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来友

作品数:49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脂肪
  • 9篇药物
  • 8篇酒精
  • 8篇酒精性
  • 7篇脂肪肝
  • 7篇非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7篇补骨脂
  • 7篇补骨脂素
  • 5篇孕烷X受体
  • 5篇酒精性脂肪肝
  • 5篇花椒毒素
  • 4篇代谢
  • 4篇提取物
  • 4篇透皮
  • 4篇细胞
  • 4篇肝病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透皮吸收

机构

  • 21篇广东药学院
  • 21篇中山大学
  • 16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研...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安徽安科生物...
  • 1篇广东中西达一...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49篇王来友
  • 9篇杨得坡
  • 8篇郭姣
  • 5篇陈涛
  • 4篇王素军
  • 4篇蓝文健
  • 4篇李厚金
  • 4篇韩亮
  • 3篇苏启表
  • 3篇臧林泉
  • 3篇毕惠嫦
  • 3篇黄芳芳
  • 2篇巫玮
  • 2篇刘威
  • 2篇陈玲燕
  • 2篇关溯
  • 2篇韦桂宁
  • 2篇谭毓治
  • 2篇廖丽贞
  • 2篇冯冰虹

传媒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药学教育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旋覆花的生药鉴定
本文对湖北旋覆花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理化试验结果表明,湖北旋覆花与旋覆花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作者认为其可替代旋覆花药用.
余小妹干国平王来友
关键词:植物药生药鉴定
文献传递
共轭亚油酸对补骨脂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补骨脂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开发补骨脂素外用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共轭亚油酸(CLA)、冰片、薄荷醇、氮酮和甘油等促渗剂对补骨脂素经离体裸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薄荷醇、氮酮和CLA分别使补骨脂素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提高2.9,5.0和6.3倍;同时也使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1,5.7和3.4倍;CLA使时滞缩短至对照组的1/5。结论:CLA提高了补骨脂素的透过量和皮肤内滞留量,并大大缩短了时滞,可能是一种优良的促渗剂。
黄芳芳梁淑明王来友杨得坡
关键词:补骨脂素促渗剂共轭亚油酸透皮吸收
整合欧美经验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基于学习小组的学生讲授结合教师评讲的"结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东药学院2009级的4个班级共248人为实验组,采取结合式教学法;另外同级4个班251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分别对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药理学考试优良率为34.7%,对照组为20.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9.963,P<0.01),两者的及格率分别为90.7%和85.7%,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652,P>0.05)。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结合式教学法加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药理学学习兴趣。结论整合了欧美药理学教学模式的结合式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王来友潘德顺潘雪刁杨智承
关键词:药理学学生讲授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干扰素α-2b在豚鼠体液中的含量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测定豚鼠体液中人干扰素α-2b的浓度,为其新制剂的体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于豚鼠内耳外淋巴液、脑脊液和血清中人干扰素α-2b浓度的测定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豚鼠静脉注射人干扰素α-2b后采集各体液,采用该法测定其中药物浓度。结果:该法在31.25-1 000 p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板内精密度小于7.8%,板间精密度小于11.9%,各体液中的药物回收率为91%-111%。静脉给药后,药物在内耳外淋巴液和脑脊液中的浓度远远低于血清。结论:该法简单、快捷、灵敏,适用于人干扰素α-2b在豚鼠体内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丁静陆春燕陈钢牧磊臧林泉王来友
关键词:人干扰素Α-2B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外淋巴液脑脊液
治疗耳聋神经生长因子温敏凝胶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制备治疗耳聋的多肽类药物神经生长因子(NGF)温度敏感缓释凝胶给药系统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为内耳疾病治疗中的大分子药物递送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以神经生长因子为主药,Pluronic F127为凝胶基质,考查凝胶基质浓度对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影响,采用无膜溶出法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GF温敏凝胶体外释药量.结果 含不同浓度Pluronic F127的hβ-NGF温敏原位凝胶的平均低临界溶液温度为28.48~36.26℃,制剂较稳定,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累积释放率均达95%以上,Pluronic F127浓度越高缓释特征越明显.结论 NGF温度敏感凝胶可望成为一种治疗耳聋的的新型内耳给药系统,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朱紫兰刘威王来友庞志清余雪松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耳聋温敏凝胶缓释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建立和改进香砂养胃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Hypersil ODS C_(18)(5μm,150 mm×4.6mm)色谱柱分离厚朴酚 与和厚朴酚,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50:8:2),检测波长294nm。结果:线性范围:厚朴酚1.12~5.60μg,r=0.9999(n=5),和厚朴酚0.8288~4.144μg,r=0.9999(n=5)。厚朴酚平均回收率99.1%,RSD=1.64%(n=5),和厚朴酚平均回收率102.4%,RSD=1.67%(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干国平熊丽陆海涛王来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香砂养胃丸厚朴酚和厚朴酚
基于代谢性核受体PXR的化浊法治疗NAFLD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近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的一种多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慢性进展性病变,多认为与肝之浊气聚集有关,在临床上多表现出...
王来友谭昌吉陈涛唐千捷匡鸣王坤腾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孕烷X受体拮抗剂
N-软脂酰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改善靛玉红水溶性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制备N-软脂酰基壳聚糖(PLCS)纳米胶束,改善难溶性药物靛玉红的溶解性与生物利用度。方法首先使用溶胀的壳聚糖与软脂酸酐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反应合成水溶性的PLCS,通过IR和1H-NMR表征PLCS的结构;然后用其负载靛玉红,以激光散射和透射电镜检测载药纳米胶束的物理特征,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最后进行载药纳米胶束腹腔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实验,与靛玉红混悬剂对照。结果合成得到的PLCS能很好地负载并增溶靛玉红,载药率可达10%左右。药动学研究表明,用PLCS载靛玉红后较靛玉红混悬剂的AUC提高了2.21倍,显著提高了靛玉红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PLCS可作为提高难溶性药物靛玉红生物利用度的有效载体,进而可能改善靛玉红治疗白血病的疗效。
王来友蒋刚彪方羽生巫玮臧林泉曾明华
关键词:靛玉红纳米胶束药动学
花椒毒素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合成花椒毒素。方法连苯三酚为原料 ,经甲酯化、傅 克反应、氯甲基化得到 2 氯 2′ 羟基 3′ ,4′ 二甲氧基 5′ 氯甲基苯乙酮。再经环合、硼氢化钠还原得 6 ,7 二甲氧基 5 羟甲基苯并呋喃 ,然后用选择性氧化剂PCC将其结构上的伯醇羟基氧化为醛 ,三氯化铝脱甲基得 6 羟基 7 甲氧基 5 甲酰基苯并呋喃。最后经过Knoevenagel反应 ,脱羧 ,得到花椒毒素 ,并用1H NMR、MS以及IR验证产物结构。结果结构确证为花椒毒素 ,总收率约 9 0 % ,纯度 99%以上。结论该工艺路线合成花椒毒素是有效的、可行的 。
王来友杨得坡黄世亮
关键词:药物化学化学合成花椒毒素
代谢性核受体介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我国是继病毒性肝炎后的第二位常见肝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广泛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流行并有低龄化的发病趋势,寻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新靶点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代谢性核受体PXR、CAR、LXR、FXR、PPAR为核受体家族重要成员,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确定了其在体内脂质代谢、糖异生等方面的重要角色,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新靶点。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徐毓王来友郭姣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XRLXRFXRPPAR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