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小琳

作品数:25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肾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性
  • 3篇血栓性血小板...
  • 3篇血栓性血小板...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血液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紫癜
  • 3篇狼疮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盐酸贝那普利
  • 2篇盐酸贝那普利...

机构

  • 16篇洛阳市中心医...
  • 8篇郑州大学
  • 3篇洛阳市中心血...
  • 1篇黄河三门峡医...

作者

  • 24篇翟小琳
  • 5篇徐晓燕
  • 3篇袁毅
  • 3篇赵晶伟
  • 3篇田红旗
  • 3篇刘建华
  • 3篇徐晓燕
  • 3篇孙先玲
  • 3篇季青
  • 3篇张鹏远
  • 3篇袁毅
  • 2篇冯少尊
  • 2篇吕涛
  • 2篇张林娟
  • 2篇周晓峰
  • 1篇马宏辰
  • 1篇郑幼伟
  • 1篇陈素芳
  • 1篇孙俊丽
  • 1篇孙俊丽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毒清颗粒联合黄葵对早期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抑制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黄葵对早期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抑制作用。方法 232例确诊为早期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和治疗一组(56例)、治疗二组(60例),分别采用爱西特、尿毒清及尿毒清联合黄葵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经过8周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一组、二组各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临床疗效上,一组、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黄葵对早期慢性肾衰竭治疗比爱西特的效果更明显,能有效抑制早期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袁毅翟小琳马利丽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尿毒清颗粒疗效
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及降糖、降脂和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赵晶伟郑幼伟季青翟小琳袁毅
关键词:盐酸贝那普利黄葵胶囊糖尿病肾病
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管理、纠正糖代谢紊乱、盐酸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调脂等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变化(P<0.01),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而且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赵晶伟季青翟小琳袁毅
关键词:盐酸贝那普利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
腹膜透析病人退出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退出透析的原因。方法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我科4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退出腹膜透析的患者例数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退出CAPD,其中以腹膜炎为主要退出原因,其次因素分别为肾移植、超滤衰竭、死亡以及胸膈瘘。退出患者中5例(50%)转血液透析,2例(2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例(20%)转肾移植,1例(10%)因胸膈瘘退出。结论腹膜炎是CAPD退出腹膜透析的最主要原因。应在腹透过程中注意预防腹透感染的发生,尽早控制腹膜炎的发展。
张鹏远翟小琳孟庆庆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其年龄的相关性,为临床强化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各种血液病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比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对比不同血液病患者中,年龄<18岁和年龄≥18岁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白血病患者EB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4.34%,显著高于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P<0.05);年龄<18岁患者和年龄≥18岁患者的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病患者发生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高,临床应加强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髓系白血病患者。
徐晓燕翟小琳吕涛李波王万里
关键词:血液病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年龄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对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54例狼疮肾炎患者均为我院收治,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27例,参考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应用来氟米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参考组70.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对比P均<0.05。结论治疗狼疮肾炎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翟小琳
关键词:狼疮肾炎来氟米特环磷酰胺安全性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自由基与免疫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白介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为临床治疗APSG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50例APSGN患者为感染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人员50名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指标水平,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SOD、NO为(216.29±98.66)(52.50±9.91)ng/ml,低于对照组(263.84±83.25)(58.04±10.92)ng/ml,感染组NOS为(1.62±0.82)μg/ml,高于对照组(1.23±0.63)μg/ml;感染组IL-10、IL-17为(44.20±10.33)μg/L、(19.95±6.88)ng/L,高于对照组(24.02±8.57)μg/L、(11.92±7.24)n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GN患者血清SOD、NO较正常人群有所降低,NOS、IL-10、IL-17有所升高,同时T淋巴细胞紊乱,检测以上指标可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进行辅助诊断。
张林娟王琳翟小琳周晓峰张鹏远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
冷上清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例被引量:1
2002年
田红旗孙先玲刘建华翟小琳孙俊丽
关键词:冷上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6例临床分析
2001年
陈素芳马宏辰翟小琳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田红旗孙先玲刘建华翟小琳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