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燕英

赵燕英

作品数:56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葡萄球菌
  • 19篇球菌
  • 18篇金黄色葡萄球...
  • 18篇黄色葡萄球菌
  • 15篇肠毒素
  • 12篇毒素
  • 10篇克隆
  • 8篇蛋白
  • 7篇葡萄球菌肠毒...
  • 7篇细胞
  • 7篇金黄色葡萄球...
  • 7篇抗体
  • 6篇炎症
  • 6篇色谱
  • 6篇纯化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炎症因子
  • 4篇液相色谱
  • 4篇乳腺

机构

  • 4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大连民族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四川省畜牧科...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冕宁县畜牧局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作者

  • 55篇赵燕英
  • 26篇唐俊妮
  • 21篇陈娟
  • 16篇刘骥
  • 15篇陈正望
  • 10篇汤承
  • 6篇王建和
  • 6篇陆婕
  • 5篇朱安妮
  • 4篇林亚秋
  • 4篇徐亚欧
  • 3篇陈磊
  • 3篇顿新鹏
  • 3篇王洪志
  • 3篇王琼
  • 2篇王海
  • 2篇李发芳
  • 2篇谈永萍
  • 2篇龙虎
  • 2篇汪俊汉

传媒

  • 9篇西南民族大学...
  • 7篇食品科学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第十七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诱导潜在食物中毒威胁源重组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去折叠及聚合过程被引量:2
2021年
热失活工艺是降低加工食品中潜在的细菌和毒素含量的有效手段。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M,SEM)归属于V型超抗原,具有较弱的催吐活性,是一种潜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物中毒威胁源。本研究利用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变性/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监测重组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recombinant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M,rSEM)热诱导变性过程。结果表明,在低于40℃时,rSEM具有富含α-螺旋(17%)、β-折叠(32%)、转角(21%)的天然折叠态结构,分子表面唯一的121号色氨酸残基位于β-掌型结构域中相对疏水的环境中。随着温度从42℃升高到55℃,rSEM二级结构中减少的α-螺旋含量被增加的β-折叠/转角含量所弥补,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状态未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明显蓝移,同时350 nm和340 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比表现出反S型曲线,说明42~55℃温和加热可导致另一种形式的rSEM折叠中间态(intermediate state,IS)形成。在55~90℃温度范围内,rSEM二级结构基本维持稳定。与此同时,当加热温度从65℃升高至80℃时,350 nm与340 nm波长处的荧光发射强度比并未显示出蛋白处于完全变性状态,说明在加热过程中rSEM二级结构基本维持稳定,而三级结构具有较大动态变化的可能性,这可能与β-掌型结构域可以通过诱导契合结合具有不同构象的主要组织性相容复合体等位基因产物有关系。此外,在70℃乃至更高的温度,rSEM的聚集程度明显增加并且在90℃时达到最大。综上,rSEM中间态形成、聚合体产生以及稳定的β-折叠/转角结构是该蛋白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热稳定性的基础。通过对rSEM热诱导去折叠过程的研究有助于阐明rSEM耐热机理,未来利用该方法对其他各类金葡菌肠毒素热失活机制进行类似研究将利于食品安全性生产工艺过程的改善。
刘骥田万帆唐俊妮陈娟赵燕英于基成
关键词: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
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评《农业概论》
2022年
生物学是当今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本质和生活规律的科学,又称生命科学,研究范畴主要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育规律、生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殷实赵燕英李艳艳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生物多样性生命现象生物教学改革
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SEK原核表达、纯化及溶液构象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K型肠毒素(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K,SEK)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簇编码,流行病学显示,编码SEK蛋白的sek基因在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说明SEK也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中毒潜在致病因子。本研究将截去N端信号肽的SEK蛋白编码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ΔNspsek;通过对sek基因在不同原核表达宿主菌中的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分析,确立SEK蛋白的最优表达条件;利用镍亲合层析纯化含组氨酸(His)标签的SEK融合蛋白,将凝血酶切除His标签后的SEK蛋白进行聚合状态及热稳定分析、荧光发射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EK表达成功,热处理导致蛋白部分降解;荧光光谱揭示SEK蛋白在278 nm和295 nm波长处具有相同的最大色氨酸发射峰;344 nm波长处表明SEK蛋白处于紧密折叠的天然状态;圆二色谱分析表明,ΔNspSEK重组蛋白富含β-折叠(23.6%)、β-转角(28%)以及α-螺旋(29.1%)等二级结构。为深入研究SEK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基础,也对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提高食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田万帆刘骥赵燕英唐俊妮
关键词:原核表达纯化圆二色谱
PGC-1α对C2C12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PGC-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是一种核受体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活动.本实验以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为材料,通过转染pc DNA3.1-flag-PGC-1α真核表达载体,并且与转染空载体的实验对照组比较,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效果,利用MTT比色法检测PGC-1α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PGC-1α在C2C12成肌细胞中被成功超表达,在转染后的2-5 d,转染真核表达载体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但在第6 d差异不显著.
林亚秋谈永萍赵燕英贺庆华罗敏邱翔钟红梅
关键词:PGC-1Α增殖
