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洋

作品数:46 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5篇超声
  • 13篇心动图
  • 13篇超声心动图
  • 9篇心室
  • 9篇左心
  • 9篇斑块
  • 8篇心肌
  • 7篇动脉斑块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舒张
  • 7篇舒张功能
  • 7篇颈动脉
  • 7篇颈动脉斑块
  • 6篇多普勒
  • 6篇心脏
  • 6篇左心室
  • 6篇冠状动脉粥样...

机构

  • 4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开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6篇穆洋
  • 28篇智光
  • 18篇徐勇
  • 16篇王晶
  • 13篇陈韵岱
  • 7篇王晶
  • 6篇欧书林
  • 5篇周肖
  • 5篇汪晶晶
  • 4篇郭军
  • 4篇李丽君
  • 4篇刘峻松
  • 4篇陈韬
  • 3篇李博
  • 3篇许婧
  • 3篇张殷
  • 3篇李苏雷
  • 2篇李海燕
  • 2篇韩宝石
  • 2篇李榕彬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2篇2012年十...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干预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初步探讨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60名,利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从工作岗位、性别、婚姻状态、工作年限等维度进行分析。同时对隔离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评估干预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焦虑抑郁程度而言,隔离病房和过渡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女性护理人员高于男性、已婚人员高于未婚人员、高年资人员高于中低年资人员。就睡眠质量而言,过渡病房及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优于隔离病房,男性和中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相对优于女性和高年资护理人员。经干预后,隔离病房护理人员的焦虑[(2.87±3.63)和(1.73±2.15)]、抑郁[(3.22±3.32)和(1.82±1.74)]和睡眠质量[(8.65±3.52)和(5.82±2.58)]均呈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改善。
田淬李海燕穆洋韦妍妍杨丽娜唐莲
关键词:护理心理应激心理干预
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对肥厚型心肌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分析总结了患者临床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美托洛尔治疗HCM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组织多普勒超声是有效、敏感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刘峻松徐勇智光欧书林穆洋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功能疗效评价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对AGEs诱导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作用下心肌细胞损伤以及内质网应激标记性分子GRP 78和CHOP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GEs组、AGEs+银杏叶提取物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GEs组48、72 h时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与AGEs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处理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AGEs组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AGEs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组GRP 78和CHOP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抑制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拮抗GRP 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沈明志徐勇李榕彬欧书林王昌穆洋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
存活心肌检测与超声心动图
<正>随着冠心病发病率不断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病死率下降,冠脉再血管化治疗越来越普及。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再血管化治疗,在临床上有心动功能不全的尤其需需要进行存活心肌检测。尽管对存活心肌的检测方法较多。但...
智光穆洋王晶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定义为高血压患者,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39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符合标准入选,其中137例并发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4%。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心房颤动组较单纯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更大(P<0.01)、心率更快(P<0.01)、吸烟者更少(P=0.021)、饮酒者更少(P=0.03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更大(P<0.01),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更大(P<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更大(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更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小(P<0.01),左心房前后径更大(P<0.01),缩短分数更小(P<0.01);生化检测血钾浓度更高(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发现年龄(OR=1.033,P=0.001)、左心房前后径(OR=1.183,P=0.000)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左心房前后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春蕾闫伟何云云李蕊君穆洋贾倩武芬芬李鑫何昆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房颤动
经肱动脉入路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动脉组83例,肱动脉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2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时长与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35±40.55)vs(104.33±43.57)min,95.2%(79/83)vs91.3%(53/58);P>0.05]。但肱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17%(3/58)vs10.84%(9/83),P<0.05]、生活质量改善[(46.15±15.34)vs(33.00±18.01)分,P<0.05]、焦虑程度更低[(51.22±30.11)vs(35.00±27.18)分,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74±1.25)vs(2.52±1.09)d,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经肱动脉较股动脉入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不影响复杂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章明穆洋高磊王亚斌冯宏启赵静黄京特曹丰
关键词:肱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及优化升级救治流程对迷走反射发病率和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手术患者。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手术患者共3550例,纳入常规组,其中161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接受常规流程救治,其中男性108例,年龄(57.92±10.42)岁;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手术患者共1574例,纳入优化组,其中13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接受优化升级救治流程,其中男性9例,年龄(53.01±14.7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信息、临床资料、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等。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优化升级组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0.83%vs4.54%,P<0.05),严重迷走反射的发病率亦明显低于常规组(0.13%vs1.18%,P<0.001)。优化升级救治流程明显缩短了抢救所用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优化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住院期间医护质量的满意率明显提升,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2.82±1.09)vs(4.56±1.25)d,P<0.05]。结论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风险预测模型及优化升级救治流能够降低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率,缩短救治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海燕穆洋杜伯妍宋超群田淬陈韵岱
关键词:血管迷走反射
北京市部分社区人群舒张功能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北京市部分社区人群心脏舒张功能方法:对北京市某社区人群进行筛查,排除心肌病、瓣膜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重度瓣膜反流者.共入选810人,按年龄分为7组,21~30岁组28例,31~40岁组55例,41~50岁组1...
穆洋智光徐勇王晶刘博罕陈曦曌
关键词:心脏舒张功能评价指标组织多普勒技术心肌组织
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并引起冠状动脉管腔内斑块形成,或因功能(如血管痉挛等)因素,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的症候群,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
穆洋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超声成像
文献传递
左束支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左束支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LOT-CRT)对老年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LOT-CRT治疗HFrEF患者7例,采用Medtronic 3830电极经C315鞘从右心室间隔面深拧至左心室间隔左束支区域,通过阴极单极起搏后V_(1)导联呈Qr或QR型以及不同电压起搏的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一致,记录到局部左束支电位确认为左束支起搏(LBBP),左心室起搏采用双阴极电极Medtronic 4296经冠状窦置入至侧后分支。随访6个月,测定电极参数及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3830电极并获得良好参数,2例因左心室起搏阈值高未置入左心室电极,术后根据起搏后QRS宽度决定采用单LBBP或联合左心室起搏,3例为单LBBP。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QRS波明显缩窄[(131.3±30.1)ms vs(164.0±19.6)ms,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56.4±10.6)mm vs(63.0±9.2)mm,P<0.05],LVEF提高[(45.4±9.7)%vs(30.7±5.2)%,P<0.05],术后NYHAⅡ级比例明显高于术前(100.0%vs 14.2%,P<0.05),左心室16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明显改善[(18.7±5.1)%vs(8.1±3.0)%,P<0.05]。结论LBBP可获得良好参数,安全,稳定,LOT-CRT可有效改善左心室收缩的同步性,使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提高,并可作为传统CRT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有效替代,部分患者单LBBP即可纠正心力衰竭。
时向民李健李世兴张闯王晶穆洋
关键词:心力衰竭每搏输出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