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文将

作品数:41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气候
  • 7篇气候变化
  • 6篇生态
  • 5篇贡献率
  • 4篇气象
  • 4篇功能区
  • 3篇灾害
  • 3篇生态环境
  • 3篇草地
  • 2篇地表
  • 2篇动态监测
  • 2篇雪灾
  • 2篇亚像元
  • 2篇遥感
  • 2篇蒸发
  • 2篇蒸发量
  • 2篇蒸发皿
  • 2篇蒸发皿蒸发量
  • 2篇蒸散
  • 2篇植被

机构

  • 39篇青海省气象科...
  • 11篇青海省防灾减...
  • 7篇青海省气候中...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青海省人工影...

作者

  • 41篇苏文将
  • 15篇肖建设
  • 12篇祁栋林
  • 11篇李晓东
  • 10篇校瑞香
  • 8篇李凤霞
  • 8篇伏洋
  • 7篇肖宏斌
  • 7篇冯蜀青
  • 7篇徐维新
  • 6篇张娟
  • 6篇周万福
  • 4篇赵慧芳
  • 4篇刘宝康
  • 4篇颜亮东
  • 4篇吴素霞
  • 3篇汪青春
  • 3篇王力
  • 3篇殷青军
  • 3篇胡爱军

传媒

  • 5篇青海气象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干旱气象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青海环境
  • 2篇冰川冻土
  • 2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青海科技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草地学报
  • 1篇青海草业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年青海省气象灾情综述
2004年
2003年,青海省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雪灾、旱灾、雷电、洪灾、雹灾、霜冻、连阴雨、风灾、沙尘暴、电线积冰10种类型;由气象等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有春小麦条锈病、草原虫害、山体滑坡3种类型。与2002年相比,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明显偏多,其它自然灾害危害程度较轻。
颜亮东张文娟徐维新伏洋苏文将
关键词:雪灾洪灾雹灾连阴雨风灾电线积冰
2004—2017年青海省降尘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被引量:15
2018年
为研究青海省大气降尘量的地域性分布和变化特征,探讨大气降尘的气象影响因素,利用青海省8个监测站点2004—2017年降尘量和气象数据,分析青海省降尘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省及各生态功能区大气降尘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降尘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降尘量主要集中在3—4月,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降尘主要受来自西北面的沙尘输送以及局地扬尘的影响。(3)青海省各站点及生态功能区降尘量和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年降尘量分别出现在西宁和瓦里关本底台。降尘量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受气候背景影响,在局部区域则受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地方性因素控制;区域气象条件是影响青海省降尘的外来因素。(4)降尘量的变化主要受相对湿度的影响,降水日数的变化也影响降尘量的大小。
祁栋林赵全宁赵慧芳韩廷芳苏文将
关键词:降尘量生态功能区
2000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变化遥感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选取了2000、2004的TM/ETM影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屏幕人工解译的技术方法对三江源地区湖泊、湿地、冰雪水资源信息进行提取,并对2000年、2004年三江源地区≥0.5km2的湖泊作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已萎缩或消失的湖泊,在2004年又重现湖泊特征;2004年与2000年相比,≥0.5km2湖泊面积增加9.2%,内陆沼泽面积减少1.9%,冰川萎缩1.4%,河流面积减少1.3%。分析2000、2004年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表明降水量对全区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大,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湿地减少、冰川萎缩的原因之一。
冯蜀青苏文将肖建设校瑞香时兴合
关键词:水资源变化湿地气候变化
青海省冬春季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区域变化差异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利用1961—2015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选择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和统计了青海省和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和起沙风日数,以此分析研究了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整体上呈现显著减小趋势;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完全一致,均整体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减小的分布特点。以大柴旦、格尔木、曲麻莱和杂多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C值和起沙风日数大部分分别在40,10 d以下,以诺木洪、天峻和刚察为中心分别向南向北逐渐减小;西区的C值和起沙风日数均分别大于40,10 d以上,从西向东逐渐减小;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和起沙风日数分别在1992年、1997年发生突变,且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进入显著下降趋势;影响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冬、春季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气象因素存在差异,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干旱的柴达木盆地主要受制于风速的作用,东部农业区和环青海湖区则受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和全省则受风速、温度和降水等的共同作用与影响;青海省和4个生态功能区气候呈暖湿化发展、植被覆盖缓慢上升及风速显著下降趋势,将为防治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祁栋林韩廷芳赵全宁赵慧芳苏文将
