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琳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超声
  • 8篇微泡
  • 5篇体外
  • 5篇转染
  • 5篇基因
  • 5篇基因转染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造影剂
  • 4篇体外实验
  • 4篇细胞
  • 4篇辐照
  • 4篇超声辐照
  • 4篇超声微泡
  • 3篇心肌
  • 3篇脂质体
  • 3篇介导
  • 3篇超声破坏
  • 3篇大鼠心肌
  • 2篇血管新生

机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香港大学深圳...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苏琳
  • 13篇王志刚
  • 9篇李兴升
  • 5篇任建丽
  • 5篇许川山
  • 4篇李攀
  • 4篇张群霞
  • 4篇张勇
  • 3篇杨春江
  • 3篇汪朝霞
  • 3篇李雪霖
  • 2篇冉海涛
  • 2篇许晓华
  • 2篇郑元义
  • 2篇鲁树坤
  • 1篇汪朝霞
  • 1篇熊初琴
  • 1篇凌智瑜
  • 1篇彭晓琼
  • 1篇徐芬芬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2006和谐...
  • 1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重庆市第四届...
  • 1篇2006’和...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HGF两端设计并合成分别带有Sac I和BamH I两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对pcDNA3.0-HGF载体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目的基因与pMD18-T载体相连,并转化大肠肝菌,进行菌落PCR、酶切分析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用Sac I和BamH I将目的片段用双酶切切下后,纯化提取凝胶中的目的DNA片断,然后插入pIRES-EGFP相应的酶切位点,构建pIRES-EGFP/HGF真核表达载体并再进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至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细胞内的表达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克隆载体内的目的片段序列与GENE BANK上报道的HGF基因序列完全一致。pIRES-EGFP/HGF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有荧光出现。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HGF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EGFP和HGF真核共表达载体并可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
李兴升王志刚苏琳任建丽杨春江郑元义冉海涛李攀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血管内皮细胞
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超声分子显像卵巢癌实验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并探讨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及在体内外模型中靶向结合卵巢癌SKOV3细胞的效能。方法应用薄膜水化法和旋转蒸发法制备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观察纳米粒的基本特性及在4℃和37℃水浴条件下的稳定性。分为靶向组(叶酸靶向)、非靶向组(普通磷脂)及拮抗组(游离叶酸干预),通过卵巢癌SKOV3细胞,进行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靶向实验。并将8只荷SKOV3肿瘤裸鼠分为A组(靶向)和B组(非靶向),进行脂质纳米粒的体内靶向实验。结果本实验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约(321.20±67.21)nm,表面电位-50mV。在4℃条件下,纳米粒可稳定保存48h;在37℃水浴条件下,1h内纳米粒的粒径无明显改变。靶向组纳米粒与SKOV3细胞的结合率最高,拮抗组最低。靶向组肿瘤细胞内可见大量被荧光染料DiI标记为红色的纳米粒;非靶向组和拮抗组仅见少量红色荧光。A组裸鼠肿瘤局部可见较多被荧光染料DiR标记为红色的纳米粒,而B组肿瘤局部未见明显红色荧光。且A组裸鼠各重要脏器离体荧光成像肿瘤荧光明显强于B组。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靶向结合于卵巢癌SKOV3细胞。
刘建新尚婷婷徐芬芬王志刚李攀苏琳
关键词:叶酸靶向液态氟碳纳米微粒
超声微泡促进TDL复合物介导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促进TDL复合物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转染效果。结论:超声微泡可提高TDL复合物介导的基因在体外培养HUVEC的转染效率,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该方法为...
任建丽王志刚李兴升张勇苏琳张群霞许川山
关键词:基因治疗超声微泡HGFHUVEC基因转染体外实验
文献传递
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经辐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微泡并导致其破坏,探讨此方法可否刺激大鼠缺血心肌组织中VEGF的分泌,促进血管新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方便,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
李雪霖王志刚李兴升汪朝霞苏琳
关键词:超声辐照心肌组织缺血性心脏病无创治疗
文献传递
TDL复合物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转染效率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HIV-1Tat蛋白转导域/质粒DNA/Liposome(TDL)复合物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pEGFP)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转染效率。方法将质粒DNA与Tat肽以不同的电荷比混匀,再加入2μl Lipofectamine2000制成TDL复合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质粒DNA与Tat肽的结合力;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DL复合物与lipofectamine2000介导基因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转染效果;MTT法检测TDL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TDL复合物组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发现明显DNA条带。TDL复合物的转染率优于单用Lipofectamine2000(P<0.05)。Tat/DNA电荷比为8∶1时,TDL复合物的转染效率最高。TDL复合物组对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TDL复合物可明显提高基因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染效率,该方法可作为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任建丽王志刚李兴升苏琳张勇汪朝霞杨春江张群霞许川山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转染
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筛查中超声腹腔横切面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腹腔横切面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CCVD)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产检并住院分娩或进行引产的孕妇中,共对268名孕妇胎儿进行超声腹腔横切面检查。根据腹腔横切面异常胎儿腹腔横切面的下腔静脉、主动脉和奇静脉内径、数目及位置异常将CCVD分为4类:奇静脉扩张型、数目增多型、位置异常型和混合型,分析不同类型畸形的特征。结果 268例中,三维超声腹腔横切面检查结果为无CCVD的胎儿234例,发现异常者34例。34例中(9例为位置异常型,3例数目增多型,17例奇静脉扩张型,5例混合型)均在产后1~4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或对中止妊娠的胎儿进行尸体解剖,证实均与腹腔横切面筛查结果一致。未见异常的234中,22例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CCVD,超声产前腹腔横切面诊断CCVD的敏感性为60.7%,诊断准确率为91.8%。结论超声腹腔横切面获取信息方法简单,不同类型畸形有不同特征,能够为CCVD的筛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了更好地降低CCVD的危害,提高筛检的敏感度,产前检查应结合不同切面进行超声检查。
黄萍胡海云熊初琴谭莹苏琳
关键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胎儿产前检查
超声微泡促进TDL复合物介导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促进 TDL 复合物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的转染效果。方法:将 HUVEC 接种在24孔板中,随机分为以下5组:(1)空白对照组;(2)TDL 复合物组;...
任建丽王志刚许川山张勇李兴升苏琳张群霞
超声破坏微泡促进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正>本实验经辐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微泡并导致其破坏,探讨此方法可否刺激大鼠缺血心肌组织中 VEGF 的分泌,促进血管新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方便,安全,无创的治疗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制作健...
李雪霖王志刚李兴升汪朝霞苏琳
文献传递
超声微泡促进TDL复合物介导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
目的:研究超声微泡促进TDL复合物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转染效果。 方法:将HuVEC接种在24孔板中,随机分为以下5组:(1)空白对照组;(2)TDL复合物组;...
任建丽王志刚许川山张勇李兴升苏琳张群霞
关键词:超声医学超声微泡基因转染细胞培养
文献传递
超声微泡造影剂用于疾病治疗的超声辐照参数优化被引量:5
2006年
超声微泡造影剂应用于疾病治疗日益广泛。如利用携带有基因或药物的微泡进行肿瘤、血栓或其他疾病的治疗,在其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佳的超声辐照参数十分重要,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苏琳王志刚
关键词:微泡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