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飞舟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应激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氧化应激
  • 3篇细胞
  • 3篇肝细胞
  • 2篇代谢水平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正常肝细胞
  • 2篇活性
  • 1篇代偿
  • 1篇代谢通路
  • 1篇端粒酶活性
  • 1篇正常细胞
  • 1篇脂肪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谢飞舟
  • 7篇施冬云
  • 5篇刘珊林
  • 3篇肖玲
  • 2篇隋宜伦
  • 2篇胡梦瑶
  • 1篇冯颖
  • 1篇刘精东
  • 1篇陈杰斌
  • 1篇刘小勇
  • 1篇邱悦群
  • 1篇胡艳
  • 1篇王静
  • 1篇王静
  • 1篇廖中强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葡萄糖应激与抗氧化代偿的变化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人群空腹及葡萄糖口服应激模型,研究葡萄糖应激对人体自由基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水平和机体抗氧化代偿能力的关系,以探明自由基对糖尿病不同病程的介导规律。方法分为健康对照组(CO)、糖尿病前期组(DP)、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并发症组(DC),每组选30例。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各组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液(GS)后2 h的肘静脉血各5 mL,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维生素C(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空腹氧化水平各组依次:DC>DM>DP>CO;还原水平除DP组SOD活力高于CO组,各组总体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剧呈下降趋势。葡萄糖应激2 h后各组自由基氧化还原水平排列类同空腹。GS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各组H2O2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还原水平各组有不同,CO与DP组在GS干预后,T-AOC水平比干预前都升高。随糖代谢异常程度加剧,氧化应激水平逐步增高,抗氧化能力逐趋下降,氧化损伤产物MDA增多。GS应激后,CO、DP组的总体抗氧化能力T-AOC显示代偿性增高,而DM、DC组无此效应。结论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与DP组所具的抗氧化代偿能力,提示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谢飞舟施冬云肖玲刘精东刘珊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活性氧
糖应激对2型糖尿病氧化还原代谢水平的影响
谢飞舟施冬云肖玲刘珊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
缺氧应激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不同影响
研究目的:在缺氧应激条件下肿瘤细胞和肝癌细胞能量代谢的不同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采用环境缺氧来模拟肿瘤的体内环境,比较了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在缺氧应激条件下能量代谢的不同。结果:在缺氧条件下,ROS的释放增加,肝癌细胞...
施冬云冯颖谢飞舟刘珊林
文献传递
糖应激对2型糖尿病氧化还原代谢水平的影响
谢飞舟施冬云肖玲刘珊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
氧化还原微环境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肿瘤细胞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特性,通过改变细胞中氧化还原环境,探讨氧化还原微环境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常人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株,分别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和缺氧应激,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
谢飞舟隋宜伦王静刘珊林施冬云
关键词:肝肿瘤细胞正常肝细胞端粒酶活性
文献传递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氧化还原微环境被引量:12
2012年
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染色体,防止其降解、末端融合和重组。端粒酶是通过逆转录维持端粒长度的蛋白核酸复合体。二者共同构成了端粒-端粒酶系统。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人们发现该系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可导致端粒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文总结了影响端粒、端粒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途径,并分析了氧化还原微环境和氧化应激对其的影响及对人类疾病的作用。
胡梦瑶隋宜伦谢飞舟施冬云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
西红花酸抗氧化干预脂肪肝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油酸和棕榈酸的脂肪酸混合液诱导L02肝细胞株,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加入一定浓度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以及细胞内氧化还原指标包括谷胱甘肽(GSH)、还原型辅酶Ⅱ(NADP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反映西红花酸对脂肪肝细胞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使用西红花酸后脂肪肝细胞中TG含量降低,细胞中脂质沉积有效缓解,ROS、MDA水平呈明显下降,且NADPH,GSH,SOD等抗氧化系统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西红花酸通过降低脂肪肝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对脂肪肝防治有一定作用。
廖中强胡梦瑶王静谢飞舟冯颖施冬云
关键词:西红花酸
糖尿病患者氧化还原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机体的氧化还原水平在2型糖尿病(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置葡萄糖调节受损组(D I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并发症组(DC组)及两组健康对照组[年青对照组(HY组)和中老年对照组(HM组)],每组选择30例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清SOD、VC、VE及MDA、H2O2。结果:血清MDA、H2O2在年青对照组、中老年对照组、葡萄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症组依次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组及糖尿病组的血清SOD、VC、VE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年青对照组比中老年对照组抗氧化应激能力较强;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还原水平下降,提示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在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谢飞舟邱悦群刘小勇胡艳陈杰斌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