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腮腺
  • 2篇修复术
  • 2篇缺损
  • 2篇口腔
  • 2篇口腔肿瘤
  • 2篇嚼肌
  • 2篇病理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牙龈
  • 1篇牙龈瘤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诊断及病理
  • 1篇腮腺区
  • 1篇腮腺区肿瘤
  • 1篇腮腺肿瘤
  • 1篇舌根
  • 1篇舌下腺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王琦
  • 6篇李兴平
  • 6篇蒋继党
  • 5篇高继宾
  • 3篇仇晨光
  • 1篇柏根基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
  • 2篇镇江医学院学...
  • 2篇解剖与临床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颊脂垫修复口腔肿瘤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颊脂垫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8例口腔不同部位肿瘤切除后,应用颊脂垫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颊脂垫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颊脂垫是修复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高继宾李兴平王琦蒋继党
关键词:颊脂垫口腔肿瘤缺损修复术
颞肌筋膜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高继宾李兴平王琦蒋继党
关键词:颞肌筋膜瓣口腔肿瘤缺损修复术
腮腺区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病理联系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腮腺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2例腮腺区肿瘤 (良性 36例 ,恶性 36例 )进行CT和MRI检查 ,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 ( 4 4 72 ) ,良性肿瘤以混合瘤居多 ( 2 6 36 ) ,CT和MRI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 ,CT和MRI测量结果与术后病理大小一致 ;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 1 4 2 8) ,CT和MRI多显示为境界不清、密度不均的肿块 ,术前测量大小常小于术后病理结果 ;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 6 8)。 72例腮腺肿瘤中 ,术前定位准确率为 1 0 0 % ,良恶性性质判断准确率为 95 .8%。结论 :CT和MRI对腮腺区肿瘤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较为准确 ,具有较大的价值 ,对面神经的显示MRI优于CT。
王琦柏根基
关键词:腮腺肿瘤磁共振成像CT
71例牙龈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牙龈瘤是一种由炎症性增生发生的瘤样病变,是最常见的牙龈病损。本文对我院于1970年至今治疗并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71例牙龈瘤,就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
王琦
关键词:牙龈瘤病理瘤样病变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髁突摘除术治疗髁突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腮腺前嚼肌径路进行下颌骨髁突摘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7侧)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腮腺嚼肌筋膜,向前分离皮瓣至腮腺前缘,沿嚼肌纹理方向钝性分离,切开下颌骨骨膜,显露下颌骨髁突,在直视下分离摘除髁突,观察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此手术径路显露充分,视野较好,手术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是髁突摘除术的较好方法。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髁突骨折并发症
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
2013年
目的:探讨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行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经下颌下三角进路手术治疗舌根良性肿瘤患者5例,术中取患侧下颌下切口,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摘除患侧下颌下腺,钝性分离下颌舌骨肌,暴露并摘除舌根肿瘤。术后观察患者的语音、吞咽功能及其它并发症,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5例患者舌根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5例均于术后出现暂时性的轻度舌活动受限、语音清晰度下降及吞咽困难等副反应,于术后1-3个月逐渐改善并最终消失。1例患者术后患侧舌下神经轻瘫,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经下颌下三角进路行舌根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病灶暴露充分,视野清楚,手术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语音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是外科治疗舌根良性肿瘤的较好方法。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杨媚娜
关键词:舌根良性肿瘤下颌下腺并发症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治疗下颌支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腮腺前嚼肌径路(TMAP)进行下颌支骨折内固定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24侧)下颌支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嚼肌筋膜,向前分离皮瓣至腮腺前缘,解剖面神经颊支,沿嚼肌纹理方向钝性分离,切开下颌支骨膜,在直视下对骨断端行复位内固定,观察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此手术径路暴露充分,视野较好,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是治疗下颌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较好方法 。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坚固内固定手术径路
舌下腺摘除术中切口的改良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舌下腺摘除术是治疗舌下腺囊肿及舌下腺良性肿瘤的基本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尽管目前对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舌下腺摘除术是避免舌下腺囊肿复发的最有效的方法^[1,2]我们对传统的舌下腺摘除术进行了改进,并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用改进方法治疗舌下腺囊肿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蒋继党李兴平王琦高继宾仇晨光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外科切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