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爱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小麦
  • 4篇区试
  • 3篇冬小麦
  • 3篇选育
  • 3篇杂交
  • 2篇多穗
  • 2篇多穗型
  • 2篇玉米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交种
  • 2篇栽培
  • 2篇穗型
  • 2篇品种(系)
  • 2篇品种区域试验
  • 2篇普通小麦
  • 2篇区试资料
  • 2篇非参数度量
  • 2篇高产
  • 2篇不育

机构

  • 1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4篇袁爱梅
  • 9篇袁建国
  • 7篇韩赞平
  • 5篇董普辉
  • 5篇李雪英
  • 4篇王黎明
  • 2篇张敏
  • 1篇岳佐华
  • 1篇王春平
  • 1篇成玉梅
  • 1篇王森
  • 1篇陈翠云
  • 1篇陈春艳
  • 1篇高双成
  • 1篇何蓓如
  • 1篇孙鲜明
  • 1篇张富厚
  • 1篇王彬
  • 1篇郭秀璞
  • 1篇吕静霞

传媒

  • 3篇种子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研究

年份

  • 4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2009年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0份普通小麦品种(系)的种子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醇溶蛋白谱带多态性很高,共检测到28条不同迁移率的清晰谱带。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8~0.92,平均为0.61,说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这些材料分成8大类和15个亚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董普辉胡晓强王黎明韩赞平袁爱梅袁建国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
冬小麦区试品种的多因素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应用四元联系数多因素态势排序分析法,对2003 ̄2004年度河南省小麦高肥冬水Ⅱ组区试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的各性状较好,其综合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01中89。
袁爱梅袁建国韩赞平李雪英
关键词:冬小麦
冬小麦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高产稳产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本文应用非参数统计量时2003~2004年度河南省小麦高肥冬水Ⅰ组(简称高冬Ⅰ组)的区试资料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品种(系)中,开麦18、许农5号、郑麦366是高产品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丰产性指数P1分别为75%、55.2%、38.5%。各参试品种(系)的稳定性指数之间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品种(系)优丰2号、Z996、郑麦9728的稳定性较好,其稳定性指数S1分别为3.1786、3.9107、3.9286。对品种差异分辨力较高的试点为济源所、濮阳所、宝丰所和中棉所,其环境鉴别力指数分别为79.5%、67.9%、66.7%和53.8%.说明这些地点适宜作为区试地点。
袁爱梅袁建国韩赞平李雪英
关键词:冬小麦区试资料
用非参数度量玉米杂交种区试资料的高产稳定性
2004年
应用非参数统计量对2002年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4000株/667m2密度(一)组的资料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在供试杂交种中,滑986、洛试202以及浚9925产量较高,分别位于第1、2、3位,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参试杂交种产量稳定性(或适应性)指数间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对品种差异分辨力较高的试点为驻马店市农科所、睢县农科所以及浚县农科所。
袁爱梅吕静霞岳佐华陈惠敏李雪英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区域试验高产稳定性
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RP-H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被引量:2
2004年
提出了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样品用 70 %乙醇提取 ,经离心分离、0 .4 μm过滤头 (Syringesfilter)过滤后直接进样 ,非线性梯度洗脱。方法简单 ,重现性好。给出了农大 10 8、掖单 2号、豫玉 2 8、沈单 10 3、郑单 14和郑单 95 8六个玉米杂交种的图谱 ,品种间图谱差异显著 ,极易辨认 ,可用于鉴别品种、表征种质。
孙鲜明袁爱梅成玉梅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用同异分析法评价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大豆新品种(系)被引量:8
2003年
应用郭瑞林提出的同异分析法 ,对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部分大豆品种及 2个新品系在水、旱地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及其有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旱作条件下 ,豫豆 2 3号、豫豆 2 2号、豫豆 2 1号为优良品种 ,豫豆 1 8号、豫豆 2 5号、洛 961为较好的品种 ,豫豆 1 6号、豫豆 1 9号、972 5为一般品种 (系 ) ,972 2为较差品系 ;在灌溉条件下 ,豫豆 1 8号、豫豆 2 2号、豫豆 2 5号为优良品种 ,豫豆 2 1号、豫豆 2 3号、洛 961为较好品种 ,豫豆 1 9号、豫豆 1 6号为一般品种 ,972 5、972 2为较差品系。
袁爱梅张富厚袁建国李雪英张敏
关键词:大豆同异分析法
盛花期喷施果实整形素对华冠苹果果个的影响
1998年
试验结果表明,于华冠苹果盛花期对花朵喷施500倍的果实整形素液,可使果实的纵径、横径和果形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大11.3~15.5mm、6.7~12.1mm和0.06~0.07,有利于生产大个、高桩果。尤以在科学疏花后喷施的效果更好。
郭秀璞王淑芳袁爱梅王森
关键词:苹果华冠苹果纵径横径果形指数
矮败小麦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株高遗传特点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在育种过程中有效控制矮败小麦群体的株高,对矮败小麦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和控制授粉后代群体的株高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中可育株和不育株株高差异明显,有利于选择利用。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应注意扬花前在一定选择强度下及时淘汰不良高秆可育株,并收获相对较矮的矮秆不育株种子混合成下一轮群体。对轮选群体中分离出的优良矮秆不育株进行控制授粉,也应优先考虑选择株高相对较矮的优良种质做父本。通过以上措施,矮败小麦后代群体在株高性状上容易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可育株的出现频率。
董普辉袁建国冯昞瑶王黎明韩赞平高双成袁爱梅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控制授粉株高
一种普通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291S是笔者在普通小麦品系西农291中发现的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材料,对其育性转换特性、雄性败育特点及不育性的遗传规律进行初步研究,为应用于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依据。对291S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察花药发育状况及花粉粒I2-KI染色反应,并对育性进行提纯;对291S与普通小麦的杂交F1、回交及F2群体的育性表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91S是一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表现为秋播短日低温条件下部分可育,春播长日高温条件下高度不育;291S在一定的光温诱导下会出现雄蕊心皮化现象,其在不育阶段的花粉败育类型以圆败为主;291S群体内个体间育性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异,其可繁性和不育性经选择可以得到有效改良;291S/291的F1代育性完全恢复,推测291S为隐性核不育类型;回交和F2群体的育性分析表明,其不育性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还受到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291S育性转换明显,不育性的遗传行为比较简单,在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上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董普辉何蓓如王宏娟袁建国王彬陈春艳袁爱梅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河科大9612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河科大9612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组以太谷核不育(Tal)小麦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8015)。河科大9612属弱春性多穗型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中晚茬高水肥地块及相应生态类型区推广种植。
董普辉袁建国韩赞平王黎明袁爱梅
关键词:高产早熟选育太谷核不育多穗型品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