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靖宇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迁移
  • 1篇电泳
  • 1篇酸碱滴定
  • 1篇自由流
  • 1篇金矿
  • 1篇场强
  • 1篇场强分布

机构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2篇董靖宇
  • 2篇张维冰
  • 2篇曹成喜
  • 1篇张衡瑞
  • 1篇樊柳荫
  • 1篇张薇
  • 1篇杨清
  • 1篇王后禹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移动中和界面电泳酸碱滴定的新原理及装置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移动中和界面(MNB)概念,研制了一种基于电泳酸碱滴定(EABT)的新装置。其核心技术是在电泳管中建立MNB,通过对电泳管中的MNB在一定时间内迁移距离的测定,推测酸或碱的浓度。EABT实验表明:HCl浓度的对数值与MNB移动距离存在线性关系。此关系可用于检测未知酸的浓度;不同酸碱指示剂对EABT方法没有明显影响,这能有效避免在容量分析法中不同指示剂对判定终点断滴所造成的误差;EABT具有良好的精密性和稳定性,日内差和日间差的RSD值分别小于1.6%和3.8%。
王后禹杨清董靖宇张薇樊柳荫张维冰曹成喜
关键词:电迁移电泳酸碱滴定
角形自由流电泳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3年
基于自由流电泳(Free flow electrophoresis,FFE)原理设计一种新型角形FFE装置,与传统矩形装置相比,新型装置分离腔设计为角形,运行时单管进样,样品由泵推动前移形成层流,避免缓冲液使用,显著降低了仪器运行成本。研究了角形装置构造和电场分布理论,在优化的分离条件U=400 V、v=0.5 mL/min时,成功分离了中性红和亚甲基兰混合液。在传统矩形装置上U=70 V、v=1.0 mL/min条件下,山东某金矿贵液经分离,杂质铜与锌降低至51.46%与58.87%;相同条件下,在角型FFE装置上,铜与锌减少至52.77%和53.94%,即角形装置可以达到与传统矩形装置同等分离效果,并减少了背景缓冲液的使用。因此,此装置有望在大规模样品连续分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衡瑞李建波于好兴董靖宇曹成喜张维冰
关键词:场强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