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懿斐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4篇前列地尔
  • 2篇体外循环后
  • 2篇乌司他丁
  • 2篇小儿
  • 2篇肺损伤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内直视
  • 1篇心内直视手术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脂微球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蒋懿斐
  • 5篇连庆泉
  • 4篇李军
  • 3篇王文伟
  • 3篇倪育飞
  • 2篇金胜威
  • 2篇陈小玲
  • 2篇张文辉
  • 1篇叶文炼
  • 1篇上官王宁
  • 1篇费建斌
  • 1篇宋海龙
  • 1篇岳利民
  • 1篇谢文锡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2008年第...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心肌损伤情况,并评价灯盏花素是否具有心功能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学龄前患儿(≤6岁)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灯盏花素组(低剂量组,0.5 mg/kg灯盏花素)和高剂量灯盏花素组(高剂量组,1 mg/kg灯盏花素)3组,每组各12例。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开始微泵静脉输注15 mL生理盐水或灯盏花注射液,30 min内输注完毕。分别于术前(T0)、主动脉阻断开放即刻(T1)、开放30 min(T2)、1 h(T3)、术后6h(T4)及术后24 h(T5)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丙二醛(MDA)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24 h引流情况。记录所有患儿术中使用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结果3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T0点)比较,3组患儿cTn-I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即刻、6 h及24 h(T1、T4、T5点)明显升高(P<0.01),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T4点)。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cTn-I值在T1、T4时间点较低(P<0.01),高剂量组在T1、T4、T5时间点较低(P<0.01),两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血浆MDA浓度在T1时点开始升高,并在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点)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T5时间点降至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于T1、T2、T3、T4时点浓度较低(P<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损害,在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4 h内cTn-I的高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灯盏花素治疗组血浆cTn-I及MDA浓度较低,表明体外循环前静脉输注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谢文锡岳利民宋海龙连庆泉陈小玲蒋懿斐费建斌金胜威李军上官王宁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肌损伤灯盏花素
前列地尔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因子及MMP-9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后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列地尔组(P组,15例)和对照组(C组,12例)。C组不给药,P组预充液中加入前列地尔10ng/ml。麻醉诱导后即从中心静脉持续泵入前列地尔10ng(/kg·min)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后30min(T2)、2h(T3)、6h(T4)及24h(T5)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动脉血浆中IL-6、IL-8、IL-10、TNF-α和MMP-9的水平。结果P组T2点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C组(均P<0.05),T2点及T4点IL-8水平明显低于C组(均P<0.05)。两组各时点IL-10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抑制体外循环中促炎因子TNF-α、IL-8及IL-6的释放,尚不能抑制或增加抗炎因子如IL-10及MMP-9的产生。
王文伟连庆泉李军蒋懿斐倪育飞张文辉
关键词:小儿体外循环前列地尔细胞因子MMP-9
前列地尔联合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儿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前列地尔(Lipo-PGE)和(或)乌司他丁(Ulinastatin)的干预性治疗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
蒋懿斐连庆泉
文献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和(或)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小儿体外循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房室缺修补术患儿58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14例)、前列地尔组(P组15例)、乌司他丁组(U组15例)、前列地尔联合乌司他丁组(Pu组14例)。观察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治时间。麻醉诱导后CPB前(T1)、主动脉开放30min(T2)、2h(T3)、6h(T4)、24h(T5)5个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量中性粒细胞(PMN),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于T1、T2、T3记录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计算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与C组比较,其他3组在T2、T3时PMN、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PU组最低。U组、PU组患儿血浆IL-10水平在T2、T3明显高于C组,而MMP-9水平明显低于C组(均P〈0.05),P组则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时其他3组0I值明显高于C组(均P〈0.05)。PU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CPB中同时使用前列地尔和乌司他丁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炎性反应从而保护肺功能。
蒋懿斐王文伟叶文炼倪育飞李军陈小玲金胜威连庆泉
关键词:体外循环前列地尔乌司他丁
脂微球化前列地尔对体外循环诱发小儿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脂微球化前列地尔对体外循环(CPB)诱发小儿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患儿27例,年龄100d~9岁,体重5~22kg,心功能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2)和脂微球化前列地尔组(P组,n=15)。P组预充液中加入脂微球化前列地尔10ng/ml,麻醉诱导后即刻经中心静脉输注脂微球化前列地尔10ng·kg^-1·min^-1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CPB开始前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min(T2)、2h(T3)、6h(T4)及24h(T5)时取桡动脉血样,行动脉血气分析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及呼吸指数(RI)。结果与C组比较,P组OI升高,RI、A-aDO2、血浆IL-6、IL-8、TNF-α、IL-10、MMP-9浓度及PMN计数降低(P〈0.05或0.01)。结论脂微球化前列地尔可减轻CPB诱发的小儿肺损伤,可能与其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王文伟李军蒋懿斐倪育飞张文辉连庆泉
关键词:前列地尔心肺转流术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