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钟雄

作品数:890 被引量:3,367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9篇期刊文章
  • 107篇会议论文
  • 5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0篇农业科学
  • 185篇生物学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医药卫生
  • 7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8篇龙眼
  • 208篇基因
  • 102篇愈伤
  • 100篇愈伤组织
  • 94篇体胚
  • 94篇克隆
  • 80篇胚发生
  • 66篇体胚发生
  • 65篇体细胞胚
  • 64篇胚性
  • 58篇胚性愈伤
  • 58篇基因克隆
  • 56篇胚性愈伤组织
  • 56篇龙眼胚性愈伤...
  • 54篇植物
  • 54篇体细胞胚胎
  • 52篇香蕉
  • 48篇胎发
  • 48篇胁迫
  • 48篇家族

机构

  • 877篇福建农林大学
  • 63篇福建省农业科...
  • 19篇泉州师范学院
  • 14篇三明市农业科...
  • 12篇潍坊科技学院
  • 11篇福建省亚热带...
  • 9篇宁德师范学院
  • 9篇漳州卫生职业...
  • 9篇惠州农业学校
  • 8篇福建农业大学
  • 8篇台湾大学
  • 6篇福建省热带作...
  • 6篇学研究院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韩山师范学院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漳州城市职业...
  • 4篇三明市农业科...
  • 3篇福建广播电视...
  • 3篇漳州职业技术...

作者

  • 887篇赖钟雄
  • 285篇林玉玲
  • 111篇张梓浩
  • 110篇陈裕坤
  • 98篇刘生财
  • 66篇程春振
  • 51篇徐小萍
  • 50篇郭玉琼
  • 47篇陈义挺
  • 47篇陈晓慧
  • 39篇赖呈纯
  • 39篇张舒婷
  • 34篇潘东明
  • 33篇蔡英卿
  • 32篇陈振光
  • 30篇吴金寿
  • 26篇林秀莲
  • 26篇刘炜婳
  • 22篇郭容芳
  • 20篇李惠华

