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洪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从《清实录》看清代1644-1795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的农业开发被引量:3
- 2012年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当前很多生态问题与历史农业开发过程是有联系的。从清代顺治朝(1644-1661年)到乾隆朝(1736-1795年)末,该区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农业垦殖扩张,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清实录》中顺康雍乾四朝(1644-1795年)清政府对该区进行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信息,分析该地区农垦区扩张的历史,得出以下结论:(1)四朝以来该区的开垦强度在增大,开垦速度不断加快。乾隆朝新垦速率最快;(2)农耕区的发展呈现新垦区北扩和已垦区内填充式开垦两种形式。从顺治朝到乾隆朝,农耕区界线逐渐北扩,从长城一线以南扩展到太仆寺—多伦—赤峰—围场—敖汉一线境内。开垦界线在雍正朝达到最北,到达科尔沁、阿鲁科尔沁境内,但未达到现代农牧交错带东段北界,这与清初清政府对东蒙地区土地开垦的封禁政策相关;(3)各朝垦殖政策有发展变化,总体来说为厉禁。但在人民生计困难的压力下,面对出关口逃生的流民,政府不得不放松关口的封禁,默许流民进入口外开垦。
- 樊星叶瑜罗玉洪
- 关键词:农业开发
- 西汉至五代中国盛世及朝代更替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丰歉背景被引量:4
- 2014年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从粮食安全角度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朝代盛世及更替的影响,有助于从过程和机理的角度客观评价气候变化在朝代兴衰更替过程中的作用,从也可为深入认识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历史案例。本文首先界定了210 BC—960 AD(西汉至五代)期间中国社会的朝代更替及盛世时期,并以重建的温度序列和农业丰歉序列为据,研究了西汉至五代时期朝代更替及盛世与气候变化和农业丰歉的对应关系。西汉至五代,朝代更替多发生在冷期/寒冷阶段或者气候由暖转冷,农业收成相对歉收;朝代盛世多发生在暖期/温暖阶段和气候由冷转暖的位相上,农业收成相对丰收。从分裂到统一的朝代更替往往出现在百年尺度冷期末暖期初,气候由冷转暖、农业由歉转丰为乱世的结束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和物质基础。而治世的结束、统一王朝的分裂则往往出现于百年际尺度的气候由暖转冷和农业由丰转歉。百年尺度及以上的气候冷暖交替和农业丰歉波动,对应着治世与乱世的更替。朝代治乱随气候变化的交替,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随气候变化的社会敏感时段,往往出现在由暖转冷的气候波动阶段以及百年际尺度上的气候由暖转冷时期。
- 尹君罗玉洪方修琦苏筠
-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
- 清代华北平原灾害赈粮调度数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历史时期政府主持的赈粮调度是水旱灾害背景下社会响应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可为当前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事件提供借鉴。以清代华北平原和政府赈粮调度为研究区和研究对象,根据《清实录》中的记载重建华北平原的赈粮数量序列,并结合水旱灾害对赈粮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清赈粮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分为空白期、发展期、兴盛期、衰落期、回升及消亡期;空间差异亦很显著,直隶省获得的赈粮数量超过总数的一半,其后依次为山东、苏北、豫东和皖北;考虑大灾站次,直隶和苏北在赈粮强度方面较为突出。赈粮数量的时空差异,受国家财政状况好坏、区域政治地位高低以及距离大运河等交通干线远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黄欢萧凌波罗玉洪方修琦
- 关键词:水旱灾害社会响应华北平原
- 内蒙古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聚落格局演变与土地开发
- 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历史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名志作为资料,基于现代哲里木盟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聚落格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重建...
- 罗玉洪叶瑜
- 文献传递
- 历史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的社会经济等级序列重建方法探讨被引量:16
- 2014年
- 重建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序列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难点问题。基于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丰富、覆盖时段长、记录时间分辨率高、含有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描述的特点,本文阐述了采用语义差异法定量重建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序列的方法,特别是其中的文字描述等级化和时间尺度归一化技术。语义差异法源于心理学,通常采用双极(相对、反义)形容词来刻画研究对象的属性,以表示不同程度的言语进行量化区分,根据描述词汇的语义差异构建分级量表。采用语义差异法对历史社会经济变化进行量化的关键是确定重建指标分级量化的标准,需要在兼顾不同词汇的语义是否易于区分的同时,特别注意各等级及其所对应的标准词汇的物理意义。时间尺度归一化主要解决根据原始记录重建的原始等级序列可能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不均等或时间不连续问题,以10年分辨率作为时间尺度均一化的基本时间单元,对年分辨率的记录,可采取先逐年等级化重建再加权平均到10年等级值的方法进行升尺度处理;对年代际以上尺度的数据则可先直接对记录进行等级化,再通过多时间分辨率10年数据的融合方法进行降尺度处理,得到10年分辨率的等级值。
- 方修琦苏筠尹君魏柱灯郑景云罗玉洪
- 内蒙古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聚落格局演变与土地开发
- 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历史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名志作为资料,基于现代哲里木盟开鲁县、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聚落格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重建...
- 罗玉洪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