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囊虫
  • 2篇囊虫病
  • 2篇脑囊虫
  • 2篇脑囊虫病
  • 2篇虫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影像诊断
  • 1篇早期周围型肺...
  • 1篇支气管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脓肿
  • 1篇气管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机构

  • 6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翟宁
  • 6篇高建英
  • 3篇山君来
  • 2篇刘军波
  • 2篇崔爱环
  • 1篇任卉青
  • 1篇陈福建
  • 1篇高鹏
  • 1篇刘宜东

传媒

  • 4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颅中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及其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总结11例颅底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A)病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强化明显;MRI平扫T1WI、T2WI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后同样明显强化;DSA呈棉絮状染色,MRA不显影。术前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45.5%(5/11)。结论: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葫芦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脑膜尾”征改变并非为脑膜瘤所特有,脑外CA同样常见。
刘军波刘宜东崔爱环翟宁高建英山君来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颅中窝磁共振成像
非典型脑囊虫病236例CT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翟宁高建英
关键词:CT误诊脑脓肿
囊尾蚴脑内寄生状态与免疫效应机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囊尾蚴脑内寄生状态与免疫效应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筛选1996~2002年间确诊的脑囊虫病患者80例,以脑影像特征分为活囊型、脑炎型、混合型和钙化型,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各型患者血清中CAg、CIC、C3、CRA,并进行比较。另选2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与结论各型脑囊虫病人血清CAg、CIC均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C3和CRA则降低。提示在脑囊虫病的发病机制中机体的免疫效应机制起着主导作用,机体的免疫状况影响囊尾蚴脑内寄生状态,表现为囊尾蚴同期感染不同期发育的影像学特征。
刘军波崔爱环任卉青高建英翟宁高鹏
关键词:脑囊虫病囊尾蚴寄生状态
喉癌的CT诊断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2004年
喉癌占全身肿瘤的1%-5%,是上呼吸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CT薄层细扫仍为首选的非创伤性影像诊断方法。该肿瘤因其部位深隐,患者早期症状轻微,肿瘤恶性程度高,确定肿瘤侵犯范围和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10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的CT表现作了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探讨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山君来高建英翟宁
关键词:喉癌影像学诊断术前喉切除术
18例肺内结核球的X线诊断分析
2004年
临床资料 (1)本组18例肺部结核球病例中女性10例,男性8例,年龄16—78岁,平均38.6岁。
翟宁高建英山君来
关键词:X线检查X线表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分析周围性肺癌的影像特点,探讨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癌100例,根据肺癌的大小及生长部位,总结其影像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本组周围性肺癌CT特征性表现为:(1)分叶征86例(86%);(2)细短毛刺征82例(82%);锯齿征32例(32%);(3)血管集束征65例(65%);(4)空泡征42例(42%);(5)胸膜凹陷征63例(63%)。结论:在充分发挥X线胸片及高分辨率螺旋CT检查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其他影像方法进行综合影像诊断,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陈福建高建英翟宁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肿瘤支气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