藏鸡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PID1)的克隆及组织表达谱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本研究旨在阐明藏鸡PI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时序表达谱,并研究PID1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IMF)的关系。利用RT-PCR技术克隆藏鸡PID1基因,用相关软件预测PID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PID1基因在藏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的表达谱,并分析其与IMF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克隆得到藏鸡PID1基因序列长度为654bp(GenBank登录号:KT000001),共编码217个氨基酸,是具有PTB结构域的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质;有14个磷酸化位点、4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7种保守特异性蛋白激酶结合位点、3个二硫键;预测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6.73%,β折叠占20.74%,无规则卷曲占52.53%,属于混合型蛋白且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藏鸡的不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且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时序表达谱结果显示,PID1基因在1日龄公藏鸡胸肌中表达水平最高。在210日龄的公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表达水平(P<0.01),在119日龄母鸡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表达水平(P<0.01)。在119和154日龄公鸡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210日龄母鸡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D1mRNA的表达量与藏鸡胸肌的IMF含量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果提示,PID1基因可能是影响藏鸡IMF沉积的候选基因。
聂晓庆林亚秋徐亚欧赵燕英吕明左璐璐张小玉李想
关键词:藏鸡克隆肌内脂肪
大炎肽/炎症因子1在制备诊断乳腺癌的标识物中的应用
大炎肽/炎症因子1在制备诊断乳腺癌的标识物中的应用,属于癌诊断标识物,目的在于为诊断乳腺癌提供确切的特异性强的标识物。所述大炎肽/炎症因子1的氨基酸顺序为:SQTRDLQGGKAFRLLKAQQEERLDE INKQFL...
陈正望李发芳赵燕英王建和陈磊
文献传递
弱酸性家蝇蛆抗菌肽MD_(7095)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家蝇抗菌肽多是碱性蛋白,目前尚无弱酸性家蝇抗菌肽的报道。通过稀醋酸低温浸提,海藻酸吸附,稀盐酸低温洗脱、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和CMC23弱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利用灵敏的杀菌活性检测手段,从家蝇蛆(Musca domesticalarvae)中分离纯化出一组弱酸性抗菌肽,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几种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有极强的耐热、耐冻融的特性。通过电洗脱方法进一步纯化出抗菌肽MD7095,质谱测定其分子量7095Da,IEF电泳测得其等电点5.59,经肽质量指纹谱(PMF)鉴定为一新肽。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弱酸性家蝇蛆抗菌肽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使细胞膜穿孔,内容物外泄,最终使细菌完全解体死亡。
陆婕汪俊汉钟雅赵燕英陈正望柳林
关键词:抗菌肽抗菌活性
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P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P(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P,SEP)的分析方法。方法根据ELISA的检测程序,利用交叉方阵滴定法确定SEP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及单克隆抗体的最佳倍比稀释浓度,再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HRP-IgG)最佳稀释浓度及最佳反应时间进行筛选,然后通过测定450 nm处不同SEP抗原包被条件(包被液类型、包被环境)、封闭液类型及浓度、封闭时间、竞争反应温度、反应方式(预混反应、直接反应)下的OD值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用灵敏度、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和加标样品回收率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SEP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500μg/mL,鼠单抗血清稀释度1:6000(V:V),酶标抗稀释度1:3000(V:V);反应1 h,最佳包被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4℃过夜,10%脱脂乳封闭2h,37℃直接竞争反应。此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4166X-0.7415(r^(2)=0.9908),灵敏度为0.954μg/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对人工污染的脱脂牛奶、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中肠毒素蛋白SEP的回收率高于98%。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和稳定性,可应用于肠毒素蛋白SEP的快速检测。
崔梦含李响响赵燕英刘骥朱成林陈娟唐俊妮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炎肽/炎症因子1在制备诊断乳腺癌的标识物中的应用
大炎肽/炎症因子1在制备诊断乳腺癌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中的应用,属于癌诊断标识物,目的在于为诊断乳腺癌提供确切的特异性强的标识物。所述大炎肽/炎症因子1的氨基酸顺序为:SQTRDLQGGKAFRLLKAQQEERLDEI...
陈正望李发芳赵燕英王建和陈磊
文献传递
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阐明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中的表达差异,以齐口裂腹鱼(雅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四种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索式抽提法和物性测定仪测定四种鱼类背部与腹部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肌肉剪切力,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增殖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增殖剂受体γ亚型的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等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背部与腹部肌肉的IM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1),而肌肉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鱼类(P<0.05),PGC-1α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PPARγ和CAST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结果为阐明齐口裂腹鱼优良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赵燕英李瑞文李虎李倩林亚秋陈娟
关键词:齐口裂腹鱼鲢鱼肌内脂肪含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