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元
- 作品数:67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对咽旁颞下区及侧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探讨被引量:10
- 1997年
- 本文报告17例咽旁颞下区及侧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情况,将手术入路分为侧入路与前入路两大类。具体论述了两类手术入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针对性,强调单种手术入路或多种入路联合应用的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体积、侵犯范围、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而确定。
- 赵继元白艳霞张少强李随勤朱宏亮闫济民贾永平申卫东
- 关键词:咽旁颞下区颅底肿瘤手术入路
- 治耳疾为啥开滴鼻药
- 2008年
- 早上刚上班,门诊走进来一位年轻的母亲。几天前她儿子小明感到耳朵听不太清楚,还有嗡嗡的声音。由于工作忙,这位母亲没带孩子去医院,当发现儿子耳朵里流出了脓水,这才急忙来看病。经过耳镜检查,小明得了急性中耳炎,也就是俗称的"烂耳朵"。医生开的处方中除消炎的滴耳液外,还有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小明妈妈想不通了:孩子患中了耳炎,为什么要开滴鼻药呢?
- 赵继元
- 关键词:滴鼻药急性中耳炎耳疾耳镜检查耳朵滴耳液
- 鼻内镜辅助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 赵继元刘利锋邵渊
- 对耳鼻咽喉三级学科建设的探讨
- 1998年
- 赵继元朱宏亮
- 关键词:耳鼻咽喉疾病医院管理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23例,均行改良UPPP,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血清VEGF、NO。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BMI、呼吸紊乱指数(AHI)降低,最低和最高SpO2升高,P均<0.05;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VEGF降低、NO升高,P均<0.05。结论改良UPPP可明显改善通气,降低患者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且血清VEGF明显下降、NO显著上升。
- 王翡刘雪梅赵继元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态血压血氧饱和度
- 经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手术疗效观察
- 权芳任婉丽张鹏飞赵继元贾永平邵渊
- 3D仿真模拟技术在OSAHS疾病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
- 通过定量描述呼吸气流流场分布情况,探索3D仿真模拟分析法在OSAHS疾病定位诊断、治疗方案设计及术后效果预估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通过3D虚拟模型的气流流场分析,能够初步判断并量化OSAHS患者呼吸道阻塞位点和程度,为患者...
- 同娟赵继元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个性化治疗三维仿真
- 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甲状腺素受体β1表达的意义
- 2012年
- 目的研究TRβ1在PTC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与PTC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TRβ1在PT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对PTC分子靶向治疗中靶点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Rβ1在46例PTC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中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PTC组织中的TRβ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χ2=4.423,P=0.035)及正常组织(P<0.05)。TRβ1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以及TNM临床分期存在明显相关,转移组中TRβ1表达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TRβ1有可能成为判断PTC预后及复发的指标。
- 任蓉高卓平赵继元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乳头状癌
- 12例涎腺肌上皮癌诊断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与目的: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恶性肿瘤,其诊断及治疗存在争议。该研究旨在探讨涎腺MC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治疗,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例涎腺MC患者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48.9±12.2)岁。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对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分析。11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2例术后辅以放疗;1例未完整切除者,术后给予多西他赛120 mg(第1天)+顺铂40 mg(第1~3天)化疗4个周期。结果:7例发生于腮腺,5例发生于小涎腺。肿瘤直径为2.0~5.0 cm,肿瘤在切面上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多无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瘤内可有坏死及液化区。涎腺MC组织中透明细胞多见,亦可见上皮细胞、浆细胞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4例伴有出血坏死。12例表达CK,7例表达S-100,7例表达EMA,4例表达SMA,8例表达calponin,11例表达p63,5例表达vimentin,9例表达Ki-67。Ki-67增殖指数为2%~40%,平均为15%。随访2~78个月,10例术后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于术后5个月因肾脏透明细胞癌死亡。1例经化疗后3个月死亡。结论:涎腺MC细胞形态多样,病理检查结合CK、p63、Ki-67、S-100、Vim、Calponin、EMA及SMA等免疫指标可提高MC的确诊率。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有足够的边界,临床无淋巴结转移者,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作为手术必须部分。
- 曹培龙张少强赵继元闫金凤姚小宝张鹏飞刘利锋
- 关键词:肌上皮癌涎腺免疫组织化学
-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眼眶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赵继元刘利锋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