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庆盛

作品数:23 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慢性
  • 7篇中药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6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心衰
  • 4篇慢性病
  • 4篇辨证
  • 3篇心病
  • 3篇血压
  • 3篇证论治
  • 3篇时效关系
  • 3篇中医
  • 3篇高血压
  • 3篇冠心病
  • 3篇复方中药
  • 3篇辨证论治
  • 3篇病证
  • 3篇病证结合
  • 2篇心衰病

机构

  • 2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3篇杜武勋
  • 23篇罗庆盛
  • 20篇王智先
  • 19篇丛紫东
  • 18篇林圆圆
  • 13篇许艳伶
  • 9篇朱明丹
  • 9篇张少强
  • 7篇张婓
  • 6篇张斐
  • 5篇魏聪聪
  • 4篇郑玲玲
  • 2篇林园园
  • 1篇许艳玲
  • 1篇佟颖
  • 1篇刘长玉
  • 1篇罗国安
  • 1篇张菲
  • 1篇姜民
  • 1篇张建平

传媒

  • 7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医杂志
  • 4篇四川中医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7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代动力学模式下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开展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剂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效果,对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及标准化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复方时效关系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理清复方中药药效作用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并加以文献数据挖掘整理,进一步揭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的科学内涵、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并为确定中药复方的合理给药方案,以及时效关系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中医药的"病—证—方—量—时—效"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王智先张少强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复方中药时效关系
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0
2013年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及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制约瓶颈。该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假说及发展过程进行探讨,提出病证结合,方、证、量、效的系统-系统整体动态循证研究模式。
杜武勋朱明丹肖学风姜民罗国安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园园王智先罗庆盛张菲许艳伶
关键词: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病证结合血清药物化学
基于血清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中医学历来重视对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在中医经典古籍中多有论述。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减弱时间、消失时间。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提出和不断拓展为中药复方的时效关系规律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基于血清药理学的中药复方时效关系的研究,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病-证-方-量-时-效"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林圆圆杜武勋张少强许艳伶张斐王智先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中药复方时效关系血清药理学
中医气化论与中药愈病机理探讨被引量:26
2013年
中医学吸纳了气一元论学术观点,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由气组成,其结构不是一种有形的静态结构,而是一种无形的动态结构,即"气化"结构。气化是生命活动的本质,中药本身是气化的产物,中药愈病机理及效应依赖于机体气化状态,中药效应目标是"守中致和,以平为期",临床用药遵循"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必须注意"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杜武勋朱明丹张斐许艳玲张少强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关键词:阴阳平衡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浅析——津液代谢之微观探索被引量:58
2013年
刘完素"玄府气液说"之位在"玄府",有博狭之分,其幽微难见,而又无处不及,亦微亦宏。玄府为气液之宣通提供微观环境,玄府闭塞则气液不通,百病由作。"玄府气液说"充实了中医的微观病因病机理论,为临床疑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
郑玲玲杜武勋朱明丹丛紫东罗庆盛王智先林圆圆
关键词:气液津液代谢刘完素
气机升降法在治疗胸痹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2年
气机升降法源自《内经》,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性,因此气机升降失调为疾病的主要原因。而胸痹一证中,气机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气机通畅,血脉得行,心病可治,该证多以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改变为主,是气机升降失调的具体临床表现。气机升降法在治疗胸痹中运用广泛。
罗庆盛杜武勋
关键词:气机升降胸痹
慢病治疗下的复方中药汤剂剂型发展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复方中药是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君臣佐使""药物七情"及"升降浮沉"等规律配伍而成。复方中药针对证或病的多个病理环节或靶点发挥药效作用,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面、多效应的复杂网络体系。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是复方中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和最终的商品形式,虽有加减灵活、有效成分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方便辨证施治诸优点,但常因煎煮方法不善,费力耗时,加上煎煮时间、火候不可控,口感苦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医疗保健对汤剂的需求。推进汤药改革,既保持传统汤剂优点又改进其缺点,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便捷、口感适宜的剂型是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蒋璐杜武勋王智先郑玲玲佟颖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慢性病剂型
基于水气满中探讨慢性心衰缓解期辨证论治被引量:4
2013年
气虚血瘀水停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病机,气—血—水之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水液代谢障碍轴,中焦脾胃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气化是世界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一种普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本质。若无气化,气将永远处于混沌状态,万物亦不复存在。水液的输布、蒸腾、排泄都是在气化的参与下完成,并通过脏腑为载体,以三焦为通道,环流周身,营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地防止水在体内的积聚。
王智先杜武勋许艳伶张婓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
复方中药时效关系和“效应拐点”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就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做了总结,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研究应包括:"用药起点,用药的拐点、用药的终点",并提出了慢性病复方中药治疗"效应拐点"的概念。临床只有"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药证相符","用量恰当","药时到位",才能体现出效。重视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如何研究探讨慢性病治疗的效应拐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武勋张少强朱明丹张斐许艳伶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罗庆盛
关键词:复方中药慢性病时效关系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证-症-方-药”证治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证型,并有日渐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病-证-症-方-药"证治理论体系,对多方面、多靶点防治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风险,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并进一步强化中医的诊疗优势,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国际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圆圆杜武勋张少强许艳伶张斐王智先丛紫东罗庆盛
关键词: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