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制备工艺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制备工艺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OFLX -G)质量的影响 ,拟定合理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传统工艺和改进工艺分别制备OFLX -G各 8批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照法 )在波长 2 94nm处测定氧氟沙星最大吸收值得其标示含量 (COFLX) ,并对溶液颜色及有色物吸收 (A4 50nm)进行监测。结果 传统工艺的成品COFLX均偏低 (96 1%~ 98 3% ) ,4批溶液颜色深于 6号标准液 ,同时A4 50nm>0 0 3,而改进工艺的成品COFLX为98 2 %~ 10 1 5 %、溶液颜色均浅于 6号标准液 ,A4 50nm<0 0 3。结论 采用改进工艺制备OFLX
- 邹启发赵玉兰赵银周崑
- 关键词: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 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进展被引量:5
- 2002年
- 张继虹赵玉兰周永生安芳叶吉明
- 关键词:骨关节炎药物
- 制备工艺对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的影响
- 目的:考察制备工艺中影响呋喃西林溶液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或滤纸前后呋喃西林的含量变化.结果:活性炭可显著吸附呋喃西林而使呋喃西林溶液含量下降,而滤纸对呋喃西林无明显吸附作用.结论:...
- 赵玉兰赵银邹启发
- 关键词:呋喃西林溶液活性炭滤纸
- 文献传递
- 阿昔洛韦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9
- 2001年
- 目的 :考察阿昔洛韦在 4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观察色泽变化 ,测定微粒、pH、含量等方法 ,确定0 ,2 ,4 ,6h阿昔洛韦在输液中的稳定性。结果 :阿昔洛韦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后 ,输液的微粒都增加 ,pH亦升高。前 3种输液阿昔洛韦含量下降均超过 10 % ,溶液颜色变黄 ,10 %葡萄糖注射液色泽最深 ;0 .9%氯化钠注射液微粒增加最少 ,含量下降未超过 10 % ,色泽不变化。不避光组 (A组 )与避光组 (B组 )相比颜色较深 ,其它无变化。结论 :阿昔洛韦在 0 .9%氯化钠注射液中最稳定。
- 陈瑶赵银赵玉兰石跃玲
- 关键词: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抗病毒药输液
- 磷霉素治疗临床耐药菌感染被引量:19
- 2001年
- 目的 :介绍磷霉素治疗临床耐药菌感染的现状。方法 :对国内外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理联用可有效治疗某些耐药菌感染。结论 :磷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耐甲氧青霉素金葡萄菌 (MRSA)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多耐性铜绿假单胞菌 (MDRP)以及耐药痢疾志贺菌等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是治疗临床耐药菌感染的较佳选择。
- 徐锦霞赵银赵玉兰
- 关键词:磷霉素耐药菌感染抗生素
- 氨苄西林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考察氨苄西林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0 .9%氯化钠注射液、5 %葡萄糖注射液和 10 %葡萄糖注射液各 5 0 0ml加入 6 .0~ 8.0 g氨苄西林盐注射液配伍 ,测定其在不同溶液、不同时间的含量 ,并进一步求出水解动力学参数t0 .9(有效期 )。结果 :氨苄西林注射液在 0 .9%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中较稳定 ,而在 10 %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结论 :氨苄西林注射液与 5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时 ,其使用时间不能超过 3.7h,与 10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时必须在 2h内用完 ,否则超过了药品的有效时间[1] 。建议临床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与氨苄西林配伍 ,宜在
- 赵玉兰邹启发周岂昆赵银
- 关键词:氨苄西林输液配位稳定性
- 不同厂家鲎试剂检测常用大输液结果存在差异的探讨
- 目的:考察甲硝唑、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常用大输液等常用大输液经不同厂家鲎试剂检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方法:应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以不同厂家鲎试剂检测常用大输液.结果:某些批次大输液采用不同厂家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
- 赵银赵玉兰邹启发
-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鲎试剂大输液甲硝唑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 文献传递
- 碳酸氢盐人工肾透析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碳酸氢盐人工肾透析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用碳酸氢盐替代传统的醋酸盐作缓冲碱基制备A、B液。结果 :本品制备方便、质量易控 ,经临床 40例患者血液透析疗法对血清尿素、肌酐、磷的清除率分别为 6 2 .1% ,6 0 .3%及 5 0 .7%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消除了醋酸盐不耐受现象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该制剂配方合理、质量可靠 ,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透析液。
- 邹启发赵玉兰
- 关键词:碳酸氢盐人工肾透析液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