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新
- 作品数:349 被引量:2,946H指数:2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非诺贝特治疗脂蛋白肾病的临床对照性研究
- 目的 脂蛋白肾病是一种ApoE 代谢异常所致的肾小球疾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最终进展至尿毒症.近年来国内外有少数病例报告贝特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但对其预后的影响尚无一致结论.本文旨在观察非诺贝...
- 程震范文静杨茜葛永纯姚小丹龚德华季大玺陈慧萍曾彩虹章海涛胡伟新唐政刘志红
- 狼疮性肾炎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足细胞病(狼疮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肾损害,经肾活检组织学和电镜检查符合狼疮足细胞病的患者53例(女48例,男5例,中位年龄31岁,中位病程1.5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预后。结果:53例狼疮足细胞病占同期狼疮性肾炎的1.41%,其中50例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17例(32.1%)伴急性肾损伤(AKI),合并镜下血尿和高血压各9例(17.0%)。根据肾活检光镜改变分为系膜增生性病变(MP,n=31)、轻微病变(MCD,n=13)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n=9)三组。电镜观察中位足细胞足突融合比例8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FSGS组AKI发生率(77.8%)显著高于MP组(22.6%)和MCD组(23.1%)(P<0.01),肾小管间质急性病变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MCD组(23.1%)相比,MP组(83.9%)和FSGS组(88.9%)低C3血症的比例显著升高(P<0.01)。经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诱导治疗后,69.8%获得完全缓解,FSGS组完全缓解率(22.2%)显著低于MCD组(92.3%)和MP组(74.2%)(P<0.01)。中位随访时间60月,29例(54.7%)肾病复发,13例复发后行重复肾活检,其中6例发生病理转型,无终末期肾病或死亡病例。结论:狼疮足细胞病以肾病综合征或伴AKI为主要特征,组织学改变可为MCD、MP或FSGS,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敏感,FSGS者AKI发生率高、肾小管损伤重且治疗缓解率低。该病复发率高,部分重复肾活检可见病理转型,长期随访预后良好。
- 王少凡陈浩陈樱花刘正钊徐峰刘志红胡伟新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预后
- SLE患者尿中补体抑制活性的研究
- 1995年
- 在建立尿中补体抑制活性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SLE患者尿中的补体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活动性SLE患者尿中补体抑制活性较正常人及非活动性SLE患者明显增加。这种抑制活性具有部分耐热性,并与尿中红细胞计数及尿蛋白浓度间无明显平行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SLE患者尿中具有高水平的补体抑制活性,这一研究可能有助于加深对SLE病理生理的认识,检测尿中补体抑制活性可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姚建黎磊石胡伟新沈克勤
-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补体调节蛋白补体抑制活性
- 应用Y型管腹膜透析系统治疗尿毒症患者34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应用Y型管腹膜透析系统治疗尿毒症患者34例临床分析姚小丹唐政胡伟新王庆文季大玺刘志红黎磊石关键词腹膜透析BiefeY型管细菌性腹膜炎中图法分类号R459.5细菌性腹膜炎仍然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改进CAPD管道系统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1]。这类...
