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真
- 作品数:205 被引量:3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来自海岛棉海1与纤维马克隆值有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来自海岛棉海1与纤维马克隆值有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BNL3145<Sub>330</Sub>和HAU0764<Sub>220</Sub>。本发明有助于克服现有育种技术对...
- 石玉真袁友禄宋威武檀运娜何蕊张金凤刘爱英李俊文巩万奎王涛龚举武商海红陈婷婷葛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来自海岛棉海1与黄萎病抗性有关的QTL/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
- 石玉真卢全伟袁有禄李文坦李爱国葛瑞华张保才李俊文刘爱英李骏智杨泽茂王涛龚举武商海红巩万奎陈婷婷
- 文献传递
- 天然彩色棉纤维特性及开发利用被引量:30
- 2002年
- 天然彩色棉是一种健康无害、生态效益高的特种棉。文中在阐述天然彩色棉及其纺织品发展的意义与背景的前提下 ,介绍了天然彩色棉的纤维特性以及我国彩色棉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国外彩色棉的研究开发概况 ,并对彩色棉及其纺织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认为到下个世纪全世界将有 60 %~ 70
- 杜雄明石玉真
- 关键词:棉纤维纤维性能
- 鉴定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0品种真实性和/或品种纯度的SSR分子标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优质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0”种子真实性和/或品种纯度的SSR标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棉花杂交种“中棉所70”及其亲本种子或幼苗叶片基因组DNA;(2)以第(1)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 袁友禄石玉真李俊文商海红刘爱英龚举武张金凤葛瑞华龚万奎王涛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观赏棉花修剪的裁剪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观赏棉花修剪的裁剪装置,包括铰接相连的第一剪体、第二剪体,第一剪柄的末端设有用于与供液装置相连的消毒液连接口,第一剪头上设有与剪刃平行的喷液槽,第一剪头内还设有与喷液槽相连的第一供液管,第一剪柄内还...
- 商海红范李强刘爱英范森淼张志斌张震潘境涛邓晓英袁有禄龚举武巩万奎葛群李俊文石玉真
- 文献传递
- 陆地棉高品质分离群体中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进一步揭示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筛选高产优质的陆地棉新品系,以纤维品质优异的中棉所127与高产的中棉所60杂交并自交构建的F2、F2∶3分离群体和重组自交系F6∶8群体为材料,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个群体中均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在2个低世代群体中均与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3个群体中均和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铃重与其他各性状在3个群体中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F2和F2∶3群体断裂比强度均与衣分呈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F2群体中,断裂比强度对衣分的直接负效应最大;F2∶3群体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对衣分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其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直接效应最大。综合简单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认为,主要的品质性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与产量性状衣分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对重组自交系F6∶8群体和F2、F2∶3分离群体的表型数据分析,筛选出8个从低世代分离群体到重组自交系群体均表现稳定,衣分较高,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9.1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29.80 cN·tex-1以上的优质品系,为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及基础研究提供了资源材料。
- 范道冉王晓宇刘林杰葛群龚举武李兴河李俊文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巩万奎商海红袁有禄
- 关键词:陆地棉纤维品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 棉花纤维强度主效QTLs分子标记辅助聚合选择效应研究
-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已有大量棉花纤维品质相关的QTLs被定位在遗传连锁图谱上,这为棉花纤维品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单个QTL对纤维品质的贡献有限,想要使棉花纤维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将多个纤维品质相关的...
- 王天抗石玉真贾菲董章辉孔凡金商海红黎波涛刘爱英李俊文龚举武王涛巩万奎陈婷婷袁有禄
- 关键词:分子标记QTL纤维强度
- 文献传递
- 陆地棉产量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QTL定位及遗传基础分析
-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纤维是纺织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为了定位与棉花纤维品质以及产量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和基因,以材料0-153和s...
- 张震李俊文Muhammad Jamshed龚举武石玉真刘爱英葛群范李强张志斌潘景涛张敏范森淼王艳玲卢全伟刘瑞贤邓小英邹先炎姜骁刘萍李鹏涛Muhammad Sajid Iqbal商海红巩万奎袁有禄
- 关键词:陆地棉纤维品质
-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采用2个纤维品质表现高强的材料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个主栽抗虫品种配成2个组合,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5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质性状是由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效应中,F2分离群体中,比强度的遗传效应最大,为14.36%和8.40%,其次是绒长性状,为9.51%和2.59%。F2:3中的主基因效应与F2接近。主基因显性效应很小,除纤维长度在一个组合中总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多基因显性效应)为较大正值外,其余三个性状在两个组合中均表现负值或接近于0,杂合状态下多数纤维品质性状表型值偏向中亲值或低亲值,分子标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单纯依靠表型选择效率低,需要依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主栽品种进行品质改良。
- 王淑芳石玉真刘爱英熊宗伟唐淑荣李俊文王玉红袁有禄
- 关键词:陆地棉纤维品质主基因多基因
- 棉籽大小数量性状核苷酸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 2024年
-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的群体,在2年2个地点(河南省安阳县、河北省威县)对棉籽粒长、粒宽、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圆度和籽指这6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液相芯片基因分型RIL群体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位点并筛选候选基因。结果发现:在4个环境下,6个棉籽大小性状的表型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除籽粒圆度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在RIL群体中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46%~10.82%。GWAS共检测到47个与6个棉籽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其中有8个SNP位点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稳定检测。通过分析置信区间内基因的功能和转录组表达数据,初步推测Gh_D05G1018和Gh_A10G1731为控制棉籽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 乔丹白冰楠葛群葛群刘小芳牛皓龚举武龚举武巩万奎李俊文李俊文刘爱英石玉真陈全家陈全家
- 关键词:陆地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重组自交系群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