关键词:MANN-KENDALL检验
三江源地区水土条件的动态监测研究
王江山殷青军冯蜀青杨英莲肖建设颜亮东徐维新苏文将校瑞香吴素霞
该成果利用Landsat TM、中巴资源卫星、EOS-MODIS、气象卫星等监测数据,结合野外调查等工作,对三江源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草地类型分异性规律、草地生产力、沙漠化、干旱、雪灾等水土条件进行了监测研究。建立...
关键词:
关键词:动态监测
基于温度植被旱情指数的青海高寒区干旱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利用MODIS资料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NDVI-Ts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作为旱情指标,对青海省东部浅山农业区2004年7月上旬的旱情进行了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各气象台站实测的地面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法对青海高寒区进行干旱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冯蜀青殷青军肖建设吴素霞校瑞香苏文将张文娟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干旱遥感
1964~2013年青海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区年蒸发量整体分别呈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而环青海湖区和东部农业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个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均呈先降后升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但转换时间不尽一致。青海省春、夏、秋季和年蒸发量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冬季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业区年蒸发量突变时间分别是1998年和2002年;环青海湖区和三江源区突变不明显。影响青海省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年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柴达木盆地为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环青海湖区为平均气温、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东部农业区为风速和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是三江源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祁栋林肖宏斌李晓东周万福苏文将胡爱军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气候突变
2005年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长势监测与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根据青海省气象局在全省设立的具有代表性的22个牧草生态监测点从5月~9月份的监测数据,并结合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模式,对2005年青海省天然牧草长势进行了动态的监测与评价。根据8月下旬大部分牧业区牧草地上生物量处于峰值期的地面监测,22个监测点的围栏内处于自然生长未被牲畜踩食状态的牧草与2003—2004年相比,平均产量增加了780kg/hm^2,增加幅度为23.8%,牧草高度平均增加了4.7cm,覆盖度增加了2.5%。尤其是环青海湖牧区牧草长势最好,平均产量增加了110%,平均高度增加了19cm,覆盖度增加了12.0%。全省大部分牧业区的牧草产量迭到丰年标准。监测与评价结果可为青海省的政府和畜牧生产部门对牧业区的越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伏洋肖建设苏文将校瑞香张娟王黎俊
关键词:牧草长势
基于EOS/MODIS的亚像元火情监测方法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对比监测卫星(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EOS)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资料多波段和多空间分辨率的优势,研究了在混和像元中分解出亚像元火点,建立不同红外波段混和像元二元非线性方程表达式,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亚像元火点的面积和亮度温度。通过对2002-2004年的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火情进行估算,可以认为,该方法为小火点和扑灭后的余火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冯蜀青肖建设校瑞香苏文将吴素霞
关键词:EOS/MODIS亚像元火情
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的影响——以克鲁克湖流域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气象、水文和遥感资料,根据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流域湖泊、湿地和水文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流域1990-2006年TM卫星影像图解译,并与20世纪50-70年代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发现,克鲁克湖以及湿地沼泽群的面积变化不显著,而位于河流尾闾的托素湖水域面积以8.71km^2·(10a)^-1的趋势缩小.建立了气候因子与湖泊面积回归方程,计算表明:上一年8—10月降水及年降水对克鲁克湖影响为正效应,而蒸发量及年干燥度对湖泊影响为负效应;气温对托素湖面积影响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年均水汽压饱和差,均为负效应.当降水量不变,气温每升高1℃,托素湖面积将减小5.40km^2;1989年以前,人为因子对托素湖萎缩占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2.73%~85.03%;1989年之后,克鲁克湖维系了一个新的平衡,气候因子对湖泊萎缩贡献率占居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8.39%.
伏洋肖建设校瑞香李凤霞张娟刘宝康苏文将李甫冯蜀青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柴达木盆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