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名
- 作品数:43 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管理模式探析被引量:5
- 2004年
- 教育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对照两种不同的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分析了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由此引发思考,以期为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管理提供建议,更好地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 郑名刘轶
- 关键词:西北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教育投入
- 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6
- 2005年
-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对122名4~5岁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5岁幼儿告状行为没有性别差异,但会因活动类型的不同、告状类别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 郑名李春丽
- 关键词:告状行为幼儿性别差异
- 西北地区示范性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4
- 2009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谈话法,以西北地区示范性幼儿园的22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影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有效实施的障碍,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现实思路。
- 郑名路娟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 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被引量:2
- 2019年
-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幼儿园教师坚持价值融合的课程取向,以儿童发展为课程的出发点,坚持游戏化教学的核心精神。
- 左雯霞郑名
-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
- 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被引量:20
- 2005年
-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给农村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对农村学前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 郑名
-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农村人口社会学
- 游戏视阈下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被引量:1
- 2020年
-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游戏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样也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是游戏开展的重要出发点之一。文章从学习品质与游戏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界定来分析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因素,就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展开深入的讨论。
- 刘亚玲郑名
- 关键词:游戏师幼互动
- 3-6岁回族儿童与汉族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
- 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以181名回族幼儿、174名汉族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回、汉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异同。研究发现:回、汉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汉幼儿的心理理论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体上呈同...
- 郑名马娥
- 关键词:回族汉族幼儿心理理论
- 文献传递
- 5~6岁幼儿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幼儿园206名5~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5~6岁幼儿的社交焦虑水平低于学龄期儿童,不同性别幼儿在社交焦虑感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女孩的总体得分高于男孩;不同性别幼儿在儿童孤独感量表得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性别幼儿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上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在运气/机遇的信念因子上差异显著;5~6岁幼儿的社交焦虑感、孤独感、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各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对幼儿社交焦虑感具有一定预测力。因此,家长的教育心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5~6幼儿的社会交往情绪及情感。
- 郑名路娟
- 关键词:社交焦虑孤独感心理控制源
- 兰州市4~6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对 4~ 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 CBCB儿童行为问卷对 1 5 1名 4~ 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4~ 6岁幼儿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2 2 .5 2 %,其中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孩。相关分析发现 ,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家庭心理环境特征是家庭亲密度、文化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结论 在进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 ,必须重视家庭心理环境的作用 ,并要注意幼儿的性别差异 ,以便更好地矫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 。
- 郑名辛宏伟
- 关键词: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 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关系,以便对幼儿的消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中文版EMBU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兰州市226名幼儿及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离异家庭幼儿行为检出率较高,其中男孩为32%,女孩为14%。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相关显著,同时正常家庭与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 郑名李炙檬
- 关键词:单亲母亲教育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