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素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卤代苯醌引起的DNA损伤及机理研究
- 贾素萍朱本占郭良宏
- 关键词:DNA损伤
- 苯乙烯致DNA间接损伤效应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
- 2008年
- 许多有机化合物自身没有致癌毒性,但进入生物体内,经过体内代谢酶的催化后转化成活性中间体,与DNA形成共价化合物.这些间接的损伤会最终导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检测间接致癌化合物对DNA的损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论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来检测有机化合物苯乙烯对DNA的间接损伤效应,该传感器以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光电信号分子、双链DNA和血红蛋白组装在半导体电极上.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传感膜中的血红蛋白可将苯乙烯转化为氧化苯乙烯,氧化苯乙烯扩散到膜内,与DNA形成加合物,引起DNA结构变化,导致光电分子光电流信号的增加.实验中,将修饰好的电极置于终浓度为2mM H2O2和2%苯乙烯(体积比)的混合液(pH7.3的磷酸缓冲液配制)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光电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流信号随着反应时间逐渐升高,在30min后趋于稳定,表明苯乙烯在传感膜上的氧化和DNA的损伤反应基本完成.与反应前相比,反应后光电流增加了40%,并且酶催化苯乙烯生成的氧化苯乙烯经紫外可见光谱得到验证.论文建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模拟了体内DNA损伤反应过程,能快速有效地检测苯乙烯对DNA的间接损伤效应,有望为有机化合物潜在基因毒性的风险评估提供一个快速筛查工具。
- 贾素萍梁敏敏郭良宏
- 关键词:DNA损伤苯乙烯
- 光电化学DNA传感器快速检测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诱导的DNA损伤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逐渐有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的结果表明,许多纳米材料存在潜在的毒性.我们用实验室先前建立的光电化学DNA传感器快速检测了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诱导的DNA损伤.在这个传感系统中,我们通过静电组装的方式将双链DNA膜组装到纳米SnO2半导体电极上,然后使用一种DNA双链嵌入剂,即Ru(bpy)2(dppz)2+(bpy=2,2'-bipyridine,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作为光电信号分子.当电极上的DNA膜暴露于2.0mg/mL的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1小时后,电极的光电信号下降了将近20%.光电流的下降是由于DNA膜受到损伤,使得嵌入到电极表面的Ru(bpy)2(dppz)2+信号分子的量减少所导致的.凝胶电泳的实验结果也表明,DNA与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孵育后产生了化学损伤.然而,光电化学传感器与凝胶电泳的结果同时还表明,多次清洗后的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并不会导致DNA损伤,而未清洗的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的上清液却可以导致与聚苯乙烯纳米球溶液大致相当的DNA损伤.清洗后上清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其中含有杂质,且呈现出与氧化苯乙烯类似的特征吸收,而氧化苯乙烯是一种已知的DNA加合损伤试剂.因此,上清液中存在的氧化苯乙烯等杂质可能是导致DNA损伤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在进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之前,对于材料的充分表征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报道了光电化学传感器在快速评价纳米材料在DNA损伤上的应用.
- 张斌田杜鑫贾素萍贺军辉郭良宏
- 关键词:纳米材料毒性DNA损伤传感器
- 用于环境化合物定量测定和毒性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
- 在人工合成的几十万种化学物质中,只有不到10%的化合物有足够的毒性测试数据。目前评定化合物对生物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测试方法进行,费用高昂、周期长,不适合大批量化合物的毒性筛查。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近...
- 郭良宏梁敏敏贾素萍张勤朱胜超
- 关键词:生物检测光电化学毒性测试
- 文献传递
- 用于环境化合物定量测定和毒性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
- 在人工合成的几十万种化学物质中,只有不到10%的化合物有足够的毒性测试数据。目前评定化合物对生物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测试方法进行,费用高昂、周期长,不适合大批量化合物的毒性筛查。针对这些
- 郭良宏梁敏敏贾素萍张勤朱胜超
- 关键词:生物检测光电化学
- 文献传递
- 光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聚苯乙烯纳米球对DNA的损伤
- 张斌田贾素萍郭良宏
- 生物电分析新方法与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制
- 2009年
- 生物电分析化学是一门利用生物分子作为识别元件、通过生物反应后电极过程产生的信号的变化对未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学科。目前常用的生物识别元件有酶、核酸(包括核酸适配体)、抗体、受体等,而可供检测的信号广义上包括电流、电阻、光电流和电化学发光等。在过去5年的工作中,我们针对生命科学、临床检验和环境监测等实际应用领域,分别研究了电化学酶传感器、光电化学核酸损伤传感器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原理与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检测仪器。
- 郭良宏赵利霞黄荣富贾素萍
- 关键词:检测仪器生物电电化学发光酶传感器免疫检测电分析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