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丽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从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出发,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板桥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沙三段中下部烃源岩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对天然气的形成有利;②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资源丰富;③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分2期充注,早期为低熟油,晚期以成熟-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建立了该区近源断裂疏导及岩性砂体充注模式,总结出3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近源-优相-超压,优选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勘探指明方向。
- 刘萍马建英罗涛任仕超王昌丽白晶
- 关键词:成藏机理成藏模式天然气富集规律
- 地震反演融合技术在非常规储层预测中应用——以黄骅坳陷北塘凹陷沙三段白云岩为例
- 2013年
-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2S3)沉积时期,由于水体比较浅,物源供给不充分,大面积分布的滨浅湖区发育大量的白云岩储层。白云岩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砂岩的反射特征一致,常规的波阻抗反演剖面无法判断岩性。为了有效区分北塘凹陷的砂岩和白云岩储层,根据砂岩、泥岩、白云岩的测井曲线特征,利用自然伽马拟声波波阻抗反演增加砂岩和白云岩储层的波阻抗差异,再通过常规波阻抗反演体和自然伽马拟声波波阻抗反演体的融合技术提高白云岩储层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融合数据体能有效识别北塘地区白云岩储层,且能进行白云岩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预测,指导非常规储层的预测和勘探。
- 马建英郭淑文刘萍王昌丽陈双清白晶国春香
- 关键词:数据融合地震反演
-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实践被引量:12
- 2021年
-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Es^(3(1))]页岩油勘探获得高产、稳产工业油流,证实湖相页岩油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并形成亿吨级规模战场,对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的沙河街组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层系沉积环境、岩性、储集性、脆性和含油性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Es^(3(1))半深湖-深湖区泥页岩孔缝发育,脆性指数高、储层敏感性差、含油气性好,具备页岩油富集的生烃、储集、含油和工程改造条件,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纵向上,将Es^(3(1))划分6个甜点段,由上至下依次为C1—C6,平面分布稳定,单段厚度分布在7~96 m,累计厚度434 m,分布面积在87.4~194.3 km^(2),平面甜点叠加面积为256 km^(2),采用体积含油率法,初步计算资源量为4.1×10^(8) t。按“老井控面、水平井提产”的原则,在Bin60-56和F38x1两口大斜度井试油获工业油流,针对C1甜点段部署水平井勘探,QY10-1-1井获得日产百吨高产油气流,Bin56-1H井自喷试采206 d后,累产油3043.11 t,反排率为7.77%,歧口凹陷沙三段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 周立宏韩国猛杨飞马建英牟连刚周可佳王昌丽孟立娜
- 关键词:页岩油歧口凹陷渤海湾盆地
- 一种薄层页岩油水平井随钻轨迹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页岩油水平井随钻轨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最优人工合成地震道,根据水平井甜点段地震速度生成地震甜点时窗;2)利用已知井测井曲线相应形态建立甜点段标准测井响应曲线,并根据页岩油水平井设计轨迹生...
