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永健

作品数:32 被引量:25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地质
  • 10篇地质灾害
  • 8篇滑坡
  • 4篇灾害
  • 4篇边坡
  • 3篇石流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3篇稳定性分析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3篇发育
  • 3篇川西高原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发育
  • 2篇地质灾害发育...
  • 2篇陡边坡
  • 2篇灾害链
  • 2篇数值模拟

机构

  • 26篇中国地质调查...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四川省地质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西南大...

作者

  • 32篇白永健
  • 15篇铁永波
  • 9篇高延超
  • 8篇倪化勇
  • 7篇葛华
  • 7篇徐伟
  • 5篇李明辉
  • 5篇熊小辉
  • 5篇王东辉
  • 3篇王德伟
  • 2篇宋志
  • 2篇王运生
  • 2篇郑万模
  • 2篇巴仁基
  • 2篇李宗亮
  • 1篇贾俊
  • 1篇冯文凯
  • 1篇张清志
  • 1篇石胜伟
  • 1篇黄润秋

传媒

  • 6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灾害学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2014年全...
  • 1篇2016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孜县四通达沟泥石流的形成特性被引量:2
2014年
川西高寒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运动过程、动力特性,受高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气候条件等影响具有独特性。以四川省甘孜县四通达沟泥石流为例,通过对泥石流清水汇流区、物源区、堆积区的详细调查、测绘和泥石流堆积物样品分析,研究了高寒高海拔地区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综合分析了泥石流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1)流域地形高差大,沟道坡降比高,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2)流域汇水面积大,易形成短时暴雨的高原气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3)该流域发育于川西高寒地区,处于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气候变化带,立体变化显著。强日照,大温差的气候条件使得岩石差异风化、冻融作用强烈,以及受鲜水河断裂带的影响,使岩体破碎,土体结构松散,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白永健铁永波高政李明辉
关键词:川西高原高寒地区泥石流
川西高原红军山危岩崩塌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川西高原受青藏高原新生代持续隆升和河流快速下切作用,形成大量的坡度高陡、坡型复杂,岩体破碎的岸坡和陡崖。红军山危岩崩塌具有规模大、分布范围广、破坏模式多样、力学机制复杂等特点。本文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调查了危岩的分布...
白永健王东辉高延超李明辉
关键词:川西高原危岩崩塌
文献传递
川藏公路茶树山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通过对川藏公路茶树山滑坡地质环境条件的系统调查研究,分析了滑坡岩土体结构、边界条件、变形特征、影响因素,并结合3DEC数值模拟,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综合分析表明,滑坡位于活动断裂带内,后缘斜坡陡峭,岩体破碎,同时前缘为较厚的松散堆积体斜坡,在地震活动、降雨等影响因素的诱发作用下,滑坡成因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阶段:(1)倾倒拉裂阶段,滑坡受后缘地形及岩体结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在坡体浅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出现较为强烈的倾倒拉裂变形带,产生倾倒-拉裂滑动;(2)蠕滑变形阶段,前缘松散堆积体在强大的自重推力作用下发生蠕滑变形;(3)前部"锁骨段"剪断,整体失稳阶段,滑坡前部锁骨段在自重推力及断层活动的持续影响下,发生剪断,控制后缘倾倒拉裂体稳定性的潜在滑面与前缘松散堆积体体内的剪切滑动面贯通,滑坡整体失稳。
白永健郑万模李明辉易志坚王东辉
深切河谷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及灾变过程研究——以丹巴河段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
我国西南山区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作用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及其支流等强烈切割,形成典型深切高中山峡谷区。区内发育大量的由冰水堆积、崩滑流堆积、冲洪积等组成的土石混合体斜坡,其中不少已发生变形并演化成滑坡。这类土石...
白永健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滑坡细观结构力学特性
文献传递
四川康定县野牛沟灾害性泥石流汇流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2005年7月7日,康定县野牛沟发生泥石流,堵塞大渡河一级支流金汤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野牛沟泥石流为五十年一遇粘性低频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沿程流量剧增的特点。分析认为,由于鸡索子沟、纸厂沟巨大的洪峰流量汇入主沟,再加上流通区内2km范围内密集分布了大量的不稳定物源,这些物源短距离内大量汇入主沟,最终导致泥石流峰值流量在流通区的后半程剧增。
王东辉梁波白永健
关键词:泥石流流速
