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菁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5月—2015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病人130例,所有病人都给予介入治疗,观察介入前后心功能与hs-CRP变化情况,同时进行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调查。将冠心病病人根据PCI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A组(CRP≥3 mg/L)与B组(CRP<3 mg/L)。结果所有病人都介入成功,介入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高于介入后1个月,且都明显高于介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7 d病人的血清hs-CRP值明显高于介入后3 d,同时都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病人中术后3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4例,总发生率为10.8%;A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并且A组介入后1个月与介入后3个月的LVEF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术前hs-CRP水平对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价值。
- 范军张虹赵菁赵兴山郝志华
- 关键词: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139例,测定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根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开发的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依此判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结果随年龄增长,CKD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死亡患者的CKD患病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通过比较入院时的BUN、Scr、GFR等指标发现,随年龄增加,患者的肾功能逐渐下降,死亡患者的GFR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关注其肾功能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
- 赵菁陈捷赵兴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
-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 1999年
-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及实验室检查评价乌拉地尔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25例高血压病患者停用降压药物,安慰剂治疗,1周后口服乌拉地尔60mg,Bid,疗程4周。应用乌拉地尔前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用乌拉地尔4周后与用药前相比,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酸及糖负荷后60分钟、120分钟血胰岛素水平未受影响,而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P<0.01)。结论乌拉地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对血糖、血脂、尿酸及肝肾功能无影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 康健张家利高秉新闫立荣范军赵菁
- 关键词:乌拉地尔高血压药物疗法疗效安全性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4例(年龄<80岁),高龄组51例(年龄≥80岁)。测定血清尿素、肌酐、白蛋白等指标,通过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开发的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并依此判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结果与老年组比较,高龄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明显升高(60.8%vs 45.5%,P<0.05),肾小球滤过虑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69±2.95)ml/(min.1.73m2)vs(61.59±3.14)ml/(min.1.73m2),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下降,应加以关注。
- 赵菁赵兴山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997年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范丽文马志敏赵菁我们对1993年~1996年收入我院的4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了QT和QT间期离散度(QTd)测量,并根据Bazets公式计算QTc和QTcd,旨在观察急...
- 范丽文马志敏赵菁
- 关键词:心肌梗塞QT间期离散度
- 强化他汀类药物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30 d内预后的影响。方法 52例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随机接受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n=25)或强化阿托伐他汀(B组:n=27)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心肌标志物、超声心动及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1周B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A组(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组能够改善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1周内左室射血分数及30 d内心衰发生率。
- 赵菁马旃赵兴山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应激性高血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