- 周立宏肖敦清韩国猛马建英杨飞范军侠石倩茹陈双清周可佳王昌丽付东立梁晨尹玲玲孟立娜周素彦
- 旋转掀斜斜坡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斜坡为例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明确旋转掀斜斜坡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岩性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斜坡区为例,运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了板桥斜坡构造演化特征、不同构造阶段沉积特征及其与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关系。认为板桥斜坡古近纪经历了"整体沉降—旋转掀斜"2个阶段,古地貌具有"早缓—晚陡"的特征,古构造经历早期单斜—晚期箕状的演化过程。E_(3s3)-E_(3 s_1~x)以构造整体沉降为主,古地貌平缓,沧县隆起物源向整个斜坡区大面积输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前缘砂体在现今缓坡区叠置连片;E_(3s_1~z)-E_3 d发生旋转掀斜,斜坡区主体发生构造反转,形成现今箕状格局。板桥斜坡大面积缓坡为岩性圈闭形成提供构造背景,早期古地貌平缓有利于缓坡区优质砂体叠置连片,晚期旋转掀斜有利于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形成。板桥斜坡中、低缓斜坡区E3sx1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利砂体叠置连片,储集物性好,与油源断层匹配,是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利地区。据此,在缓坡区新落实多个岩性圈闭发育带,部署完钻的12口井相继获得高产油气流,圈闭钻探成功率高达85%。
- 王振升陈长伟韩国猛马建英周素彦胡瑨男王昌丽王冠群
- 关键词:歧口凹陷岩性油气藏
- 新港地区白云岩储层预测与成藏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新港地区主要发育砂岩和白云岩2种类型的储层,目前针对砂岩储层的研究广泛且深入,而针对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展布规律的研究较少,从而制约了该地区白云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基于构造、沉积、烃源岩评价及单井储层等分析,结合数据体融合技术,对新港地区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储层油气成藏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从而明确了该储层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新港地区沙三段储层发育优质烃源岩,为源储一体的原生油气藏,而且分布面积较大,其中沙三5亚段白云岩储层发育大量裂缝和溶孔,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该研究对于同类型白云岩储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丽萍王昌丽赵同泽韩淑敏
- 关键词:白云岩储层成藏条件
- 板桥次凹深层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及认识被引量:4
- 2014年
- 板桥次凹地层整体北厚南薄,表现为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深层沙三段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剩余资源量较大,是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地区。为明确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开展构造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认为板桥次凹早断、中凹、晚隆的构造背景控制了砂体在构造主体区的发育程度,砂体与烃源岩匹配,有利于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构造背景是油气运聚成藏的主要指向,储集层发育控制了油气成藏规模及平面展布特征,运移路径及遮挡条件控制了油气成藏类型、模式及富集程度。通过开展斜坡区构造背景、控砂模式、控藏机制等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明确板桥次凹深层构造形态比较完整,砂体比较发育,沙三段烃源岩为好烃源岩,且泥岩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油气藏属于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型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综合分析认为,板桥凹陷深层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主要的目的层。
- 李洪香王昌丽王国华赵同泽董越崎王莉
-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
- 南皮斜坡东带孔一下油层下限标准研究
- 2015年
- 南皮斜坡东带孔一下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为中孔特低渗储层。由于多种原因,例如新老井测井系列差异、钻井环境工艺的差异、沉积环境的差异、基础数据录入的差异。在储量研究的过程,特别是油层划分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依据的科学标准。本文利用本区岩心、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对该地区砂岩储层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及电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该区的油层下限标准,提高了储量参数计算精度。
- 赵同泽王昌丽
- 关键词: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
- 旋转掀斜斜坡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勘探——以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沙一下滨Ⅰ油组为例
- 旋转掀斜斜坡是由于大型铲式断裂活动,断块翘倾、掀斜形成半地堑斜坡,通常认为此类斜坡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发育源自盆缘隆起一侧的陡坡扇(或扇三角洲)砂体,向斜坡区上倾超覆易于形成岩性地层圈闭,是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的有利地...
- 陈长伟韩国猛马建英胡瑨男王昌丽郭艳桁王锦程刘萍白晶
- 关键词:歧口凹陷岩性油气藏
- 文献传递
- 板桥凹陷深层构造—地层特征研究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陆上老油田历经数十年的开发之后均面临资源接替紧张的局面,寻找新的储量增长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勘探实践表明,在正向构造勘探程度很高的今天,负向构造即凹陷区将是今后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场所。以板桥凹陷为例,在烃源岩评价和深层储集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层序格架控制下的构造—地层—砂体的特征研究,建立边界断层不同组合样式的控砂模式,开展岩性圈闭识别,认为板桥凹陷深层成藏条件有利,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 马建英刘萍陈双清王昌丽牟连刚任仕超
- 关键词:成藏模式勘探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