传媒

  • 124篇热带作物学报
  • 72篇福建农林大学...
  • 62篇应用与环境生...
  • 57篇园艺与种苗
  • 47篇亚热带农业研...
  • 36篇西北植物学报
  • 28篇福建农业学报
  • 27篇园艺学报
  • 21篇江西农业大学...
  • 2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7篇果树学报
  • 16篇福建农业大学...
  • 15篇福建果树
  • 13篇第五届全国植...
  • 9篇分子植物育种
  • 9篇龙岩学院学报
  • 9篇中国园艺学会...
  • 8篇生物技术通报
  • 8篇第三届全国植...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5篇2023
  • 46篇2022
  • 40篇2021
  • 51篇2020
  • 65篇2019
  • 59篇2018
  • 47篇2017
  • 35篇2016
  • 36篇2015
  • 46篇2014
  • 40篇2013
  • 49篇2012
  • 39篇2011
  • 22篇2010
  • 15篇2009
  • 39篇2008
  • 44篇2007
  • 39篇2006
  • 33篇2005
8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芸香科属间嫁接嵌合体的拉丁名称:+Citroponcirus‘Hormish’被引量:2
2004年
柑桔属(CitrusL.)和枳属(PoncirusRaf.)属间嫁接嵌合体是1986年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一个专业户果园的芦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嫁接于枳(Poncirustrifoliata(L.)Raf.)的2 a生植株发生冻害后由嫁接口蘖芽产生变异获得的。枝条有单身复叶、二出复叶和三出复叶,一些枝条出现三出复叶枳枝,表现出芦柑和枳的嵌合;幼果密被茸毛,为枳的性状,成熟果实为芦柑形态并具有芦柑风味,产生一部分为枳一部分为芦柑的嵌合果;果实汁胞以橙红色为主,兼有少量淡黄色汁胞和橙黄嵌合汁胞。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芸香科柑桔属和枳属属间嫁接嵌合体拉丁名称的属名是柑桔属和枳属的属名合并建立的新“属名”,定名为+枳合芦属(+Citroponcirus),栽培品种加词采用这个嫁接嵌合体发现者的人名表示,这个属间嫁接嵌合体的拉丁名称是+Citroponcirus‘Hormish’;以公式表示为Citrusreticulata+Poncirustrifoliata。在施文格(Swingle)柑桔分类系统中,+Citroponcirus‘Hormish’是目前世界上芸香科嫁接嵌合体中唯一的属间嫁接嵌合体。
吴洪明林宝明赖钟雄吕柳新林桂芳潘东明杨江帆
关键词:芸香科
龙眼生长素应答因子基因克隆及其在体胚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法克隆生长素应答因子基因(auxin response fac-tor,即DL-ARF1),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其在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DL-ARF1基因的mRNA全长序列为2 695bp(GenBank登录号GQ923778),包含2 046bp开放阅读框,163bp 5′非编码区(5′UTR),486bp 3′非编码区(3′UTR);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含681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ARF基因相似性达40%~81%。DL-ARF1基因可能属于转录抑制因子,在龙眼体胚的各阶段均有表达,整个变化趋势呈双峰形,在胚性愈伤Ⅱ(Stage 2)中的表达量最高。
李惠华赖钟雄苏明华林玉玲
关键词: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对厚荚相思种子离体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厚荚相思种子是硬实性种子,本试验采用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处理方法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浓硫酸25min+沸水浸泡20min的处理方法最好,萌发率可达95%;浓硫酸与沸水浸泡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整齐度均优于单独用浓硫酸处理或沸水浴处理,而异状萌发率、腐烂率也较低。该处理方法对提高其它相思类的种子萌发率有参考价值。
林珊珊蔡汉权赖钟雄郭玉琼林庆良吕亚凤
关键词:浓硫酸沸水种子浸泡厚荚相思种子萌发率离体培养
3种类型福建野生蕉的离体繁殖研究
2014年
对3种类型的福建野生蕉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以宦溪野生蕉、北峰野生蕉吸芽为材料建立无菌株系;以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定芽增殖、薄片出芽以及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3种野生蕉试管苗增殖的基因型差异;最后将所得福建野生蕉试管苗进行生根及移栽研究。结果表明:MS+NAA 0.1 mg/L+6-BA 4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的增殖;MS+NAA 0.2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薄片出芽;MS+6-BA 6 mg/L+Ad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多芽体)的增殖,MS+NAA 0.2 mg/L+6-BA 4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大芽)的增殖。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5也适合福州宦溪野生蕉、福州北峰野生蕉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4还可用于福建野生蕉试管苗的生根。三种野生蕉试管苗在0.5∶1∶1的沙土、园土、泥炭土基质中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达到97%、95%、90%。
刘炜婳赖钟雄
关键词:野生蕉离体繁殖类原球茎不定芽
香蕉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香蕉水通道蛋白(AQP)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特点,为其基因编码规律及功能和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don W、SPSS、Origin等软件分析香蕉AQP基因家族密码子偏好性。[结果]从香蕉基因组中鉴定获得54条香蕉AQP基因,其中包括9条NIPs、21条PIPs、4条SIPs和20条TIPs。香蕉AQP基因家族A、T、C、G出现频率平均值分别为12.0%、15.9%、52.3%和37.4%,平均GC3s含量为75.8%,ENc值在31.0~60.7,平均值为42.9;SIPs、NIPs、PIPs和TIPs分别有2、5、7和6个最优密码子,且多以C结尾,少数以G结尾;ENc和CAI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密码子第3位碱基会影响基因表达能力。[结论]香蕉AQP家族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G和C且以G/C结尾的密码子,PIPs和TIPs密码子偏好性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较大,而NIPs和SIPs受碱基突变的影响较大。
屈蒙蒙孙雪丽郝向阳时梦谭秋月刘萍元梁蕾廖斌赖钟雄程春振
关键词:香蕉水通道蛋白密码子
66份荔枝古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RAPD技术对66份荔枝古树(其中福州市64份,广东开平市2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随机引物共产生232条RAPD带,其中216条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93.10%,说明66份荔枝古树资源有丰富的多样性。根据扩增条带多态性,利用UPGMA构建了荔枝古树的亲缘关系树状图,遗传距离为0.000~1.000。当D=0.909时,66份荔枝古树资源可以分为3组;当D=0.746时,分为9组;当D=0.578时,可归为18组,同一地方的荔枝古树基本可以划分在一起,但也有个别划分在不同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福州市区荔枝古树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该研究为福州市区荔枝古树特异基因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挖掘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焕苓赖钟雄陈义挺林秀莲徐炜林治良
关键词:RAPD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RM1基因的克隆及其定位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白玉陈晓慧谢礼洋吴晓佩林玉玲赖钟雄
关键词:龙眼体胚发生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下荔枝古树花药胚性愈伤组织SOD活性的变化
以福州市西禅寺“宋荔”等荔枝古树花药胚性愈伤组织(EC)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下荔枝古树EC的SOD活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古树“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呈“M”型变化,分别在20℃、144h和5℃、...
许珊珊赖钟雄
文献传递
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与低温胁迫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和q RT-PCR克隆Ran基因,并对其在响应低温胁迫和水杨酸处理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得到6条含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Ran基因c DNA序列,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植物Ran蛋白高度同源,带有GTP水解结构域、Ran GAP结合结构域和酸性尾巴等典型结构域。q PCR分析结果表明,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在根、叶片、花序轴、苞片、花、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在叶片、花和果肉中的表达量较高。此外,低温胁迫和水杨酸处理可显著影响三明野生蕉Ran基因的表达。【结论】三明野生蕉Ran基因与细胞分裂、低温胁迫响应和水杨酸信号转导有关。
张雅玲方智振赖钟雄
关键词:野生蕉低温胁迫基因表达
茉莉3品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应用透射电镜对地栽3茉莉品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详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茉莉品种春季和秋季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完整,但夏季和冬季3茉莉品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且品种间的变化有差异。茉莉遭受高温(夏季)或低温(冬季)胁迫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具有适应意义,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亚显微结构会受伤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双瓣茉莉比单、多瓣茉莉抗低温和高温能力更强,有细胞超微结构基础,在高温和低温胁迫下,双瓣茉莉细胞超微结构更稳定。
邓传远郭素枝王湘平赖钟雄潘东明
关键词:茉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
共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