉性肝硬化,结果导致比单纯血吸虫病昜为严重的后果。一、流行病学血吸虫病与乙肝的关系最初由Barbotin提出。1973年Saimot发现在法国的非洲移民中。
李祖进王心禾罗端德
关键词:血吸虫病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病理
汉坦病毒在原代人胚肾与人胚肺细胞中增殖及其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汉坦病毒能在多种细胞株及人体细胞中增殖、适应.国内学者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体外适应该病毒成功,但有关原代人胚肺、肾细胞的报道尚少.作者选用两株病毒及两种原代人胚细胞用于体外感染、观察,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及胶体金包埋前染色电镜技术对宿主细胞中增殖的病毒进行了动态观察及特异性定位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细胞的分离和培养1.1.1 人胚细胞:取正常孕妇5—7个月水囊引产胚肾及肺组织,按常规方法分散细胞,5—7天后长满单层.1.1.2 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倪大石惠赠.1.2
刘葆钧戴家珠王心禾王晓琳沈关心
关键词:汉坦病毒胚肾胚肺细胞增殖
流行性出血热β[*V2*]微球蛋白测定的意义
金慰鄂张小留王心禾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放射免疫测定球蛋白血液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管紧张素Ⅱ动态变化的观察
1984年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小血管损伤为主并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的一种出血热类疾病.由于小血管损伤,以致临床上有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等三种危险症候群发生.
王心禾黄华芳周本才金慰郑罗端德代家珠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血管损伤急性肾衰症候群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γ干扰素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5
1991年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7干扰素(IFN)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正常人脾内IFN—γ呈弥漫性分布,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仅呈零星散在分布,并且多位于细胞内。经半定量分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IFN—γ含量显著减少,提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的变化可能在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李祖进罗端德杨青曾令兰李淑莉戴家珠王心禾刘绍春杨业翔
关键词:血吸虫病患者晚期血吸虫病Γ干扰素免疫发病机理细胞外间质血吸虫感染
全文增补中
高复制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V复制指标与肝脏病变的关系
1992年
33例均为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部分伴HBcAg、DNA P或HBV DNA阳性)。病理报告慢性小叶性肝炎6例,慢性持续性肝炎27例.应用Southern Blot法共查肝内HBV DNA25例,其中阳性13例(52%),包括游离型9例,游离十整合型2例,整合型2例,应用双桥PAP法共查HBsAg及HBcAg23例,其中HBsAg阳性15例(65.2%),HBcAg阳性11例(43.8%)。提示肝内HBV DNA及HBcAg阳性组各项旰脏病变检出率在50%以上,项目(7项)比阴性组(5项)为高,并与血中DNAP、HBV DNA复制指标及ALT异常率相一致,肝内HBV DNA游离型及游离十整合型各项肝脏病变检出率也比整合型为高。因而,慢乙肝肝脏病变持续存在,与乙肝病毒复制有关,抗病毒治疗应予重视。
黄华芳熊开钧曾令兰何生松李媛杨泽川贺永文王心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理学
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特异性的检测与分析
1985年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内研究结果趋向于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所致.为证实EHF患者血循环中免疫复合物(OIC)的特异性,我们对EHF患者的免疫复合物进行离解,并测定其特异性抗体.此外对免疫复合物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其与发病的关系.
罗端德王心禾金慰鄂范家珍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HEMORRHAGICFEVER发病原理血循环
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被引量:3
1990年
对17例急性、14例慢性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所有急血、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急血患者的OKT_3+(全T细胞)、OKT_4+(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和OKT+_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STs功能正常;慢血和晚血患者OKT_8+细胞百分比增高,OKT_3+细胞和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STs功能显著增强。急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与STs功能呈负相关,慢血和晚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和OKT_4+/OKT_8+比值分别与STs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提示急血患者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慢血和晚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呈降低调节,抑制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在血吸虫病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李祖进王心禾罗端德曾令兰李淑莉刘薇吴新星李友志杨业翔李召华
关键词:T细胞亚群血吸虫病患者晚期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虫卵肉芽肿曼氏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γ干扰素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2年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γ干扰素(IFN-γ)的分布。发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内IFN-γ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虫卵肉芽肿内、肉芽肿外层和虫卵周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汇管区基本无或有很少量的IFN-γ存在.提示IFN-γ可能在血吸虫病的肝脏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李祖进刘绍春杨青杨业翔曾令兰李淑莉罗端德戴家珠王心禾
关键词:血吸虫病Γ干扰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