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54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皮房间隔缺损堵闭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房间隔缺损54例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5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在术后10分钟复查超声有少量残余分流8例,术后一个月复查有少量残余分流2例。结论: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前超声心动图作为病例筛选,术中监视封堵器的放置位置,术后随访超声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 吴红萍张瑜金恒赵刚管耘园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超声心动图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观察及其疗效分析。方法:32例PDA患者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大小,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置入动脉导管内,使之在动脉导管最窄处固定,即刻造影,术后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主动脉弓造影即刻无分流26例;5例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经UCG复查,其中4例术后48h分流消失,1例术后3个月分流消失;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平均压由封堵前(40.0±15.3)mmHg下降至(33.0±14.1)mmHg(P<0.05);术后3个月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缩小(92.0±29.4)mlvs(110.0±30.2)ml,(54.0±11.3)mlvs(63.0±15.0)ml,P<0.05。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不失为很有前途的代替进口封堵器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 金恒赵刚吴红萍王毅马明管耘园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术
- 阿托伐他汀对心衰sCD40L、BNP水平的影响
- 陶国华金恒吴红萍赵刚
- 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观察及其疗效分析。方法32例PDA患者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大小,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置入动脉导管内,使之在动脉导管最窄处固定,即刻造影,术后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主动脉弓造影即刻无分流26例;5例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经UCG复查,其中4例术后48h分流消失,1例术后3月分流消失;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平均压由封堵前(40±15.3)mmHg下降至(33±14.1)mmHg(P〈0.05);术后3月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缩小(92±29.4)ml VS(110±30.2)ml,(54±11.3)ml VS(63±15.0)ml,P〈0.05)。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不失为很有前途的代替进口封堵器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 金恒赵刚吴红萍王毅马明管耘园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疗效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缺封堵术后右心大小及功能的变化
- 2011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缺封堵术后右心大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房间隔缺损56例术前术后行三位容积成像,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术前术后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并分析。结果房缺封堵术后24h,6个月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输出量、右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房缺封堵术后患者右室大小及功能较术前有较明显的改善。
- 张瑜金恒赵刚吴红平
-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右心功能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兔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兔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成年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心衰对照组(n=12)、心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2),后两组均通过主动脉瓣膜破坏两周后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成功制备心衰动物模型,心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实验6周末开始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3mg/kg灌胃治疗共4周,测定各组实验前、实验6周末、实验10周末时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血清sCD40L基线水平呈微量,且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功制备心衰模型后心衰对照组、心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的血清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心衰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明显低于心衰对照组(P<0.05),心衰对照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病程中血清sCD40L水平明显升高,参与心衰病理过程,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心衰时血清sCD40L水平,这是阿托伐他汀对心衰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 金恒赵刚吴红萍陶国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可溶性CD40L阿托伐他汀动物模型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sCD40L、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sCD40L和BNP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探讨其在慢性心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干预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采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法他汀20 mg。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查血脂、BNP及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sCD40L与LVEF呈负相关,血脂和BNP的变化与sCD40L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BNP及sCD40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阿托法他汀治疗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sCD40L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BNP呈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心衰时血清sCD40L水平s,CD40L可作为心衰预测的新指标。
- 陶国华金恒吴红萍赵刚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SCD40LB型钠尿肽阿托伐他汀
- 双盘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及随访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双盘封堵器在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应用效果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入住我院的VSD患者78例,于X线下行经皮VSD封堵术,术后1周内、3个月、1和2年的随访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电图(ECG),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结果73例双盘封堵器植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3.6%(73/78),封堵器直径为5~16mm,平均(10.3±3.2)mm;73例患者均完成全程随访,随访率100%。术后1周TTE随访,8例有残余分流,3个月时5例有残余分流,1、2年时随访残余分流消失。术后心律失常的随访,1周内偶发的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28例(38.4%),2例(2.72%)于封堵术后3d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泼尼松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4~10d后消失。术后1、2年随访束支传导阻滞8例(10.1%)。结论双盘封堵器治疗VSD安全、有效,但术后需严密随访。
- 金恒赵刚吴红萍姜智明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国产封堵器
- 阿托伐他汀对心衰sCD40L、BNP水平的影响
-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sCD40L和BNP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探讨其在慢性心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9)和对照组(n=5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
- 陶国华金恒吴红萍赵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