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会玲
- 作品数:42 被引量:26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秃疮花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秃疮花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基于对秃疮花抗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发现秃疮花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具有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植物抗菌剂的潜力。同时,该发明还发现秃疮花提取物中含有...
- 周乐童宗博周搏航李纬博杨新娟耿会玲
- 苦杏仁精油的提取方法及作为植物病原真菌抑制剂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杏仁精油的提取方法,采用热榨法除去干燥苦杏仁中的脂肪油,所得粉末状残渣于pH=5的40℃水中浸泡1h,以水解其中的苦杏仁苷,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即可得到其中的精油,蒸馏时间为1h;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苦...
- 耿会玲赵忠逯嫒琳于新池
- 文献传递
- 3-香豆素甲酸类化合物及作为制备植物病原菌抗菌剂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类结构简单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活性的化合物,具体涉及3‑香豆素甲酸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制备植物病原菌抗菌剂的应用。3‑香豆素甲酸类化合物作为制备植物病原菌抗菌剂的应用。所述的两类3‑香豆素甲酸类化合物具有如下...
- 耿会玲史晨燕李浩鹏刘睿媛
- 文献传递
- 小果博落回的生物碱分离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8
- 2010年
- 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将对小果博落回全草的酸水提取物分为50%乙醇洗脱部分和丙酮洗脱部分。对两部分洗脱物分别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由50%乙醇洗脱部分得到5个生物碱:二氢血根碱(1),二氢白屈菜红碱(2),6-乙氧基血根碱(3),6-丙酮基血根碱(4)和Bocconarborine A(5)。由丙酮洗脱部分得到原阿片碱(6),α-别隐品碱(7),β-别隐品碱(8)和小檗红碱(9)。采用波谱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3、4、5、9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杨新娟苗芳郑峰周乐王欣耿会玲孙伟
-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罂粟科生物碱药用植物
- 农林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在现有农林院校中,应用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滞后,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而在训练学生智能开发和能力培养方面远远不够。本文在新教学内容的形成、优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及与本校特色相结合等方面提出系列改革措施,最终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 袁茂森杜振亭耿会玲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性实验
- 不同提取条件对苦荞籽粒中芦丁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5年
-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苦荞籽粒中芦丁含量的影响,经HPLC分析,浓度高于40%(v/v)的乙醇对芦丁降解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90%乙醇的抑制作用最强。苦荞粉与水接触的时间强烈影响芦丁的含量,接触1min芦丁含量迅速由原来的79.72%下降到32.21%,即约60%的芦丁被降解。在pH1.0~11.0范围内,芦丁降解酶具有很强的抗酸碱性。当温度大于60℃时,芦丁降解酶开始缓慢失活,芦丁得以较好保存,高于70℃时芦丁保存率更高;当温度为90℃,芦丁保存率约为对照值的80%。该研究结果对于苦荞芦丁的提取和苦荞食品的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价值。
- 王改玲周乐梁冉耿会玲
- 关键词:芦丁槲皮素
- 新型双膦配体的合成与β-羰基烯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
- 不对称催化氢化不仅是不对称合成的热点之一,也是目前合成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型手性配体与新的潜手性底物的设计与合成。虽然目前已经研制了两千多种手性膦配体,但是并没有适合于所有底物的万能配体...
- 耿会玲
- 关键词:不对称催化氢化双膦配体对映选择性烯胺
- 文献传递
- 苯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促细胞分裂活性
- 该文对苯基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分裂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作了简要综述.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了化合物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八种化合物在1.00~0.01mg/...
- 耿会玲
- 关键词:二苯基脲
- 文献传递
- 乙酰水杨酸合成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1
- 2016年
- 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学教材中乙酰水杨酸合成实验,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兼顾实验技能系统训练和内容探索研究,对经典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了开放创新型实验体系。实践表明,创新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中变被动为主动,既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又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耿会玲逯嫒琳于新池袁茂森王俊儒
-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乙酰水杨酸创新性实验
- 《植物资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本科生《植物资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灵活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对本科人才实施多样化、多规格和创新性培养,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 段琦梅耿会玲
-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质量高素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