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检察机关批捕权的完善被引量:20
- 2004年
- 在审判前程序中,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令状原则,即引入一个中立的、不具有追诉倾向的裁判者,通常是法院或法官来对强制性处分的实施进行司法控制,以保障人权,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但就我国现行的宪政体制和司法状况而言,确立西方式的令状原则却未必可行。笔者主张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保留检察院的批捕权,重塑检察官品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 张建伟赵琳琳
- 关键词:检察机关批捕权检察官人身保护令制度逮捕制度
- 论刑事诉讼条件
- 随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我国刑事诉讼法学者对刑事诉讼法学领域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范畴,如诉讼目的、诉讼结构、诉讼职能和诉讼价值等。这些概念和范畴均触及到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
- 赵琳琳
- 关键词:起诉条件诉讼关系管辖错误公诉权不起诉决定诉讼行为
- 文献传递
- 论国家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与赔偿范围
- 修改国家赔偿法势在必行,本文拟就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与赔偿范围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刑事赔偿的免责范围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赔偿法》的修改一方面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的需要,扩大赔偿范围,加强人权保障,另一方面必...
- 陈光中赵琳琳
- 关键词:国家赔偿法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司法改革
- 有罪推定与“沉锚”效应被引量:9
- 2007年
- 心理学上的“沉锚”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惯性或者思维定势陷入。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如果办案人员先入为主地认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那么,有罪推定的思想会渗透到办案人员的具体行动中,不但会妨碍被追诉人合法权利的实现,更糟糕的是,有可能因此而错误认定事实和证据,甚至冤枉无辜。因此,从有罪推定与沉锚效应角度研究与检视我国刑事诉讼中存在的有罪推定现象,有利于我们正视有罪推定观念的危害性,进而尽快加以消除,最终在刑事诉讼中树立无罪推定的理念。
- 赵琳琳
- 关键词:有罪推定沉锚效应无罪推定
- 国家刑事赔偿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17
- 2008年
- 国家刑事赔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多年来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立法修改加以解决。在归责原则上,应创立以结果责任原则为主、违法责任原则为辅的原则框架。在赔偿范围上,应适当扩大,将超期羁押、错误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轻罪重判案件等增加纳入赔偿范围,并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赔偿程序上,将赔偿义务机关与侵权行为机关分离,由特定的赔偿义务机关支付赔偿金;简化确认程序并与协商相结合,取消复议程序,引入听证程序,增加申诉程序。
- 陈光中赵琳琳
- 关键词:刑事赔偿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
- 刑事错案成因的心理学分析与对策探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错误辨认、确证偏见和心理暗示是目前刑事错案的主要成因,这为我们减少错案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完善无罪推定原则和确定侦查讯问中的录音录像、律师在场制度,明确辨认与质证的相关规则,以及建立理性的司法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和完善诉讼构造,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错案发生的几率。
- 赵琳琳
- 关键词:刑事错案心理暗示
- 程序法视野中的犯罪现场勘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犯罪现场勘查是侦查活动的起点,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起诉、审判等程序。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犯罪现场勘查的工作是比较粗糙的。此外,现场勘查中所采集到的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等问题也有待立法加以明确。
- 赵琳琳
- 关键词:犯罪现场勘查勘验检查笔录证明力
- 刑事受审能力的程序问题分析——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2008年
- 目次一、案情简介二、问题分析(一)刑事受审能力概述(二)国外刑事受审能力立法之考察(三)处置无受审能力被告人的相关程序问题(四)刑事受审能力与我国刑事诉讼一、案情简介被告人张某(女)与被害人杨某(男)系夫妻关系。某日,张某因琐事在租房内被杨某殴打。
- 赵琳琳
- 关键词:夫妻关系保安处分诉讼程序刑事被告人
-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 2006年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从本质上看,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 赵琳琳
-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合文化刑事和解
- 民愤的反思:刑事司法的阿基里斯之踵被引量:3
- 2007年
- 民愤在刑事司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对司法起到一定的外部监督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民愤违背了司法独立、司法理性、司法公正、司法权威等原则,可以说民愤是刑事司法的一个致命弱点。正确认识民愤有助于摆正舆论监督与刑事司法的关系,进而促进刑事司法公正。
- 赵琳琳
- 关键词:民愤司法独立司法理性司法公正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