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瑶
-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腔球囊放置术联合超声下宫腔异物取出术在瘢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宫腔球囊放置术联合超声下宫腔异物取出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CSP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下经宫腔镜宫腔异物取出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联合宫腔球囊放置术。比较2组的出血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相关宫腔残留率、二次清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球囊放置术联合超声下宫腔异物取出术治疗CSP安全且有效。
- 李娟孙涛邓瑶
- 关键词:瘢痕妊娠出血量
- 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宫腔镜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1月医院89 037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对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致病菌,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89 037例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88例,感染率为0.10%,感染类型以子宫内膜炎为主,占69.32%,其次为子宫肌内膜炎和盆腔炎,分别占15.91%和7.95%;共检出病原菌150株,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分别占30.67%、22.00%、16.67%、14.00%;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手术等级、子宫大小、术前炎症、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为宫腔镜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P<0.05)。结论导致宫腔镜手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患者伴有合并症、术前存在炎症、手术等级高及子宫肌壁的损伤严重均提高了宫腔镜手术后医院感染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加强器械消毒,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便预防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彭凌孙涛赵赢王秋菊邓瑶
-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医院感染妇科
- 加速康复外科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用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围术期中对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CSP患者100例,均行UAE及宫腔镜下妊娠组织切除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ERAS组应用ERAS管理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估干预前后效果,对NRs评分>3分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镇痛治疗,观察镇痛治疗后NRs评分及降至≤3分时间。对比心理状况、疼痛指数、临床检查等指标。结果:干预后ERAS组SAS(26.18±4.38分)、SDS(29.15±5.75分)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31.25±3.28分、35.09±4.97分)(P<0.05);两组UAE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疼痛,NRs评分中位数两组无差异(P>0.05),但镇痛60min、120min时NRs分值ERAS组(3.0[2.0,5.0]分、2.0[1.0,4.0]分)小于镇痛前及同期常规组(4.0[3.0,5.0]分、3.0[2.0,5.0]分)(P<0.05)。结论:ERAS模式有助于改善CSP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疼痛程度,氟比洛芬酯应用于UAE术后的镇痛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邓瑶孙涛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 ProSeal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邓瑶孙涛陈素文
- 关键词:喉面罩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流产后妇女口服避孕药使用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调查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流产后妇女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影响,探讨如何促进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降低重复流产率。方法调查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入院终止妊娠的妇女,流产后立即服用口服避孕药2个月。分别于出院1个月、3个月及半年后随访,了解其服药情况、后续避孕方法的选择以及有无重复流产,共随访850名妇女。结果服用2个周期者731例,占86.0%。随访妇女2个周期后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继续使用口服避孕药者115例(13.5%),使用其他方法者631例(74.2%);未采取任何避孕方式者104例(12.2%)。49.8%的妇女因为担心不良反应而不愿意选择口服避孕药为后续避孕方式。服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者15例(1.8%),为恶心或头晕不适。6个月内意外妊娠者34例(4.0%),再次行人工流产26例,重复流产率为3.1%。结论口服避孕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避孕方法,尽管非常适合绝大多数的妇女在流产后立即开始使用,但是由于对其不良反应的担心使得目前坚持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比例较低。对于流产后妇女,关于避孕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咨询内容还需要细化,需要更有针对性,同时咨询要有长期性,才有利于增加妇女长期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的信心。
- 孙涛邓瑶罗岚蓉陈素文李长东
- 关键词:流产口服避孕药
- 手卫生培训对实习护士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手卫生口诀培训对实习护士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和2014年100名实习护士进行手卫生培训,2013年的50人为对照组,2014年的50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入选护理人员,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卫生口诀培训;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后,试验组受试者六步洗手法操作合格率为94.00%;洗手所需时间的合格率为96.00%;试验组受试者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受试者在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更换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的洗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采样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试验组94.00%受试者的菌落数合格,92.00%受试者的手卫生合格,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口诀培训规范了实习护士的洗手习惯,提高了手卫生的合格率。
- 孙涛赵赢邓瑶张杨齐歆
- 关键词:手卫生口诀实习护士合格率
- 基于实验室指标检测建立预测稽留流产模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基于实验室指标检测建立预测稽留流产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0例妊娠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稽留流产分组,其中发生稽留流产的为观察组(n=70),未发生稽留流产的为对照组(n=47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预测稽留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妊娠早期判断稽留流产的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判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文化程度、吸烟史、流产史及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D-D)、β-HCG、抑制素A、纤维蛋白原(Fib)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65,95%CI(1.095,1.702),P=0.006]、血清D-D[OR=1.434,95%CI(1.079,1.906),P=0.013]是稽留流产的高危因素,文化程度[OR=0.525,95%CI(0.379,0.727),P=0.000]、血清β-HCG[OR=0.397,95%CI(0.184,0.857),P=0.019]、抑制素A[OR=0.413,95%CI(0.285,0.598),P=0.000]及PAPP-A[OR=0.491,95%CI(0.305,0.790),P=0.003]是稽留流产的保护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Y=0.488+0.311X 1-0.644X 2+0.360X 3-0.924X 4-0.884X 5-0.711X 6(X 1:年龄;X 2:文化程度;X 3:血清D-D;X 4:血清β-HCG;X 5:抑制素A;X 6:PAPP-A);该模型预测稽留流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SE=0.071,95%CI(0.751,0.947),P=0.000]。结论基于实验室指标建立的预测稽留流产的模型对判断稽留流产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胡立娜王松伟邓瑶
- 关键词:稽留流产D-二聚体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切口妊娠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入院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结果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4 d,对照组为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2,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4,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8,3.01;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应用于切口妊娠患者能加快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行为的规范,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邓瑶康畹青孙涛陈素文李长东
- 关键词:剖宫产术临床护理路径瘢痕妊娠围术期护理
- 子宫切口妊娠介入治疗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镇痛30例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CSP)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CSP病人61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药灌注术,术后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对照组应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两组均连续使用3 d,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舒适程度、疼痛信念及病人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 h、12h、24 h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评分(BC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信念与感知量表(PBPI)中感觉疼痛很神秘、认为疼痛不可解除及自责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疼痛治疗结果的满意度[(4.42±0.53)分比(3.61±0.10)分]、对护士处理方法的满意度[(4.56±0.67)分比(3.90±0.55)分]及对医生处理方法的满意度[(4.72±0.55)分比(4.00±0.50)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CSP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给予帕瑞昔布钠进行术后镇痛,可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并增加病人对抗疼痛的信念和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改善疼痛护理质量。
- 邓瑶
- 关键词:氟比洛芬
- 不同注射部位对异丙酚注射痛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注射部位对异丙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12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手背静脉组、肘正中静脉组。观察异丙酚注射痛程度、记录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诱导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肘正中静脉组与手背静脉组相比较,异丙酚注射痛的VAS评分较手背静脉组评分低(P〈0.01),肘正中静脉组异丙酚注射痛中度疼痛以上的患者人数较手背静脉组少(P〈0.05)。结论选择直径较粗的静脉注射异丙酚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异丙酚的注射痛。
- 邓瑶孙涛
- 关键词:疼痛注射异丙酚手背静脉肘正中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