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桂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583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583例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干预,580例患者经皮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占99.5%。适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为176例,占30.19%。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占2.06%,并发症包括前臂肿胀3例、血肿3例、桡动脉搏动减弱和痉挛6例。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穿刺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值得推广。
- 罗林桂钟绿萍林毅俞登及阙华星肖一星赖海清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 STEMI介入治疗血流分级及并发症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栓导管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血流分级及并发症。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行冠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照组30例,予行冠脉内单纯导管血栓抽吸介入治疗。比较分析血流分级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减少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梗死及冠脉无复流现象。
- 罗林桂林毅赖海清严汀华
- 关键词:血栓替罗非班介入治疗血流分级并发症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PCI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经PCI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试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参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心肌梗死2例、心肌缺血3例、支架内血栓1例、呼吸障碍2例,总发生8例,占总比21.05%;试验组心肌梗死0例、心肌缺血0例、支架内血栓0例、呼吸障碍1例,总发生1例,占总比2.6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21.05%)例高于试验组发生率1(2.63%)例(P<0.05);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其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37(97.37%)例高于参照组30(78.95%)例(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采取替格瑞洛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 俞登及罗林桂林毅
- 关键词:心肌梗死氯吡格雷ST段抬高型
- 搏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左室舒张、收缩功能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搏苏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收缩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2例慢性心衰联合应用搏苏治疗的患者 ,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EV、AV、A/E、LVEDD、LVEF ,评价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收缩功能。结果 搏苏治疗后 ,心衰患者二尖瓣E峰升高 ,A峰降低 ,A/E降低 ,LVEF提高 ,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搏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
- 罗林桂阙华星肖一星
- 关键词:左室舒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Allen试验结果随机分为桡动脉组46例和股动脉组43例。桡动脉组患者予以经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股动脉组患者予以经股动脉行急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行急诊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且X线曝光时间接近,但相对于经股动脉行急诊介入术来说,经桡动脉行急诊介入术安全性更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社会和经济效益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罗林桂钟绿萍林毅俞登及阙华星肖一星赖海清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输注对AMI患者心肌损伤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输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则施以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CK、CK-MB水平较低(P<0.05)。结论:将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硝普钠、尿激酶输注应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CK、CK-MB水平,挽救心肌功能。
- 罗林桂
- 关键词:AMI硝普钠尿激酶
- 血栓导管抽吸联合替罗非班介入治疗STEMI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方法将本院2012年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行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照组予行冠状动脉内单纯导管血栓抽吸介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LVEF、LVEDE、LVESE、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
- 罗林桂林毅赖海清严汀华
- 关键词:替罗非班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临床验证马来酸曲美布汀(诺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一中心开放基础上对照研究。选择IBS患者54例,空白对照治疗2周,15例临床症状缓解,39侧进入诺为治疗组,口服200mg,tid,疗程2周,观察腹痛、腹泻、排便困难等症状变化。结果:诺为对腹痛治疗有效率为89.7%,腹泻有效率为90.0%,排便困难有效率为81.8%。总体评估总有效率为84.6%。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诺为治疗IBS是安全有效的。
- 张攸龄罗林桂章杰邱秀珊
-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安全性
- 冠心病心肌损伤患者采取丙泊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与心电图ST段变化的改善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针对冠心病心肌损伤的患者,分析采取丙泊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与心电图ST段变化的改善。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心肌损伤患者,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共入选70例患者。其中有1/2的患者接受丙泊酚全麻,另外1/2的患者接受丙泊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对两组在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SaO_(2))以及心电图ST段变化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比较麻醉前以及麻醉后15min、30min、60min与术毕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在麻醉后15min、30min、60min的平均动脉压、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麻醉前与术毕时的上述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ST段变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相比于采取丙泊酚全麻,采取丙泊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电图影响更小,对患者的安全性更高。
- 罗林桂
- 关键词:丙泊酚全麻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