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军
- 作品数:19 被引量:441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3
- 2008年
-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赵文军于津平
- 关键词:贸易顺差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
- 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
- 贸易收支持续大量顺差是当前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征。1994年中国对外贸易盈余53.93亿美元,占GDP比重不到1%,发展到2008年,顺差额高升至2984.51亿美元,占GDP比重随之增加到6.93%。中国贸易顺差的...
- 赵文军
- 关键词:贸易顺差全要素生产率
- 实际汇率升值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在测度1995-2012年我国30个省份实际汇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计量模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法,分别在全国和地区层面上考察了我国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实际汇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性,沿海地区实际汇率升值势头强于内陆地区,我国总体实际汇率呈现较快升值态势。在全国层面上,我国实际汇率升值不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负的直接效应,也会通过与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形成正的间接效应,总效应表现为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挥促进作用。在地区层面上,沿海地区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负直接效应和正间接效应,总效应显示为实际汇率升值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陆地区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推进作用强于沿海地区。
- 赵文军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流通驱动区域经济转型的传导机制研究——以珠三角为例被引量:9
- 2014年
- 随着流通的迅速发展,其在发挥生产和消费连接纽带作用的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驱动效应,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流通发展较快的区域,该效应更为显著。文中基于现有流通与经济转型研究成果的梳理,同时结合流通在经济转型中的现实表现,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对外贸易和要素配置及效率等方面设计测度经济转型发展的指标体系,剖析了流通驱动区域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并以珠三角为例考察该驱动机制的经济效果。
- 张得银赵文军
- 关键词:经济转型珠三角
- FDI与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FDI聚集地之一,然而以这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至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估算了FDI对江苏内资企业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密集使用外资的江苏省内,FDI对江苏省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依赖于行业间的产业关联,总体而言,行业间外溢效应显著,行业内的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但在高附加值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来自于行业间的关联,而且来自于行业内部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竞争。
- 赵文军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生产率水平面板数据模型
- 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来源——基于30个省市区服务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基于30个省市区服务业数据,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对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的来源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服务业增长主要来源于要素投入的推动,TFP的促进作用相对偏低,TFP、资本和劳动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22.43%、50.83%和26.74%。分阶段来看,1992年以前,TFP提高和劳动投入是驱动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贡献份额分别是39.74%和37.83%,资本的平均贡献份额仅有22.43%。1992-2001年,我国服务业增长的来源结构出现深度调整,资本投入绝对主导服务业增长,TFP的平均贡献份额下落至12.18%,也低于劳动投入的平均贡献份额24.04%。2002-2012年,资本投入对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平均贡献份额上升到75.13%,TFP和劳动投入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再下降到9.91%和14.96%。分地区来看,TFP对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对其他地区的贡献,其他地区是通过更快地提升资本贡献,来实现服务业增速对东部地区的追赶和超越。
- 赵文军陈勇
- 关键词:服务业数据包络分析法
- 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及成因研究——基于两贸易品跨期均衡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首先从商品耐用性角度考察中国贸易顺差的内部结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两贸易品跨期均衡消费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对中国耐用和非耐用品贸易收支变动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耐用品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首要来源,但其增速远低于耐用贸易品。从长期看,国内实际资本存量快速扩张是推动耐用和非耐用品贸易顺差不断走高的根本因素,国内实际消费支出上升和非耐用品跨时价格下降是抑制非耐用品贸易顺差的有力因素,而国内实际消费支出上升对耐用品贸易顺差不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本文还分析了相关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并根据长短期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赵文军于津平
- 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长期以来,学者们偏重于从中国总体、地区或国别视角考察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较少从行业层面上对其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从制造业行业视角,采用有界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FDI与贸易收支关系在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收支,而从长期看,则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FDI增加均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改善其贸易收支。
- 赵文军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FDI贸易收支
- 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4
- 2014年
- 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考察了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特征不仅没有出现弱化趋势,反而存在加重迹象。在全国层面上,我国市场化总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各市场化分项进程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进作用,按经济非国有化、产品市场发育、政府减少经济干预、要素市场发育和健全经济法律制度的顺序依次增强。在地区层面上,沿海和内陆地区市场化总进程均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中沿海地区的驱动力度相对较强,各市场化分项进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关系在这两个地区有不同表现。上述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赵文军于津平
-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
- 公共支出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6
- 2014年
- 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支出既可能通过纠正私人投资的外部性对技术进步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可能通过刺激私人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强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利用1995—2010年我国除西藏之外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基于FMOLS方法,考察了公共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强化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公共支出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也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公共支出效率提高则显著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唐颖赵文军
- 关键词:公共支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