鲜水河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孕灾环境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鲜水河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沿鲜水断裂带形成的年轻河流,流域内新构造运动活跃、气候变化异常,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627处,具有显著的"线—带—片"空间特点;季节性、周期性等时间特点。基于1973年炉霍7.9级地震以来的调查资料,结合近5年来对流域内各县进行的1:5万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对孕灾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的主要认识有:(1)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理条件。高程控制人类居住与活动范围,控制气候、植被等垂直分带。斜坡坡度、坡型、坡体与岩体结构、沟谷微地貌控制不同类型、规模、稳定性或易发性的地质灾害。(2)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孕育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层岩性、土石组成、内部结构、分布、物理力学特性,控制不同类型地质灾害。(3)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断裂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内动力条件。褶皱控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结构面控制岩土体变形破坏的空间位置和边界,地质构造控制山体斜坡地下水分布和运动规律,活动断层控制岩土体持续变形破坏时间。(4)降雨是地质灾害孕育的外动力诱发条件。降雨增加斜坡体自重、浸润斜坡的软弱结构面、降低斜坡稳定性,为泥石流形成提供水动力作用,是泥石流流体的重要组成。
白永健铁永波倪化勇李明辉
关键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22年
川西地区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发育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深切割等作用,共发育地质灾害16411处,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是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数理统计、Arcgis软件分析等方法分析发现,川西地质灾害具有成因机制复杂,突发性、群发性与链生性、危害大等特点。形成机理差异大,滑坡变形模式以滑移-拉裂、蠕滑-剪断、倾倒折断等模式为主;泥石流形成机理主要为土力-水力驱动型和堵溃型;崩塌失稳主要表现为滑移式、倾倒式和坠落式。发育分布规律在低山和中山区呈带状,和沿活动断裂带和深切河谷呈线状集中分布;受地震和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年际变化大,2008、2009、2013年、2017年地质灾害频发、高发和群发期。
白永健铁永波铁永波熊小辉高延超熊小辉巴仁基高延超
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程与展望被引量:5
2022年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主要历程,并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应重点关注高山极高山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技术、特大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与风险防控、基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大数据智能挖掘的风险动态评价等,可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参考。
铁永波葛华葛华白永健高延超龚凌枫白永健田凯徐伟范文录张宪政
四川省泸定县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减灾对策被引量:25
2022年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Ms6.8级地震,诱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为深入认识此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文章基于现场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结合震区首轮地质灾害排查成果、遥感解译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特征、控灾条件及防灾减灾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22年9月14日22时,地震重灾区泸定县和石棉县境内,地震共诱发有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65处(包括崩塌331处、滑坡234处),导致81处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剧变形;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中、小型群发性高位崩塌和滑坡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震中附近地震烈度Ⅸ度区域,包括泸定县磨西镇、得妥乡、得妥乡—德威镇段大渡河两岸及石棉县草科乡、王岗坪乡;根据汶川地震经验,认为位于地震烈度Ⅸ度区内的湾东河等流域,在未来5 a内泥石流将处于活跃期,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需考虑其高频率、黏性泥石流等特征;得妥乡—德威镇段大渡河两岸残留在坡面的崩滑体在降雨作用下易转化成坡面泥石流,建议在防治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2种灾害类型的转化形式。研究可为震区地震地质灾害防范及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铁永波张宪政卢佳燕梁京涛王东辉马志刚李宗亮鲁拓石胜伟刘民生巴仁基何龙江张新克甘伟陈凯高延超白永健龚凌枫曾孝文徐伟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基于不同耦合模型的县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以四川普格县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为有效预测县域滑坡发生的空间概率,探索不同统计学耦合模型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精度,以四川省普格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工程地质岩组、断层和斜坡结构等6项孕灾因子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息量模型(I)、确定性系数模型(CF)、证据权模型(WF)、频率比模型(FR)分别与逻辑回归模型(LR)耦合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各耦合模型评价结果和易发程度区划均是合理的,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则木河、黑水河河谷两侧斜坡带,面积介于129.04~183.43 km^(2)(占比6.77%~9.62%),各模型评价精度依次为WF-LR模型(AUC=0.869)>I-LR模型(AUC=0.868)>CF-LR模型(AUC=0.866)>NFR-LR模型(AUC=0.858)。研究成果可为川西南山区县域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熊小辉汪长林白永健白永健铁永波高延超
关键词:信息量模型证据权模型逻辑回归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