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
- 2007年
- 韦振东赵红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房室阻滞
- 68例胸、肺疾病异常Q波改变的心电图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胸、肺疾病患者异常Q波变化与胸、肺疾病的关系。方法对68例胸、肺疾病患者异常Q波改变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入院后无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或其它原因所致异常Q波的诊断依据。结论对胸、肺疾病患者出现心电图"病理性Q波"改变者,应密切结合病史及其它辅助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合理用药,可避免误按心肌梗死治疗,延误病情。
- 韦振东赵红
- 关键词:肺疾病心电描记术异常Q波
- 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12例24hDCG监测中检出的10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100例PVT2360阵次,其中24h内发生1阵46例,2~10阵36例,10阵以上18例。属多源室性期前收缩(PVS)68例,单源PVS32例,ST-T改变者90例,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其他心律失常。结论对24hDCC检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充分认识其高危因素,并客观评价其预后。
- 赵红唐秀革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
- 12导联D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简称为D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0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220例中203例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2.27%;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77.17%。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于有症状者。结论12导联同步DCG是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以及简便的方法。
- 赵红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 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4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中有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32例(71.1%),窦速明显高于其他异常心电图,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结论:妊娠期间必须加强心功能监护,积极治疗,对减少甲亢患者心脏损害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韦振东赵红
-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机能亢进心电图改变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ECG)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右室心肌梗死(R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AIMI患者入院时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ECG外,加作右侧胸V3~5R导联,根据其是否合并RMI分为AIMI并RMI组(32例)和单纯AIMI组(60例)。测量指标:(1)右胸导联STV44R抬高≥1mm;(2)STⅢ抬高幅度≥STⅡ抬高幅度;(3)STⅤ1抬高幅度〉STⅤ2抬高幅度。结果三个指标对诊断AIMI并RM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6%和93.3%、87.5%和88%、56.3%和86.7%。结论常规ECG对AIMI并RMI具有诊断价值。
- 赵红韦振东
-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
-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276例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探讨ACVD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76例患者在24小时内经颅脑CT定性、定位检查,同时描记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ACVD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50例,异常率90.6%。其中脑出血135例,异常率92.5%,脑血栓115例,异常率88.5%;康复234例,死亡42例(17.9%)。结论:ACVD患者心电图变化对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 赵红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S-T段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中不典型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52例根据发病时有无心绞痛主诉分为不典型组56例(A组)和典型组96例(B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发病年龄(80.0±3.6岁)高于B组(57.0±5.8岁),合并心律失常、糖尿病发生率高于B组,住院病死率A组(16.07%)高于B组(3.1%),P均<0.01。高血压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典型AMI发病前可无心绞痛症状,多发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 赵红韦振东
- 关键词:心肌梗塞老年人心律失常
- 452例心悸者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452例心悸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探讨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452例者均做过3次以上常规心电图(ECG),采用12导联DCG监测系统记录24h心电活动。结果 452例DCG检出心律失常者405例(89.6%),ECG检出心律失常者186例(41.2%),DCG检出心肌缺血者87例(19.2%),ECG检出心肌缺血者20例(4.4%)。结论心悸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DCG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 赵红韦振东
- 关键词:心悸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心律失常
- 早期复极致心脏性猝死的研究概述
- 2012年
-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电图改变,既往认为属于正常变异,为良性心电图改变。近年来发现少数ERS患者可能发生猝死及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ERS呈家族性发病时常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称为恶性ERS,正成为新的心电生理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将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流行病学、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与分型、ERS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联系、ERS患者发生特发性室颤导致SCD的机制和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五个方面报告研究结果。
- 韦振东赵红冉丽芬
-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