- 姚小丹唐政胡伟新王庆文季大玺刘志红黎磊石
- 关键词:腹膜透析Y型管尿毒症
- 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 (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LN(Ⅳ ) ]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 3例难治性LN(Ⅳ )患者 ,用MMF治疗 ,观察治疗 6个月内血清抗核抗体 (ANA)、抗双链DNA抗体 (A dsDNA)、补体、冷球蛋白水平及外周血CD4 +和CD8+T细胞的变化。结果 ( 1) 1个月后A dsDNA抗体即全部转阴 ,低C4 血症改善。 ( 2 ) 3个月时 ,ANA阳性、低C3 血症及高冷球蛋白的比率亦非常显著的降低。 ( 3)治疗后外周血CD4 +和CD8+T细胞比率轻度升高 ,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MMF能迅速有效抑制狼疮患者自身抗体产生 ,降低冷球蛋白水平 ,调整T淋巴亚群 ,这可能是MMF治疗难治性LN(Ⅳ )的重要机制之一。
- 刘红胡伟新唐政王庆文刘栋刘志红黎磊石
- 关键词:霉酚酸酯狼疮性肾炎淋巴细胞亚群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假性肠梗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04年1月至2014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住院确诊为SLE合并IPO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0例SLE合并IPO患者中,女性26例,男性4例,发生IPO时平均年龄(26.1±11.2)岁,SLE中位病程为27.5月,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11.2±7.4)分。6例有明确诱因(5例不洁饮食、1例上呼吸道感染)。IPO临床症状依次为恶心呕吐(76.6%)、腹痛(66.7%)、腹泻(56.7%)和腹胀(30%)。腹部平片及腹部CT可辅助诊断肠梗阻,阳性率〉75%,7例患者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96.7%患者存在贫血,9例患者血小板减少,8例患者白细胞减少,4例直接Coombs试验阳性。96.7%的患者补体C3降低,ANA阳性率89.7%,抗ds-NDA抗体阳性率51.7%,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30.4%,狼疮抗凝物阳性率43.8%,抗C1q抗体阳性率47.4%。29例患者接受激素为主[泼尼松0.6~1 mg/(kg·d)]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0例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1例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均好转出院,IPO好转中位数时间12d。24例患者长期随访(1~60月),2例死亡,4例行腹膜透析,5例反复发生IPO,至随访终点,肾脏完全缓解率25%,部分缓解率41.7%。结论:SLE累及消化道导致IPO临床相对罕见,但症状较重,容易误诊,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
- 王霞许书添胡伟新刘正钊李世军刘志红章海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肠梗阻预后
- 霉酚酸酯分散片(赛可平(@))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 胡伟新黎磊石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AAV伴肾脏损害的患者255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52例,年龄14~78岁(中位年龄55岁)。诱导治疗方案包括单用激素、激素联合间断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IV-CTX)或吗替麦考酚酯(MMF)、多靶点疗法或雷公藤多苷(TW)。感染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微生物检查,收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中度以上感染患者,分析感染发生的时间、部位、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在中位随访15月(1~155月)期间,共86例(33.7%)发生103次感染。单用激素(n=65)、MMF(n=77)、IV-CTX(n=66)和TW(n=40)诱导治疗期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8.5%、39.0%、33.3%和22.5%。76次(73.8%)感染发生在治疗6个月内,其中3个月内66次(64.1%)。感染最常见部位为肺(n=74),其次为皮肤、消化道和泌尿道,6例发展为脓毒症;感染病原体以细菌最常见(78.6%),其次为真菌(12.6%)和病毒(8.7%)。COX回归模型显示前驱感染(RR=4.105,95%CI=2.557~6.592)、血清肌酐≥530.4μmol/L(RR=1.179,95%CI=1.090~1.276)和使用CTX治疗(RR=1.889,95%CI=1.020~3.500)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影像学征象表现以大叶性肺炎(51.4%)最为多见,依次为弥漫间质性肺炎(28.4%)或多发结节样病灶(17.6%)。12例(11.7%)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结论:AAV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高且好发于治疗前3个月内,病变部位以肺最为常见,病原体以细菌感染比例最高。前驱感染、严重肾功能不全和使用CTX治疗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杨柳谢红浪刘正钊陈樱花成水芹章海涛刘志红胡伟新
- 关键词:发生率
- IL—6对人肾脏系膜细胞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大黄素的拮抗作用被引量:2
- 1993年
- 白细胞介素6是与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一个关键成份。IL-6具有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和功能转化的作用,但对其详细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 刘志红黎磊石胡伟新周虹
- 关键词:原癌基因大黄素
- 长期接触金属粉尘和汽油后并发肺出血和急进性肾炎被引量:3
- 2006年
- 梅洁卉谢红浪胡伟新
- 关键词:GOODPASTURE综合征金属粉尘汽油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