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爱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3篇病例
  • 2篇胆汁
  • 2篇疑难病
  • 2篇轴索
  • 2篇轴索变性
  • 2篇组织化学
  • 2篇例析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电子探针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电子显微镜检...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清
  • 1篇肾病
  • 1篇肾疾病
  • 1篇生物检验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6篇谭爱玲
  • 4篇徐锡萍
  • 3篇杨期东
  • 3篇龙小艳
  • 3篇王煜
  • 3篇许念桂
  • 3篇彭隆祥
  • 3篇朱凯云
  • 2篇黄生福
  • 2篇刘威
  • 2篇文宇
  • 2篇杨竹林
  • 2篇魏红
  • 2篇武英
  • 2篇李永国
  • 2篇王群伟
  • 1篇王学军
  • 1篇蒋云生
  • 1篇吴晓瑛
  • 1篇李进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03
  • 4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疑难病例析评 第25例 肢端麻痛-神经束膜增厚-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Ⅰ)
2002年
龙小艳杨期东彭隆祥徐锡萍王煜谭爱玲朱凯云许念桂武英
关键词:病例报告
感觉神经束膜炎(附1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感觉神经束膜炎(SP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雷公藤多甙治疗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SP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10年系统观察,相隔10年分别行左、右腓肠神经活检,并随访患者雷公藤多甙治疗疗效。结果 本例患者表现为急性起病,进行性全身麻痛,以肢体远端明显;病理特点:腓肠神经束膜增厚,神经纤维间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轴索变性,髓鞘脱失;雷公藤多甙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生活能自理,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本例SPN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雷公藤多甙治疗有效。
杨期东龙小艳彭隆祥徐锡萍谭爱玲王煜朱凯云许念桂武英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疗效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
人体慢性铅性肾病X射线微区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该文测试慢性铅性肾病患者近曲小管上皮的细胞内所含微量元素 ,旨在对人体慢性铅性肾病进一步探讨。方法 :应用X射线微量分析仪 ,作电子探针X射线微量分析。结果 :不同病例铅峰的高低与铅接触的时间长短、量的多少有关。结论 :X射线微区分析 ,不仅可以证实慢性铅性肾病的诊断 ,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而且还可间接地推测出铅吸收入血后在机体的残留情况。
徐锡萍王铁霞蒋云生谭爱玲李进
关键词:肾疾病电子探针
疑难病例析评 第25例 肢端麻痛—神经束膜增厚—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Ⅱ)
2002年
龙小艳杨期东彭隆祥徐锡萍王煜谭爱玲朱凯云许念桂武英中
关键词:轴索变性病例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与胆囊黏膜中纳米细菌的分布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在正常人群血清及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和胆囊黏膜中的分布情况。 方法  ( 1)采用ELASA方法测定 338例正常人群和 76例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的感染情况 ;( 2 )对 5 7例胆囊结石和 18例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进行纳米细菌培养 ,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进行鉴定 ;( 3)随机选取其中 40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相应胆汁和胆囊黏膜中纳米细菌分布的差异。 结果  ( 1)正常人群和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分别为 8 0 %和 31 6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 χ2 =2 9 90 ,P <0 0 5 ) ;( 2 ) 75例胆汁中有46例感染纳米细菌 ,阳性率为 6 1 3 % ,其中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纳米细菌的感染率为 6 1 4 % ,非胆囊结石患者的胆汁纳米细菌的感染率为 6 1 1% ,两者间并无统计学差异 ( χ2 =0 89,P >0 0 5 )。 ( 3) 14例胆囊结石患者胆囊黏膜感染纳米细菌 ,阳性率为 35 0 % ,其主要分布在黏膜或黏膜下层及钙化灶。 结论 正常人群血清中纳米细菌感染率为 8 0 % ,胆囊结石患者血清、胆汁和胆囊黏膜中存在着纳米细菌感染 ;胆囊壁的钙化或纤维化可能与纳米细菌感染有关。
文宇李永国杨竹林王学军魏红刘威谭爱玲苗雄鹰王群伟黄生福E.Olavi KajanderNeva Ciftcioglu
关键词:胆囊结石血清胆汁免疫组织化学
胆汁纳米细菌的培养与鉴定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在胆汁中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学特性 ,并对其鉴定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 75例胆囊胆汁标本进行纳米细菌培养 ,观察其生长情况 ,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钙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结果 胆汁中纳米细菌感染率为 6 1 3% ,其中出现完全或部分黏附于管底壁的白色沉淀者 ,纳米细菌阳性率为 75 7% ,而沉淀完全呈絮状或无沉淀者 ,阳性率为4 7 4 % ,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胆汁标本经透射电镜扫描均发现纳米细菌。钙染色的阳性率为 38 7% ,与免疫组化染色相比较 ,其灵敏度为 5 8 7% ,特异度为 93 1% ,假阳性率6 9% ,假阴性率 4 1 3%。结论 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联合透射电镜扫描可鉴定纳米细菌 ;钙染色对纳米细菌的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紧密黏附于管底的白色沉淀是纳米细菌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微生物学特性。
李永国文宇杨竹林魏红刘威谭爱玲吴晓瑛王群伟黄生福Kajander EOCiftcioglu N
关键词:纳米细菌胆汁电子显微镜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