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晨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TNFα、sTNFR2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2)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清雄激素(T)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 PCOS患者和对照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PCOS肥胖组(21例)?PCOS非肥胖组(25例)? 肥胖对照组和非肥胖对照组,各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 ?sTNFR2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6项,已糖激酶终点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按Cederholm的方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①PCOS肥胖组血浆TNFα和sTNFR2水平及PCOS非肥胖组血浆sTNFR2水平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以肥胖者升高更为明显?②血浆TNFα与其ISI在PCOS肥胖组和肥胖对照组均呈负相关(P< 0.05)?③血浆sTNFR2与其ISI在PCOS肥胖组?PCOS非肥胖组和肥胖对照组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 PCOS肥胖组血浆TNFα和sTNFR2水平及PCOS非肥胖组血浆sTNFR2水平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其ISI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可能与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有关?
- 王竹晨顾熊飞杨冬梓邝健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浆TNFΑSTNFR2胰岛素抵抗ELISA法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Leptin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Leptin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从本院收集 NAFLD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组和女性组各25例,另收集了身体健康男性和女性各25例为对照组,测定体重指 数(BMI),腰臀围比,血空腹胰岛素和Leptin水平。结果 NAFLD两组血Leptin水平均较与之相对应的对照组明 显升高,四组血Leptin水平与BMI(r=0.360,P<0.05)、腰臀围比(r=0.376,P<0.05)和空腹胰岛素(r= 0.334,P<0.05)均呈正相关。女性组血Leptin水平比男性组约高1.5倍(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 Leptin水平明显升高,NAFLD患者存在Leptin抵抗。
- 胡钶王竹晨
- 关键词: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空腹胰岛素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硒及胎盘硒水平变化与胎盘组织学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血硒及胎盘硒水平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胎盘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催化极谱法及 5 ,5 ' 二硫代双 (二硝基苯甲酸 )直接法 ,检测ICP患者 30例 (ICP组 )及正常妊娠妇女 30例 (对照组 )血硒和胎盘硒水平 ,以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的变化 ;并对ICP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各 10例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1)ICP组血硒水平为 (0 .0 389± 0 .0 0 90 )mg/L ,胎盘硒水平为 (0 .3770± 0 .0 96 4)mg/Kg ,GSH Px活性为 (5 9.31±11.42 )活力单位 ;对照组血硒水平为 (0 .0 477± 0 .0 0 94)mg/L ,胎盘硒水平为 (0 .45 5 4± 0 .0 6 2 6 )mg/kg,GSH Px活性为 (6 8.48± 10 .47)活力单位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0 2 )。 (2 )血硒水平与GSH Px活性在ICP组 (r=0 .0 5 498)和对照组 (r=0 .0 6 2 34 )均呈正相关 (P <0 .0 0 1) ;ICP组血硒与胎盘硒水平呈正相关 (r=0 .6 473,P <0 .0 0 1) ,对照组血硒与胎盘硒水平无明显相关。 (3)ICP组胎盘组织病理观察可见绒毛水肿 ,纤维素坏死 ,合体细胞结节增多 ,血管合体膜增厚 ,绒毛间隙狭窄 ;对照组未见明显上述病理改变。结论 硒是GSH Px的活性成分 ,ICP患者胎盘硒水平降低 ,可导致胎盘GSH Px活性下?
- 王竹晨刘淑芸王靖华
-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胎盘
- 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的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alrome,PCOS)是以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伴不孕、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的一组症候群。临床特点是高雄激素血症和不排卵。其病因不明。目前认为PCOS是以胰岛素抵抗...
- 王竹晨顾熊飞杨冬梓邝健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组织蛋白表达酪氨酸磷酸化
- 文献传递
- TNFa、TNFR2及IRS-1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机制的探讨
- 该研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测定在体情况下PCOS患者血浆TNFα、STNFR2、ISI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TNFα、STNFR2与PCOSIR和高雄激素血症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采用免疫沉定,western印迹和增强化学发...
