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莉
- 作品数:46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心理防御”脉络中的瑞典传播研究发展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思维的影响,“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塑造了北欧国家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以瑞典为例,细描“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如何在瑞典传播学研究发展中发挥影响,以及瑞典媒介与传播学研究学科设立与发展过程中对“心理防御”研究传统继承、转向与再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这一特定区域国别的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研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对瑞典的传播学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其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格局与基础;另一方面,瑞典“心理防御”体系的传播学研究又体现出瑞典在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发展特色,也体现出瑞典传播学研究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为研究北欧传播学研究的发展特点与学术贡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心理防御视角理解瑞典传播学发展逻辑,也对理解全球应对信息战或混合战的区域策略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
- 纪莉黄夏歆
- 关键词:心理防御
- 激活与共享:空间理论视域下怀旧的情感生产研究
- 2025年
- 基于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怀旧情感在现代社会中以各种新形态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并在各种空间与场景中进行生产与传播。现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怀旧情感为切入点,剖析怀旧与空间的关系,探讨阐述可感知的、可构想的、可生活的三个空间层面中的怀旧情感生产,进而解读怀旧在社交媒体时代掀起思潮的现实意义。
- 纪莉夏雨晴
- 关键词:怀旧
- 论网络传播时代国际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研究的发展与问题
- 本文试图厘清国际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对国际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研究议题的变迁进行归纳。同时,指出现有的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研究缺乏气候正义视角和东西方对话式研究,今后的研究应重视这两个研究视角。
- 纪莉陈沛然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正义
- 探索身份的创意与视觉方法
- 2008年
- 大卫.冈特赖特彼得.霍斯华兹纪莉高洋洋
- 关键词:媒介教育媒介素养媒介研究理解媒介视觉研究媒介化
- 创新扩散视域下的中外影视IP产品传播研究
- 2024年
- 影视IP产品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标志性产物,其生产和传播均愈发依赖于影视技术创新的赋能。在此背景下,探究影视技术创新对影视IP产品传播的影响和其潜在的规律,显得尤为我正要。影视IP产品的技术、内容和传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影视IP产品在具备“技术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传播效果。由于技术演进越来越快,“技术相对优势”形成的规律更难预测和捕捉。相比之下,对影视IP产品内容中文化符号的重塑才是影视IP产品保持高品质,提升传播能力的核心。
- 黄宏纪莉
- 关键词:文化符号
- 塑造民族情感认同的媒介话语分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归化运动员报道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运动员的跨国界流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在中文媒体报道中,入籍运动员被称为“归化”运动员。2022年北京第24届冬奥会上,共有31位外籍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赛,为历届奥运之最。在报道归化运动员时,中国媒体呈现出了三种话语体系,即以血脉和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认同话语、具有世界主义的体育精神话语和全球化时代下的商业主义话语。本文通过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媒体对归化运动员媒体报道的批判话语分析,探讨媒体如何通过情感话语策略塑造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研究发现,中国媒体的情感话语策略体现为高扬以血缘和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认同,接纳带有世界主义的身份流动,同时淡化了归化现象背后的商业主义价值,进而将代表全球主义的归化现象勾连入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之中,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想象,呼应了从自发到自觉的民族情感认同。
- 纪莉纪莉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论国际气候变化报道研究的发展与问题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梳理了关于国际气候变化报道的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对国际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的研究议题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发现国际气候变化媒介报道研究普遍缺乏"气候正义"视角和东西方对话式的研究,这也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议题研究的常见现象。
- 纪莉陈沛然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正义
- 科学理性、后真相与人类交流的未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西方话语霸权展演及其根源剖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探寻真理的基础。在国际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强调科学理性的正确运用尤为重要。客观中立、审慎报道国际事件既是对事件本身负责,也是对全世界人民负责。当下,国际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国际舆论受传播者立场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野。后现代社会中制度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剧,国际传播的场景更趋复杂,政治冲突、党派偏见、经贸争端、技术壁垒和跨文化障碍,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国际传播的宏观叙事和微观表征。面对后真相时代可能带来的全球信任危机,需要多元主体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站在科学理性的基点上反映现实、展开交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 潘璟玲张毓强马凌马凌吴瑛纪莉
- 论国际传播中的全球新闻伦理的建构:思路与挑战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论述了全球新闻伦理能否成立,以及如何建构的争论。第一部分从现状出发,提出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建构全球新闻伦理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则通过说明伦理的概念、分类以及现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新闻伦理的发展过程,对新闻伦理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则是按照不同的分类,分别对全球新闻伦理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最后一部分总结提出如果建构全球新闻伦理是必要的,那么其建构必须是既寻求共同道德又尊重多样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 纪莉黄豫
- 关键词:新闻伦理
- 动物伦理视域下“大象北迁”的媒介观察
- 2021年
- 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媒介呈现方式为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打开了广阔的伦理空间,体现了对动物的人道主义情怀。但也应当注意到,一系列媒介程式遮蔽下的野生动物与被营造的自然,会让受众对自然的敏感度降低而非增强。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大象北迁"媒介报道中人与非人类动物的关系建构,第二部分追溯道德视角下动物地位的变化,继而探讨动物权利及新闻价值如何取得平衡。
- 纪莉王燕灵
- 关键词:动物动物伦理媒介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