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巧珍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对角加载
  • 4篇阵列
  • 4篇雷达
  • 4篇波束
  • 4篇波束形成
  • 3篇自适应
  • 3篇参数估计
  • 2篇到达角
  • 2篇电磁矢量传感...
  • 2篇电磁矢量传感...
  • 2篇信号
  • 2篇信号子空间
  • 2篇余弦
  • 2篇阵列雷达
  • 2篇矢量
  • 2篇矢量传感器
  • 2篇矢量传感器阵...
  • 2篇特征值分解
  • 2篇自适应雷达
  • 2篇联合估计方法

机构

  • 8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8篇郑巧珍
  • 7篇陈伯孝
  • 4篇郑桂妹
  • 3篇董玫
  • 3篇苏洪涛
  • 2篇赵永波
  • 2篇杨明磊
  • 2篇吴渤

传媒

  • 1篇电子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脊参数估计的对角加载稳健自适应雷达波束形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脊参数估计的对角加载稳健自适应雷达波束形成方法,实现方案包括:雷达天线实时接收信号;构造雷达自适应权向量;定义雷达天线阵列输出功率;采用新的估计准则估计未知矢量;利用未知矢量估计值获取加载量;获取自适...
董玫郑巧珍苏洪涛陈伯孝赵永波
文献传递
基于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到达角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到达角估计方法,主要解决矢量传感器阵列对非时域旋转不变的目标定位和跟踪过程中两维到达角估计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1)构造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接收数据;2)对接...
陈伯孝郑桂妹杨明磊郑巧珍
文献传递
极化MIMO雷达到达角和极化角的联合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MIMO雷达到达角和极化角的联合估计方法,主要解决阵列雷达对目标定位和极化目标识别中估计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1)利用正交偶极子天线接收极化MIMO的接收数据;(2)根据接收数据求得信号子空间...
陈伯孝郑桂妹吴渤郑巧珍
文献传递
基于脊参数估计的对角加载稳健自适应雷达波束形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脊参数估计的对角加载稳健自适应雷达波束形成方法,实现方案包括:雷达天线实时接收信号;构造雷达自适应权向量;定义雷达天线阵列输出功率;采用新的估计准则估计未知矢量;利用未知矢量估计值获取加载量;获取自适...
董玫郑巧珍苏洪涛陈伯孝赵永波
文献传递
基于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到达角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到达角估计方法,主要解决矢量传感器阵列对非时域旋转不变的目标定位和跟踪过程中两维到达角估计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1)构造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接收数据;2)对接...
陈伯孝郑桂妹杨明磊郑巧珍
文献传递
基于脊参数估计的对角加载系数的选取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脊回归(Ridge Regression)理论,提出一种对角加载系数的非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剩余矢量随快拍数变化的趋势,该算法将误差绝对值作为剩余矢量的代价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小快拍数据和阵列存在失配时能够抑制噪声带来的旁瓣起伏效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董玫苏洪涛郑巧珍陈伯孝
关键词:波束形成对角加载最小二乘代价函数
基于凸优化理论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一直以来都是热点研究方向,一方面取决于它在无线电、雷达、声呐、射电天文、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对该技术的稳健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凸优化理论的稳健自适应波...
郑巧珍
关键词:波束形成对角加载
文献传递
极化MIMO雷达到达角和极化角的联合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MIMO雷达到达角和极化角的联合估计方法,主要解决阵列雷达对目标定位和极化目标识别中估计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1)利用正交偶极子天线接收极化MIMO的接收数据;(2)根据接收数据求得信号子空间...
陈伯孝郑桂妹吴渤郑巧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