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良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郑州市2012—2020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2—2020年报告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郑州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确诊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消除前(2012—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0年)疟疾报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0年郑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94例,均为输入性,恶性疟为主79.5%(472/594);报告病例前三位年份为2014年(85例)、2013年(84例)、2016年(84例),2020年最低(18例);男性585例,女性9例;报告外地病例403例(67.8%);恶性疟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96.7%(59/61)下降到2020年的66.7%(12/18),卵形疟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1.6%(1/61)上升到2020年的27.80%(5/18)(χ^(2)=0.001,P<0.05);初诊在医疗机构比例呈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73.8%(45/61)上升到2020年的100.0%(18/18),初诊在疾控机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9.7%(12/61)下降到2020年的0%(0/18)(χ^(2)=36.625,P<0.05),初诊阳性率为54.0%(321/594);消除前报告病例376例,消除后报告病例218例,初诊单位和报告单位:医疗机构比例消除后均高于消除前,疾控机构比例消除后均低于消除前;初诊在医疗机构的阳性诊断率:消除后阳性比例高于消除前。结论输入性恶性疟为主和不断增加的卵形疟是郑州市疟疾防控的主要挑战,应发挥好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各自优势,做好消除后疟疾防控工作。
- 高利华张月泉师佳佳吕明洁赵雪蕾袁中良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 郑州市蟑螂种群密度及侵害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郑州市蟑螂种群密度和侵害情况,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对郑州市三区监测点进行蟑螂侵害、密度情况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共捕获蟑螂3 843只,平均侵害率为16.66%,密度为2.33只/张。德国小蠊占98.41%,为优势种群。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餐饮业、宾馆、农贸市场、浴池密度较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蟑螂侵害率,控制蟑螂密度。
- 袁中良王广州王志刚韩曲波
- 关键词:蟑螂侵害
- 2016—2020年郑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报告输入性疟疾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6—2020年郑州市报告的疟疾确诊病例个案信息以及发病、初诊、确诊等诊断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不同特征疟疾病例从发病到初诊、从初诊到确诊及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病例确诊单位诊断结果和市级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结果的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0年郑州市累计报告疟疾确诊病例302例,均为输入性病例,以恶性疟(230例,占76.2%)为主。293例(占97.0%)病例自非洲输入,主要来源国为尼日利亚(48例,占15.9%)、安哥拉(40例,占13.2%)、刚果民主共和国(29例,占9.6%)。病例发病时间、报告时间均无明显季节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49.3∶1,现住址为郑州市辖区、河南省其他设区市以及外省的病例数分别为103(占34.1%)、193(占63.9%)、6例(占2.0%)。初诊机构疟疾诊断阳性率为56.6%(171/302),89.7%(271例)为医疗机构初诊;发病当天就诊122例(占40.4%),3 d内就诊252例(占86.4%);发病当天确诊22例(占7.3%),3 d内确诊162例(占53.6%)。至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初诊的病例从发病至初诊、从初诊至确诊及从发病至确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63、-0.413、-0.838,P均>0.05)。在县级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初诊的病例从初诊至确诊中位时间(四分位间距)[M(QR)]分别为3.00(2.00)、3.00(6.00)、2.00(4.00)、1.00(1.00)d,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初诊者从初诊至确诊时间较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长(Z=–3.286、-9.119,P均<0.00833),在县级和地市级医疗机构初诊者从初诊至确诊时间较省级机构长(Z=–4.911、-4.303,P均<0.00833)。现住址为郑州市的病例从初诊至确诊时间[1.00(3.00)d]和从发�
- 高利华师佳佳张月泉吕明洁赵雪蕾刘颖王晓袁中良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 吸氧湿化瓶的消毒及其湿化液微生物污染调查被引量:23
- 2000年
- 孟建华袁中良陈佳
- 关键词:污染调查微生物污染
- 口腔科治疗室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了解口腔科治疗室在治疗过程中距治疗点不同距离的空气及物体表面污染状况,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在距治疗点≤0.5、1、2、5m处布点,比较各点间污染状况差异。结果监测空气112份,合格16份,合格率仅为14.29%,监测物体表面120份,细菌总数全部超标,6份HBsAg阳性,阳性率为5.00%,7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5.83%;距治疗点不同距离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污染状况有较大差异,据采样地点≤0.5m处空气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分别为12564.30CFU/m3、3659.90CFU/cm2污染倍数为26.90、29.99倍;据采样地点5m处空气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分别为467.00CFU/m3、122.20CFU/cm2污染倍数为1.00、1.00倍。结论污染状况随距治疗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建议加强动态空气消毒和双向防护。
- 张玉勤刘吉起袁中良王广州常战军
- 关键词:口腔科空气污染
- 一起蚋虫叮人事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蚋虫的危害、活动时间,为蚋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查看和询问法。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询问,被叮咬后的村民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瘙痒,部分村民出现发热症状,大部分村民的症状多在2周左右消失。被叮咬的部位主要是暴露的胳膊、双下肢、面部及脖子。蚋虫全天活动的时间均集中在8:00-9:00、17:00-19:00和10:00-16:00该虫活动"消失"。结论被叮咬后,建议以消炎、止痒、防治继发感染为原则,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对蚋虫防治,以治理孳生地为主,药物防治等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蚋虫密度;做好个人防护,避开蚋虫活动时间,减少叮咬机会,杜绝危害的再次发生。
- 李新民白建敏郝洪武袁中良王广州常战军
- 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消毒质量差距,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现场抽样,对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平均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7.5%和94.5%;物体表面84.0%和97.3%;医护人员手78.1%和88.8%;使用中消毒液88.5%和100.0%;室内空气59.6%和81.8%;高压灭菌器81.5%和100.0%;紫外线灯60.9%和100.0%。结论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消毒合格率明显低于市级医院,尤其是室内空气、紫外线灯合格率明显偏低。消毒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 袁中良王广州王志刚吕明洁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质量消毒监测
- 口腔诊疗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
- 口腔科诊疗操作引起的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传染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牙医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职...
- 常战军王广州袁中良
- 关键词:感染危险因素口腔诊疗口腔科门诊器械清洗紫外线消毒灯压力蒸气灭菌
- 文献传递
- 口腔诊疗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
- 口腔科诊疗操作引起的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如果口腔科器械消毒或灭菌不彻底,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甚至会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传染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牙医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职...
- 常战军王广州袁中良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文献传递
- 2023年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生态学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类奇数月采用笼夜法监测,成蚊5—10月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蝇类4—10月采用笼诱法监测,蜚蠊奇数月采用粘捕法监测。使用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 2023年郑州市鼠类平均密度为0.33%,随季节变化密度波动不明显,3月和11月密度相对较高,优势鼠种为小家鼠;成蚊平均密度为4.68只/(灯·夜),7月密度最高,为6.48只/(灯·夜),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蝇类平均密度为9.56只/笼,季节消长呈双峰分布,峰值出现在6月和9月,优势蝇种为家蝇;蜚蠊平均密度为7.75只/张,11月为活动高峰期,优势蟑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蜚蠊侵害率和密度均最高。不同生境鼠类捕获率,蚊、蝇和蜚蠊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境鼠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蚊和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郑州市主要病媒生物优势种群为小家鼠、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农村和城镇居民区、牲畜棚以及农贸市场是防控重点,应根据不同病媒生物活动规律,适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
- 师佳佳王聪安勇进袁中良
- 关键词:病媒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