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婷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方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稀土配合物发光中的能量传递研究被引量:65
- 2001年
- 就稀土发光的能量传递开展了 3个方面的初步研究。首先 ,研究了稀土镧和铕掺杂后共发光的现象和机制 ;其次是研究了稀土铽配合物作为能量传递桥可以将能量从导电高分子聚乙烯咔唑 (PVK)有效地传递给铕配合物 ;第三 ,发现通过物理掺杂的方法可以改变稀土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的形状 ,使其向着长波长方向移动 ,这样可以使铕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PVK的发射光谱发生更大的重叠 ,从而增强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陶栋梁章婷徐怡庄徐征高新张月平吴瑾光徐叙瑢
- 关键词: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 有机材料激光器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从谐振腔结构和材料两方面 ,对有机材料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作了综述与分析。
- 杨盛谊徐征刘姗姗陈晓红章婷
- 关键词:谐振腔
- PPV固态类阴极射线发光的动力学研究
- 通常意义的类阴极射线发光是指电子在真空中被电场加速后,直接碰撞发光材料产生发光。而固态类阴极射线发光是指电子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SiO中被电场加速后,也可以直接碰撞发光层使其发光。“固态类阴极射线发光”将为形成一类新的平板...
- 曲崇徐征章婷高新徐叙瑢
- 文献传递
- 具有MgF_2夹层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把 Mg F2 引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 ,制备了有机 -无机复合的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发光和电学研究发现 ,Mg F2 层的引入可以明显抑制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增加短波长光的发射的强度 ;同时 ,它对降低起亮电压 。
- 苏艳梅侯延冰衣立新杨晓辉陈晓红徐征章婷
- 关键词:电致发光器件有机-无机复合氟化镁
- Alq3与LiF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为了大大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人们在器件中引入了无机材料。在引入的众多无机材料中,LiF由于在提高器件效率、亮度方面效果显著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人们尝试把LiF镀在器件的不同位置,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致发光器件...
- 苏艳梅侯延冰陈晓红章婷刘育新
- 文献传递
- 电压调制变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能量传递被引量:2
- 2001年
- 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下 PVK:Rubrene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的特性。发现掺杂浓度较低的 PVK:Rubrene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有较大差别,这是Forster能量传递及电致发光中陷阱中的电子对空穴的吸引作用使得 PVK激子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中的复合速率不同造成的。同时各掺杂浓度在 5wt%以下的PVK:Rubrene发光随电压的增加呈现变色,这是能量传递不完全时,未参与能量传递的PVK激子复合速率随电压升高增大的结果。
- 章婷徐征陈晓红苏艳梅刘育新沈鸿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VK染料掺杂
- Gd_3Ga_5O_(12):Ag薄膜电致发光浓度和退火温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本文研究了 Ag+的浓度对 Gd3Ga5O12 薄膜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影响。当 Ag+的浓度达到 0 .2at% ,薄膜的光致发光发生很强的淬灭 ,但是电致发光的淬灭浓度却达 1at%。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薄膜样品的吸收光谱的测量 ,发现随着 Ag+的浓度的升高 ,吸收边发生红移。由于 Gd3Ga5O12 :Ag薄膜电致发光有一部分是属于带间激发 ,所以电致发光的淬灭浓度要比光致发光高。Gd3Ga5 O12 :Ag薄膜的退火有助于提高晶格的完整性、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的强度。
- 徐征许秀来陈晓红章婷申德振
- 关键词:电致发光
- Alq_3与LiF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利用共蒸发的方法 ,制备了LiF和Alq3 掺杂比例为 1∶1、1∶5、1∶7、1∶2 0的样品 ,以及纯Alq3 的样品 ,测量其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发现掺杂比例不同的情况下 ,吸收峰、吸收边、荧光峰都有一定的移动。进而研究了样品中LiF和Alq3
- 苏艳梅侯延冰陈晓红章婷刘育新
- 关键词:LIF相互作用有机电致发光氟化锂电子传输材料
- 稀土配合物Eu(asprin)_3phen发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将稀土配合物Eu(asprin)_3phen掺杂到导电聚合物PVK中,制成结构分别为ITO/PVK:RE配合物/LiF/AI(1),ITO/PVK:RE配合物/PBD/LiF/AI(2)的电致发光(EL)器件。发现二者的电致发光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器件(1)中,来自Eu^(3+)的位于594nm(~5D_0→~7F_1)和614nm(~5D_0→~7F_2)处的发光强度大致相当,而在器件(2)中,EL主要来自Eu^(3+)位于614nm的发光,594nm处的发光很弱,与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谱(PL)一致。并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 沈鸿徐征陶栋梁杨军陈晓红章婷徐怡庄吴谨光
-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发光特性铕电致发光
- 非共轭聚合物PPV衍生物中烷氧基团对发光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研究了 3种非共轭PPV聚合物以及 3种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谱和发光光谱的特性。非共轭PPV聚合物上的侧链烷氧基团有着很强的供电子能力 ,对调节非共轭聚合物能带带隙有重要的影响 ,且离主链较近的碳原子对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当侧链上的碳原子数量很大 ,从 7个小时一直变化到 1 0小时 ,共轭PPV衍生物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变化较少 。
- 徐征章婷陈晓红刘育新沈鸿
- 关键词:电致发光发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