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进中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消融
  • 4篇肺癌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氩氦刀
  • 3篇氩氦刀冷冻
  • 3篇冷冻
  • 3篇恶性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射频消融治疗
  • 2篇腔内
  • 2篇肿瘤
  • 2篇消融术
  • 2篇消融治疗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机构

  • 6篇深圳市人民医...
  • 4篇暨南大学
  • 3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2篇蔡进中
  • 8篇窦永充
  • 7篇张彦舫
  • 6篇陈旭东
  • 5篇吴宇旋
  • 4篇何凡
  • 3篇孔健
  • 2篇沈新颖
  • 2篇孔健
  • 2篇成志强
  • 2篇王晓玫
  • 2篇王露平
  • 2篇何凡
  • 2篇陈旭东
  • 1篇沈新颖
  • 1篇刘汉勇
  • 1篇胡锦涛
  • 1篇苏伟珠
  • 1篇彭全洲
  • 1篇陈灼怀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腔内种植转移
2012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腹腔内种植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12例患者共47个腹腔种植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2个月复查CT,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变化、生活质量(QOL)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7个病灶均成功植入粒子,每个病灶植入10~60粒。术后2个月复查:肿瘤直径(1.5±0.9)较术前(5.1±2.3)em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12例病例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8例,无变化(NC)1例,无进展(PD)病例。总有效率(CR+PR)91.7%。腹痛症状缓解率为83.3%,术后2个月QOL评分分别为(56.3±3.8)分较术前(42.2±5.7)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腹腔内种植是一种短期内较为有效、安全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沈新颖孔健窦永充张彦舫李勇蔡进中何凡陈旭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CT导向
应用Competitive RT-PCR技术检测组织CD44v8-10基因mRNA表达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D44v8-10/CD44v10比值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诸因至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Competitive RT-PCR技术检测42例肺癌组织和2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肺组织CD44v8-10基...
成志强王晓玫陶凤华蔡进中陈灼怀
文献传递
联合疗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对肺癌生存的影响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69例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组)与观察组(BAI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治疗后4周开始行CT或DSA随访,通过肿瘤区CT值变化、CT灌注成像、实体瘤治疗评价标准及生存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分析采用Breslow方法,分别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BAI治疗直径>3 cm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氩氦刀。CT灌注成像是评估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疗效的新手段,具有准确、敏感、直观的优点。
蔡进中窦永充陈旭东张彦舫孔健吴宇旋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氩氦刀冷冻消融肺癌
E-cadherin和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cadherin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2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2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肺组织E-cadherin表达;4例C-erbB2+表达,无C-erbB2过表达。NSCLC中E-cadherin表达率为(49%),低分化组NSCLC E-cadherin表达率为30%,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表达率60%(P=0.010);中晚期(+)NSCLC表达率为31%,明显低于早期(+)NSCLC表达率62%(P=0.007);淋巴结转移组NSCLC表达率为39%,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65%(0.026),均有统计学意义。肺腺癌C-erbB2表达率为45%,高于鳞癌过表达率17%(P=0.017);中晚期NSCLC(+)过表达率为51%,高于早期(+)过表达率21%(P=0.004);淋巴转移组过表达率为41%,高于无淋巴转移组过表达率23%(P=0.028)。E-cadherin的低表达和C-erbB2过表达无相关性。结论:E-cadherin低表达和C-erbB2过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联合检测对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有病理临床意义。
刘汉勇王晓玫单军成志强蔡进中彭全洲胡锦涛
关键词:衔接蛋白质类
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ALT、AST均升高,但对照组改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ALP明显升高。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比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所产生的并发症明显严重,因此射频消融治疗更适合临床选用。
蔡进中窦永充陈旭东张彦舫孔健吴宇旋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普通家犬颈内动脉DSA及栓塞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普通家犬的颈内动脉DSA显示情况、颅内血管沟通情况及颅内动脉栓塞后表现,为犬脑血管病模型的制作、脑血管病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6只家犬分为A、B两组,A组3只,B组3只,分别行颏顶位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内动脉(ICA)DSA检查。颈内动脉及远端血管显示清楚后,A组3只犬用明胶海绵颗粒(直径500~710μm)行动脉栓塞,B组3只犬用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000~1400μm)行动脉栓塞,栓塞后复查造影。结果:造影显示犬颈内动脉形态、远端分支及分布大体与人相似,但部分犬眼动脉起自于同侧大脑前动脉近心端;颈内动脉进颅处有一明显血管袢,微导丝及导管无法通过;犬的颈内动脉造影过程中,在无对比剂反流的情况下,颈外动脉系统经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远端分支显示;A组3只犬均为栓塞侧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阻塞,而B组3只犬均显示栓塞剂直接阻塞颈内动脉。栓塞后A组3只犬缺血性脑卒中表现较B组3只犬明显。结论:普通家犬颅内动脉系统之间及其与同侧颈外动脉系统之间存在广泛沟通。血管内介入方法制作犬急性脑梗死模型过程简单,犬存活率高。
王露平陈宏山吴宇旋蔡进中于惠芳窦永充陈旭东
关键词: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细针穿刺定位在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作用和经验。方法:22例脾亢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先用定位细针穿刺脾脏,然后参照细针位置,再以射频电极穿刺脾脏,确认射频电极位置正确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以了解血小板(PLT)的变化和脾脏的消融体积。结果:射频电极穿刺总成功率为100%,其中第1次穿刺成功18例,第2次穿刺成功4例,脾脏消融体积为(40.0±5.6)%,术后1个月PLT(105±11)×109/L,与术前PLT(45.0±9.8)×109/L相比显著增高(P<0.05)。没有因为穿刺失误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可以提高脾脏射频消融中穿刺的安全性,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吴宇旋张彦舫蔡进中何凡汪青蓉陈旭东窦永充
关键词:射频消融细针穿刺术脾功能亢进
^(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CT导向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33例患者共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数量根据每个淋巴结转移灶的大小计算。术后1个月复查CT或MRI,测量转移灶大小变化情况,并通过判断疼痛程度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0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均成功植入125I粒子;每组淋巴结转移灶植入10~100粒,平均46粒。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肿瘤完全缓解(CR)22组,部分缓解(PR)23组,无变化(NC)5组,无进展病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90.0%。疼痛缓解情况:术后1周疼痛明显缓解,24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中20例明显或部分缓解,缓解率83.3%。术后随访3~20个月,3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短期疗效肯定而且安全的方法。
沈新颖张彦舫窦永充李勇孔健蔡进中何凡
关键词:组织间植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125)I粒子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单纯组),另40例患者于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结束后加行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联合组)。治疗前1周内与治疗后8周,分别利用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健康状况;参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RECIS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与单纯组KP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联合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RECIST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肺癌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蔡进中苏伟珠何凡沈新颖孔健张彦舫陈旭东吴宇旋
关键词:肺癌疗效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0例,其中Fontain分期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12例,观察所有患者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45支血管行PTA,成功开通42支血管,手术成功率为93.3%。开通血管中行超声斑块消融术血管1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血管20支,超声斑块消融+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血管12支。27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其中FontainⅡ期患者11例(11/11),Ⅲ期患者7例(7/7),Ⅳ期患者9例(9/12)。Fontain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高于Ⅳ期患者(P<0.05)。3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多种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成功率;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何凡蔡进中王露平窦永充陈旭东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成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