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皓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留学
  • 4篇留学生
  • 3篇学史
  • 3篇留学史
  • 3篇教育
  • 2篇兴衰
  • 2篇行卷
  • 2篇派遣
  • 2篇派遣留学生
  • 2篇外务省
  • 2篇进士
  • 2篇国语
  • 1篇东亚同文书院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选拔
  • 1篇学理
  • 1篇学生身份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过程

机构

  • 11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4篇谭皓

传媒

  • 4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日语学习与研...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中小企业
  • 1篇教育与考试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世界历史评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代日本军方首批留华学生考略被引量:9
2014年
1873年末,日本明治政府陆军省派遣八名军官来华留学,是为近代曰本军方派出的首批留华学生。八人曾先后在上海、天津、北京学习北京官话,直至翌年年末中曰围绕"牡丹社事件"的谈判陷入僵局,日本以为和谈无望,战事将起,才将其陆续撤回。所以,他们前后在华仅一年时间,而其他不利因素也影响了留学效果。然而,此次陆军军官来华留学实为日本军方策划侵略亚洲"大阴谋"的前奏,标志着日本军方通过分批派遣军官来华留学、侦察,以便为对外侵略扩张服务的阴谋就此展开。
谭皓
关键词:留学留学生
侵华战前的特别留学:日本外务省留华学生委托培养问题
2017年
近代以降,日本外务省为培养精通汉语的翻译人才,派遣大量留学生来华,或随私人教师或入学校学习汉语。但自1919年起,外务省改将汉语留学生委托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培养,并将俄语留学生委托哈尔滨日俄协会学校培养,开启颇为特别的留华学生委托培养模式。委托培养模式本质上是外务省为侵略扩张背景下的留华学生培养模式试水,但结果并不成功。这不仅说明外务省欲借日本人在华开办的学校一劳永逸地培养汉语、俄语留学生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也揭示了为侵略服务的留学生培养模式必然走向衰亡。
谭皓
关键词:外务省东亚同文书院
近代日本农商务省“实业练习生”的中国调查被引量:4
2017年
甲午战后,日本从中国攫取巨额赔款及商贸特权,遂于1896—1928年间由农商务省派遣大量"实业练习生"来华。"实业练习生"在研习中国纺织、工矿、水产、商业等专门技术的同时,还搜集、调查相关行业商况及交易习惯,并撰写了大量调查报告,为日本开展对华贸易提供情报。本文根据已汇编影印出版的1899—1905年间40人次的调查报告及日本外务省相关档案,对"实业练习生"的中国调查进行个案及综合分析,进而揭示其具有教育实习与经济侦察双重性质,其行为本身亦兼具调查、交流的合理性和为经济侵略服务的非正义性。"实业练习生"充当了日本对外(经济)侵略的急先锋。
谭皓
试论近代日本外务省对华派遣留学生制度(1871—1931)被引量:3
2017年
近代以降,日本外务省为培养精通汉语的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来华。具体而言,外务省自1874年将留学生安排在北京学习,是对华派遣留学生之始;至1883年制定《清国北京留学生规则》,使留学生派遣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随后10余年间,留学生派遣制度在留学生选拔、在华培养及期满后安置等方面日臻完善;至1894年颁布《外务省留学生规程》时,将留华学生派遣纳入海外留学生派遣的整体制度框架;1919年又改将留华学生委托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培养,但以失败告终。外务省对华派遣留学生制度与近代中国之关联不可小觑,且培养出大量外交人才,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受制于日本侵华政策,其最终沦为侵略附庸,折射出时代的光与影。
谭皓
关键词:外务省留学史
浅谈唐代进士行卷的兴衰及启示
2009年
行卷作为唐代进士科的特有现象,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通过论述行卷兴衰的原因,试分析其对当下考试改革的启示。
谭皓
关键词:行卷兴衰
品川久太郎日本海军省留华学生身份考
2020年
近代以降,日本政府各部门出于培养汉语翻译人才等目的,对华派遣了留学生。不过,由于资料阙如及资料记述漏误、牴牾等问题,学界对这些日本"留华学生"的人员构成等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如《对支回顾录》《续对支回顾录》对留华学生的多处记述都存在问题,导致学界对其身份认定存在困难。不过,对留学生身份的考证是研究的基础和第一要务。本文对品川久太郎日本海军省留华学生身份的考证,便涉及史料记述相互牴牾的问题。其实,档案记载不可盲信,品川的留华学生身份或只停留在纸面,不过是其为变通应对征兵问题,继续在华工作而寻找的借口。所以,他并非严格意义上海军省派遣来华的留学生。总之,史料纷杂且相互牴牾,如何抽丝剥茧,不至于治丝益棼,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研究者需在挖掘史料的同时,着力甄别考订,多方求证,方可接近历史的真实。
谭皓
日本参谋本部首批“清国语学生”考略被引量:4
2014年
1879年末,日本参谋本部派遣16名"清国语学生"来华留学。这是日本军方正式以"留学生"名义,派员来华学习汉语之始。16人在京留学期间,在陆军步兵少佐梶山鼎介的管理下,通过聘请私人教师,以《语言自迩集》为教材学习汉语,直至1881年末应召归国。虽然归国仓促,影响了留学效果,但他们后来大都胜任了汉语教师职务,并活跃于日本对华交涉中。此外,此次派遣不仅是日本军方从汉语专业学生挑选留学生生源的开始,作为其对外派遣语言留学生的开端,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谭皓
关键词:留学
日本留学生盐谷温来华留学考略被引量:1
2019年
日本明治时期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大背景下,为培养胜任汉学等相关教授,自1899年开始派遣留学生来华留学,盐谷温便是其派遣的第七位留华学生。盐谷在来华前曾先赴德国留学,其间曾表现出对来华留学的顾虑。但留华期间,他拜于叶德辉门下研习元曲,深得叶氏真传,回国后凭论文《元曲研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可谓学有所成。这段留学经历不仅对其个人学术发展至关重要,在近代日本对华官派留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谭皓
关键词:留学史
试论近代日本文部省对华派遣留学生制度被引量:3
2015年
日本文部省虽自明治初年起便负责管理并对外派遣留学生,但在其后近30年间从未派遣学生来华留学。随着日本帝国大学中分科大学的设置、讲座制的引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文部省为培养胜任汉学等相关讲座的教师,自1899年起对华派遣留学生,从而开启日本学术型留华学生的先河,其中服部宇之吉便是名副其实的首位文部省留华学生。至1920年通过派遣留学生补充各新建大学师资的目的基本达成后,文部省又废止原有制度,代之以派遣"在外研究员",但与前期变化不大。文部省留华学生虽起步较晚且人数有限,受重视程度不及留学欧美者,并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但在近代日本对华派遣留学生史、日本汉学发展史,乃至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有独特地位。
谭皓
关键词:文部省留学史
日本创业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独特的历史背景 日本创业教育起源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在日本由古代向近代演进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变化是从前居“士、农、工、商四民之末”的商人阶层的崛起及中小企业的涌现。据江户初年成书的《日本永代藏》记述,大阪商人须恪守诸如“不恋美食、不淫乱、不着绢物”等16项训诫。可以说,传统的“商人教育”为后世的创业教育积累了经验。
谭皓
关键词:创业教育商人阶层教育起源演进过程社会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