- 王竹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38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transvaginalhysterectomy ,TVH)对非脱垂子宫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对子宫肌瘤 (2 1例 ) ,多发性子宫肌瘤 (13例 ) ,子宫腺肌瘤 (4例 )等子宫增大如孕 6~ 16周的非脱垂子宫共 38例施行TVH。分析手术时间、副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感染率及出院时间。 结果 本组病例均成功施行TVH ,无一例发生副损伤 ,手术时间平均 75 (6 0~ 12 0 )min。术后恢复良好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 2 4 (12~ 36 )h ,无一例感染 ,住院日平均为 6 .3天 (6~ 8d)。 结论 掌握了TVH的操作技巧、熟悉解剖位置 ,对部分非脱垂子宫 (包括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 )的患者 ,如子宫活动度好、阴道宽松 。
- 王竹晨李丽文
-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
- 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液155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选精液行IUI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精液行IUI155个周期,并对制备前后的精液进行常规分析、改良巴氏染色、混合抗球蛋白反应实验。结果 洗涤后的精子,其密度、活力、精子正常形态...
- 王竹晨镇万华易庭华田芙颖甘辉梅
-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
- 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硒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硒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的关系。方法 采用催化极谱法及 5 ,5 ' 二硫代双 (二硝基苯甲酸 )直接法检测健康未孕妇女 30例 (健康未孕组 )血硒水平及GSH Px活性 ;检测ICP孕妇 (ICP组 )和正常妊娠妇女 (正常妊娠组 )各 30例孕晚期及产后母血、脐血硒水平及母血、脐血GSH Px活性。结果 (1)ICP组产前、后母血硒水平分别为 (0 .0 389± 0 .0 0 90 )mg/L和 (0 .0 46 3± 0 .0 0 92 )mg/L ,GSH Px活性分别为 (5 9.31± 11.42 )活力单位 (U)和 (6 8.12± 11.46 )U ,正常妊娠组产前、后母血硒水平分别为 (0 .0 477± 0 .0 0 94)mg/L和 (0 .0 5 10± 0 .0 0 93)mg/L ,GSH Px活性分别为 (6 8.48± 10 .47)U和 (72 .6 7±9.83)U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 (2 )ICP组脐血硒水平为 (0 .0 387± 0 .0 0 93)mg/L ,GSH Px活性为 (5 7.6 6± 12 .2 5 )U ,正常妊娠组脐血硒水平为 (0 .0 46 1± 0 .0 0 89)mg/L ,GSH Px活性为(6 7.46± 11.93)U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0 5 )。 (3)血硒水平与GSH Px活性呈正相关(P <0 .0 0 1)。结论 ICP患者血硒水平降低 ,导致GSH Px活性下降 ,自由基形成 。
- 王竹晨刘淑芸
- 关键词:妊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 B19.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伴不孕、多毛、痤疮,月经紊乱的一组症候群.临床特点是高雄激素血症和不排卵.其病因不明.目前认为PCOS是以胰岛素抵抗(...
- 王竹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酪氨酸磷酸化
- 文献传递
- 人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54
- 2001年
- 【目的】建立人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以更深入地研究人体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选用成人的腹部脂肪组织 ,采用原代消化细胞培养法培养出棱形细胞 ;同时取皮肤组织 ,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结果】培养出的棱形细胞成分均一 ,增殖旺盛 ,分化率高。经形态学动态变化的观察 ,生长曲线及油红O脂肪染色抽取法测定 ,证明是功能活跃的前脂肪细胞 ,并在体外重现了其增殖的全过程。【结论】在成熟的脂肪组织中存在着可分化成熟、生成脂肪的前脂肪细胞。由于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细胞之一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打下了基础。
- 王竹晨刘建中李燕杨冬梓邝健全
- 关键词:前脂肪细胞细胞培养脂肪组织多囊卵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